第七百零九章 状告李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用朕的这么多能臣和李正交换,朕绝对不会让他如愿!”李世民一边说着,把王鼎的这封奏报撕了一个粉碎。  

长孙皇后看在眼里,其实心里也想说,就算不交换也不见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李正把上官仪等人交入朝中。  

看着怒火中烧的李世民,长孙皇后安慰道:“或许李正有一天会回心转意。”  

李世民冷笑道:“这只小狐狸迟早会有求着朕帮他的那一天。”  

长孙皇后还是报以微笑。  

收拾好甘露殿,长孙皇后又说道:“陛下,该是用膳的时辰了,陛下想要吃什么?”  

李世民的神色稍有缓和道:“随意做一些就好。”  

长孙皇后点头离开。  

半个时辰之后,饭菜送入了甘露殿。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饭菜没什么胃口,吃了一口红烧肉,味道并没有泾阳做出来的这么地道。  

再吃一口鸡肉,咸不咸淡不淡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吃过了泾阳的食物的缘故,总觉得宫里的厨子手艺不到家。  

随便吃了几口,李世民便让宫女撤下了饭菜。  

继续埋头处理着奏章。  

一份份的奏章大多数都是各地州府送来的。  

每年开朝的那一天,各地都要汇报去年的民生情况,以及土地开垦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关系到今年粮食收成情况。  

朝中也可以预估今年的粮食收成。  

看着一份份奏章如今的情况是喜人的,各地情况都很好,而且在今年耕种之前,各地的荒地开垦数量是往年的好几倍。  

想来今年若是不出意外,还是收成喜人的一年。  

再次拿起一份奏章看着,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目光。  

这份奏章写着李正私贩兵器,并且有执失思力作证。  

这份奏章是御史台谏言大夫,崔越所写。  

崔越是博陵崔氏的人。  

朝中哪些官员是五姓中人,李世民心里一清二楚。  

执失思力?  

李世民心中思量半晌,这个执失思力被流放了,竟然还活着?  

思量完,李世民对一旁的小太监说道:“把这个崔越召来,朕要亲自问问他。”  

“喏。”  

小太监躬身小步离开。  

再看手中的这份奏报,李世民神情多了一些阴霾。  

兵器如今已经开始复苏了,除了朝中赋税无疑是又多了一笔收入,而且这笔收入很大。  

想要现在就停下这笔生意当然不行。  

李世民招手又叫来一个小太监。  

小太监收到话语之后急匆匆地离开。  

王鼎在泾阳正和李正一起钓鱼。  

在泾阳的这些日子,可以说是最舒服的日子,每日不用早起,也不用准备什么事情,只要每天跟着李正就行。  

而且李正喜欢睡懒觉,整日无所事事,王鼎也只好跟着无所事事。  

甚至觉得自己这些年以来睡不着的毛病都好了。  

李正双眼无神地瞅着河面,突然感觉到后背一阵冷风吹过。  

熟悉的身影就倒映在了河边上。  

对李江山这样的出场,要说一开始确实不适应,但是现在已经麻木了。  

李江山低声说道:“宫里传来消息,有人状告兵器案幕后主使是你。”  

李正依旧看着河面说道:“是吗?”  

李江山拿出一份书信说道:“宫里传来的消息,有人给陛下去了奏章,指认你就是兵器案的凶手,并且有人证执失思力。”  

“执失思力?”  

李正纠结了好一会儿,“这家伙还活着?”  

李江山说道:“给陛下上奏章的人是博陵崔家的人。”  

李正看了一眼王鼎。  

王鼎对李江山说道:“可否把信件与老奴一看?”  

李江山把信件交给王鼎。  

王鼎看着信封上的内容说道:“长安令,放心老奴这就去查办。”  

说完王鼎就离开了。  

李正看着河面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睡意袭来。  

看了一眼还在自己的身边的李江山,李正说道:“杀手姐姐还有什么事情吗?”  

李江山看着李正的背影,“崔越被陛下召见之后,朝中很多人都在议论你,需要我做点什么吗?”  

“兵器生意的事情一直都是王鼎再善后,若是做的不好,也是王鼎的事情。”李正靠着大树坐下放松着身体闭上眼说道:“这些事情不用我们操心,王鼎会办好的。”  

李江山看着李正。  

看李正的呼吸渐渐平缓,就知道他已经睡着了。  

看了一眼村中在田地忙碌的泾阳村民。  

李江山又看向了河边。  

绑在鱼线上的木条正在不断地浮沉,鱼已经上钩了。  

李正却也这样不管不顾。  

在这里又站了好一会儿,李江山这才转身离开。  

第二日的早朝,李世民听着朝臣们的禀报,朝班中还有各国的使节。  

崔越是说道:“陛下,执失思力指认李正为贩卖兵器之人,敢问陛下可否查证。”  

李世民盯着崔越,再看站在崔越背后的众多文臣,这些都大多数都和五姓有关。  

房玄龄站出朝班说道:“陛下!如今李正贵为驸马,又是泾阳郡公,若是实证如何查实,敢问崔御史,你有证据吗?”  

崔越笑着说道:“当然有证据,如今证据就在执失思力手中,而且当初执失思力就和李正做过生意。”  

崔越的话音落下,朝堂一片寂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