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演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薛仁贵见李正送别了苏定方,便走上来说道:“长安令,今日怎么来营地了。”  

李正说道:“苏将军想要来看看。”  

平时李正不怎么来营地,很少回来营地。  

李正说道:“王玄策送来的军报,你看了吗?”  

薛仁贵点头,“看过了,西突厥而已,不过如此,看起来没这么棘手。”  

李正点头,“确实没有想象中这么棘手。”  

“我相信蜀王殿下和王玄策的能力,很多人都担心他们孤军深入,我倒是觉得他们这样小股兵马反而更好。”  

“在吐蕃的环境和那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上,确实不好大部队出征,上万人的兵马若是在吐蕃,很容易造成尾大不掉的情况,反而是累赘,大部队反而不如小股精英。”  

李正对薛仁贵嘱咐道:“这些日子你挑几个比较合适的人,大概五百人左右,春季之前去吐蕃。”  

薛仁贵好奇问道:“要做什么?是驰援蜀王殿下吗?”  

“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只是驰援,我要五百人的队伍,你这段时间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明白了。”  

薛仁贵点头在册子上记下李正的嘱咐。  

苏定方回到猎场之后,就坐在自己的营帐里开始研究李正的这一本军训手册。  

接连几天,除了必要时李世民要出去打猎,作为护卫也要跟着出去。  

苏定方每天都钻研着这本军训手册。  

经过几天的卧床,李绩的身子也好了不少。  

现在已经是正常人了。  

程咬金追问着:“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绩洗着自己的马匹说道:“什么做到的。”  

“就是你…”程咬金小声问道:“你的病是怎么来的,跟真的一样,你要是告诉某,要是有什么事情,某也可以躲一躲。”  

李绩说道:“其实那不是装的,我是真的吃错东西了。”  

程咬金:“当真这么巧?”  

李绩点头,“对了,这次秋猎来了不少权贵子弟,怎么没见你儿子。”  

说到这事,程咬金叹息道:“还不是婚事闹的,这小子几天不回家,被老夫绑回去了,现在就关在家里,要是放出来他指不定又跑哪儿去了。”  

李绩拍着程咬金的肩膀说道:“你也是用心良苦了。”  

程咬金点头,“都是做爹的。”  

马匹洗好之后,李绩听到远处的鼓声响了。  

程咬金说道:“陛下说了要演武,看情况就是这个时辰了。”  

李绩说道:“走吧。”  

路过苏定方的营帐,看到苏定方还坐在里面。  

李绩喊话道:“演武了!”  

苏定方这才回过神,收拾好。  

一边穿戴着盔甲,一边跟上脚步。  

李世民坐在猎场校场的高处,看着零零散散的人进入校场。  

很多人都在七嘴八舌地交谈,李世民扶着额头看着这个乱糟糟的一幕。  

想着这些人要是李正的队伍,想必会很有秩序吧。  

李正这个小子离开长安只有,算是自学成才吧。  

也算是无师自通。  

他的一些奇怪的习惯确实让人想不通,不过很好用。  

李绩来到李世民的身边说道:“陛下人都到得差不多了。”  

李世民黑着老脸说道:“你让这些人全部都出去,重新进来一次,要是还乱糟糟的,全部给朕做苦力去。”  

听到这话,李绩的神色一紧连忙说道:“喏,这就办。”  

说完李绩开始组织人手,让校场中的人全部重新出去,再进来第一遍。  

第二次进来这些人安静了不少,只有脚步声,队伍有些整齐还是显得松松垮垮的。  

没有泾阳队伍的气势。  

这里大概有八千士卒,可能泾阳拉出一千人,那一千人整齐的步伐和气势都会比这些要高。  

苏定方将这一切看在眼中。  

要说纪律,其实大唐其他的卫府,纪律也应该是不错的。  

也只是能说不错,纪律?更应该是规矩。  

大唐的卫府兵马是有规矩的。  

而士卒们也很听规矩,但是他们缺少的是纪律。  

就是这种令行禁止的纪律,是如今的大唐卫府最缺也是最需要的。  

而这一点恰恰就在眼前,只有李正的泾阳护卫队。  

也算是李正自己的部曲。  

想要改变如今的大唐卫府,需要做很多事情。  

首先就是要根子上解决如今大唐卫府的很多制度。  

再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动摇现在大唐卫府军制的根基。  

这可不是随便可以动的。  

李正的护卫队之所以可以变得那样,是因为那支护卫队,是李正一手拉起来的。  

那时候的泾阳护卫队就是一张白纸,李正想要它变得什么样,它就会成为什么样。  

如今看来自己的办法是最正确的。  

演武开始了,首先是士兵们齐排挥动大陌刀。  

随着鼓声的响起,变阵之后再变阵。  

看着声势很大,面对大规模的战争确实好用。  

但是面对小股作战,这种大阵仗派不上什么大用场。  

李绩走到苏定方的身边说道:“你也去泾阳护卫队呆过几天,你觉得这些卫府兵马和李正的护卫队相比如何。”  

苏定方说道:“大将军在泾阳也有大半年,大将军觉得呢。”  

李绩笑呵呵说道:“老夫问你话,你先说。”  

“喏。”苏定方躬身说道:“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