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中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有呼噜声,李正抬头看着天空,“横渠先生借你的话用用,希望你千万不要在意哈。”  

随着夕阳落下,徐慧走来说道:“驸马,今日是中秋佳节,泾阳公主说要吃月饼。”  

才想起来今日就是中秋了,李正叫醒睡在树下的李泰。  

李泰醒来擦了擦口水说道:“怎么了?”  

“回家,做月饼。”  

“好!”  

夜晚降临的时候,村子里庆贺着中秋佳节。  

中秋佳节自古便有。  

人们像是已经习惯了有这个节日,像是刻入骨髓一般,只要到了节日都要庆贺。  

小兕子乖巧地坐在李丽质身边吃着月饼。  

一住://42z  

李绩正在程处默讲述着当初打仗的种种。  

李泰和李义府,许敬宗三人正在打牌。  

李正独自一人坐在躺椅上,看着夜空中的明月。  

一直沿着长安的洛水方向一路朝着东南而去。  

段纶正在参加这次五姓世家的聚会。  

这次中秋游园就在洛阳城外的一处庄院之中。  

看着形形色色的人走动,相互说着话语。  

段纶自顾自喝着酒水,观察着这些人。  

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个女子。  

她正在和几个长辈争辩着什么。  

大致可以听清楚,她的意思是五姓自己要改变,而不是想着对付李正。  

不得不说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五姓中人会有这种说法。  

见几个长辈呵斥了她几句便走开,段纶走上前笑着说道:“这位姑娘怎么称呼?”  

她看了一眼段纶说道:“你是谁?”  

段纶自我介绍道:“在下辽西段家,段纶。”  

她不屑笑了笑说道:“听说过你,你就是那个去驰援突厥,反而让突厥亡了,差点被李世民下罪勉强保住一命的段纶。”  

段纶惺惺地点头,没想到这个女人这么强势。  

她多看了一眼段纶便离开。  

被一个女人给小瞧了确实有些不舒服,段纶找到人问道:“刚刚那个女子是谁?”  

喝着酒水的书生说道:“赵郡李家的一个女子,别招惹。”  

段纶稍稍点头。  

游园会很简单,大多数都是一群五姓子弟相互认识一些,还有些旁支是来攀交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够结交五姓中的子弟,说不定就可以改变此生的仕途。  

在一处阁楼上一些世家子弟聚在一起争论,每家出了十多个嫡系子弟聚集在那里,所有人的表情都是轻蔑的,一个小小的堂室决定着世家的命运,而且是一群自以为是不知道外面天地变化的愚昧之辈。  

隔了很远也不知道他们在阁楼上都说了什么。  

段纶对这些人做法不屑一顾。  

拿出一份提前准备好的书信,来到了游园的一处后院。  

这里的人很少,一个护卫拦住了去路。  

“来做什么?”  

听到对方的盘问,段纶解释道:“在下段纶,来见崔老,崔公子有引荐过。”  

“段纶是吧,让他进来。”  

院子里传来了说话声,护卫这才放行。  

段纶一步步走入这处后院,看到坐在躺椅上来的崔林,也是如今的崔家家主,这一次中秋游园会也是崔家主持的。  

崔林的儿子崔傅就站在一旁。  

崔林盯着段纶,“听老夫的儿子说你和颜勤礼有交情。”  

段纶躬身行礼说道:“只是认识而已。”  

瞧了一眼烛火下苍老的脸,当初在长安崔林成为的五姓七望中的崔家家主,记得那时候崔林还是中年,听说在一次大病之中崔林的身体每况愈下,直到李正娶了长乐公主之后。  

崔林便一病不起。  

如今的崔林看起来很老很瘦,须发皆白,像是被病痛抽干了身体。  

递上书信,段纶恭敬地说道:“这一次是来向崔老辞行的。”  

崔傅疑惑说道:“辞行?不多留几日?”  

崔林看了一眼信中的内容,目光盯着段纶,“你要和我们崔家断绝来往?”  

段纶站直身子说道:“老先生没有看仔细,我的意思是和五姓所有人断绝来往。”  

崔傅听得急忙拿过信看了一眼,目光瞪着段纶,“你这是什么意思。”  

段纶低声说道:“我也想自己做一番事情,这些日子感谢崔兄与崔家的照顾,只是我要做的事情必须和五姓脱离关系。”  

崔傅上前一步说道:“你想要投靠李正?”  

段纶摇头,“不,我不想投靠李正。”  

“那你到底是为何?”  

段纶低声说道:“一艘船离开河岸的时候,众人才发现他要沉了,每当这个时候在下绝对最早下船的人,最容易游到岸边,也最容易活命,在下的意思再说明白一点,就是在下觉得世家要亡了。”  

崔林的目光一直盯着段纶。  

崔傅大声说道:“段纶,我们待你不薄啊。”  

段纶苦涩一笑说道:“崔兄,你我就不要装了,大家都明白,你们接近我不过是为了著作郎颜勤礼吧。”  

“你!”崔傅咬牙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种人,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会求着挽留你?”  

段纶还是微笑说道:“言尽于此,崔兄,崔老好自为之。”  

说完段纶转身便离开,也不想去看身后的崔傅和崔家家主的神情。  

走出院外,段纶也没有心思再去游园会,离开了这里。  

一个走在热闹的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