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工业问题(1/2)
今夜的夜色很暗,乌云遮住了长安的夜空,夜里下着小雨,一座客栈里称心坐在房中看着屋外的身影,也听着对方说的话。
“我家主人已经和泾阳郡公李正商量好了,明日便会把粮食送到长安城外,一切按照老规矩。”
坐在漆黑的房间里,称心盯着门外提着油灯的身影,此刻很想冲上去打开门看清楚对方到底是谁。
“你别想着打开门,这门一开你就会死。”
称心收回自己的脚步,低声说道:“主人竟然可以买到李正手里的粮食。”
对方低声说道:“主人自然神通广大,只要你帮主人把事情办好,就会给你一个良家人的身份。”
称心不在乎什么身份,更在乎买了自己的人是谁。
对方从门缝里塞进来一封书信,低声说道:“这是主人交给你的,你按照信中的内容做事便好。”
人影离开的门外,称心呼吸着房间里的空气,好一会儿才捡起这封信。
如今长安查得很严,朝中已经有了警觉。
称心当然知道自己做的是掉脑袋的买卖第二日,天刚亮。
称心走在长安朱雀大街上,看到大理寺门口贴着的告示。
私贩兵器是重罪,大理寺的告示写了一大篇,无非是在说检具者有重赏。
许敬宗吃着一张饼在街的另一头一直盯着称心。
直到称心离开大理寺门口后,许敬宗也低下头吃着自己的饼。
也不怕称心走入大理寺,现在他什么都不知道。
就算去了大理寺,也查不到什么。
称心还是依旧来到长安城外,看到运送粮食的人手而来。
翻身上马,称心默不作声地跟上队伍。
这一次是第二次运送东西出关了。
人和前一次的人相差不大。
看样子就是上一批人,一个都没有换。
商队朝着陇右方向而去。
这些人除了必要的休息睡觉,运送东西的时候不会停下来。
基本上不会说话,非常地沉默。
也试图和这些人交谈,不论怎么问对方都不搭理自己。
若不是过关隘的时候,他们会和守军交谈几句,称心真怀疑这些人就是傻子。
送昨晚的书信就在自己的怀中。
心中再一次笃定能够做这些买卖的人一定是大人物,而且就连泾阳郡公李正手里的粮食都可以买到。
李正是什么人。
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郡公。
十二岁做泾阳令,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县侯了。
到如今成了郡公。
而且李正这人脾气很古怪,不会接触一般人。
据说朝中权贵都见不到李正一面。
李正年轻,虽说不是位极人臣,可这加官进爵的速度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走了几天到了陇右地界,一直到了关外都很顺利,还是和往常一样,称心给两边人传递着话。
把关中话翻译成吐蕃话,把吐蕃话翻译成关中话,告知给双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很顺利。
称心策马跟着这些吐蕃人一路进入吐蕃的地界。
看着手中的信件,是自己主人让自己做的事情。
上面写着一步步的计划,立功得到禄东赞或者松赞干布的信任,探听清楚如今的吐蕃府库中还有多少盈余。
走了半个月才走到吐蕃的大营。
还是一样到了这里之后,吐蕃人并不怎么待见自己。
一来一回两趟,称心已经习惯这种事情。
此刻距离李正的婚期还有四个月。
李丽质能够来泾阳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宫里的看管也是越来越严格。
李丽质嘴里抱怨着,还在一边吃着糖葫芦,小虎牙咬得很凶狠。
“这个东西挺好吃的,你是怎么做的?”李丽质好奇问着。
“这个东西叫做冰糖葫芦,做法也很简单,用糖浆裹着山楂就做好了。”
李丽质点头,确实很简单。
感觉自己问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语。
看李正一直在一幅地图上写写画画,李丽质又问道:“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盘算矿产。”
“矿产?”
“没错,关中的铁矿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都是家底,可不能乱用。”
李丽质点头说道:“这个本公主知道,据说当时隋炀帝穷兵黩武,要造铁器打仗,挖空了好几座山。”
古代开采方式简单,而且利用率很低。
其实只要提高钢铁冶炼的技术,能够把钢的特性发挥更好。
而且铁器用完就丢了等着长锈,不能二次利用很浪费。
钢铁的二次利用就要用到炼钢炉,炼钢炉是一个非常难做的东西。
以如今的技术很难做到。
可是这个东西又不想错过。
等到尉迟恭把那些兵员带来之后,给他们登记入户也就可以入了泾阳户籍。
属地一万四千六百亩,人口一万九千三百人。
新任务:人口增加至三万。
任务奖励:图书馆三阶段。
图书馆的三阶段应该就有后世更加重要的技术。
图书馆二阶段中有价值的书很多。
但是涉及工业的书籍就没多少。
李正说道:“公主殿下,尉迟恭将军到底有没有和陛下说把兵员给我的事情,都快一个月过去了到现在也没有音讯。”
李丽质吃着糖葫芦有些倔强地扭过头,“你李
“我家主人已经和泾阳郡公李正商量好了,明日便会把粮食送到长安城外,一切按照老规矩。”
坐在漆黑的房间里,称心盯着门外提着油灯的身影,此刻很想冲上去打开门看清楚对方到底是谁。
“你别想着打开门,这门一开你就会死。”
称心收回自己的脚步,低声说道:“主人竟然可以买到李正手里的粮食。”
对方低声说道:“主人自然神通广大,只要你帮主人把事情办好,就会给你一个良家人的身份。”
称心不在乎什么身份,更在乎买了自己的人是谁。
对方从门缝里塞进来一封书信,低声说道:“这是主人交给你的,你按照信中的内容做事便好。”
人影离开的门外,称心呼吸着房间里的空气,好一会儿才捡起这封信。
如今长安查得很严,朝中已经有了警觉。
称心当然知道自己做的是掉脑袋的买卖第二日,天刚亮。
称心走在长安朱雀大街上,看到大理寺门口贴着的告示。
私贩兵器是重罪,大理寺的告示写了一大篇,无非是在说检具者有重赏。
许敬宗吃着一张饼在街的另一头一直盯着称心。
直到称心离开大理寺门口后,许敬宗也低下头吃着自己的饼。
也不怕称心走入大理寺,现在他什么都不知道。
就算去了大理寺,也查不到什么。
称心还是依旧来到长安城外,看到运送粮食的人手而来。
翻身上马,称心默不作声地跟上队伍。
这一次是第二次运送东西出关了。
人和前一次的人相差不大。
看样子就是上一批人,一个都没有换。
商队朝着陇右方向而去。
这些人除了必要的休息睡觉,运送东西的时候不会停下来。
基本上不会说话,非常地沉默。
也试图和这些人交谈,不论怎么问对方都不搭理自己。
若不是过关隘的时候,他们会和守军交谈几句,称心真怀疑这些人就是傻子。
送昨晚的书信就在自己的怀中。
心中再一次笃定能够做这些买卖的人一定是大人物,而且就连泾阳郡公李正手里的粮食都可以买到。
李正是什么人。
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郡公。
十二岁做泾阳令,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县侯了。
到如今成了郡公。
而且李正这人脾气很古怪,不会接触一般人。
据说朝中权贵都见不到李正一面。
李正年轻,虽说不是位极人臣,可这加官进爵的速度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走了几天到了陇右地界,一直到了关外都很顺利,还是和往常一样,称心给两边人传递着话。
把关中话翻译成吐蕃话,把吐蕃话翻译成关中话,告知给双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很顺利。
称心策马跟着这些吐蕃人一路进入吐蕃的地界。
看着手中的信件,是自己主人让自己做的事情。
上面写着一步步的计划,立功得到禄东赞或者松赞干布的信任,探听清楚如今的吐蕃府库中还有多少盈余。
走了半个月才走到吐蕃的大营。
还是一样到了这里之后,吐蕃人并不怎么待见自己。
一来一回两趟,称心已经习惯这种事情。
此刻距离李正的婚期还有四个月。
李丽质能够来泾阳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宫里的看管也是越来越严格。
李丽质嘴里抱怨着,还在一边吃着糖葫芦,小虎牙咬得很凶狠。
“这个东西挺好吃的,你是怎么做的?”李丽质好奇问着。
“这个东西叫做冰糖葫芦,做法也很简单,用糖浆裹着山楂就做好了。”
李丽质点头,确实很简单。
感觉自己问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语。
看李正一直在一幅地图上写写画画,李丽质又问道:“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盘算矿产。”
“矿产?”
“没错,关中的铁矿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都是家底,可不能乱用。”
李丽质点头说道:“这个本公主知道,据说当时隋炀帝穷兵黩武,要造铁器打仗,挖空了好几座山。”
古代开采方式简单,而且利用率很低。
其实只要提高钢铁冶炼的技术,能够把钢的特性发挥更好。
而且铁器用完就丢了等着长锈,不能二次利用很浪费。
钢铁的二次利用就要用到炼钢炉,炼钢炉是一个非常难做的东西。
以如今的技术很难做到。
可是这个东西又不想错过。
等到尉迟恭把那些兵员带来之后,给他们登记入户也就可以入了泾阳户籍。
属地一万四千六百亩,人口一万九千三百人。
新任务:人口增加至三万。
任务奖励:图书馆三阶段。
图书馆的三阶段应该就有后世更加重要的技术。
图书馆二阶段中有价值的书很多。
但是涉及工业的书籍就没多少。
李正说道:“公主殿下,尉迟恭将军到底有没有和陛下说把兵员给我的事情,都快一个月过去了到现在也没有音讯。”
李丽质吃着糖葫芦有些倔强地扭过头,“你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