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兵器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端详好一会儿,李正说道:“咦,这不是禄东赞,禄兄吗?你怎么又落我手上了。”  

禄东赞委屈地吸了吸鼻子,刚出长安就被李正抓了,真应了中原人的那句刚出虎穴,又进狼窝。  

“处默,你看看你,有你这么对吐蕃使者的吗?还不给人解绑?”  

一群护卫队的人这才给禄东赞松绑。  

李正看着禄东赞的神情忍着笑意。  

禄东赞一脸气愤地说道:“你笑什么。”  

李正忍着笑意说道:“我没笑。”  

“你!”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言归正传,这一次你们吐蕃人打算求亲?”  

禄东赞神情警惕:“你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想要从中作梗?”  

李正咧嘴一笑,“怎么可能。”  

禄东赞:“…”  

李正笑着说道:“禄兄,咱们也是旧相识了,你看我像那种人吗?明显不是那种人对不对?”  

禄东赞指着李正大声说道:“你明明就是那种人,一直都是!从来没变过。”  

李正咳嗽了两声,感慨说道:“我明明想要做个好人,你们为何这么误解我,禄兄我想我们之间一定有什么误会。”  

禄东赞退后一步说道:“不,我们之间没有误会。”  

不过听到李正的咳嗽声禄东赞神情也紧张了起来,莫非真如长安的人所说李正已经重病缠身命不久矣了。  

若是李正真的死了,李世民就少了一大助臂,以现在吐蕃国君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说不定吐蕃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想到这里禄东赞心里还有些期待。  

李正上下打量禄东赞,“许久不见,禄兄你瘦了,吃了不少苦头吧,多年不见真是物是人非。”  

禄东赞也观察着李正说道:“确实是物是人非,你重病缠身就要死了。”  

李正喝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其实那都是谣言。”  

禄东赞冷笑道:“你别装了,全长安的人都知道你李正命不久矣,放心!你李正要死了,我们吐蕃一定举国来给你送终。”  

“客气了。”李正笑了笑。  

禄东赞站直身体说道:“李正,这一次和亲我们吐蕃是带着十足的诚意来的,希望你这一次不要从中作梗。”  

李正说道:“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的。”  

“是吗?”禄东赞疑惑问道。  

“对了,禄兄上次给你的办法好使吗?你们吐蕃要这段时间一定挣了很多钱吧,还记得要赔我们大唐的钱吧。”  

禄东赞咬牙说道:“必然不会忘记!”  

“很好。”李正点头说道:“若没什么事还请回吧。”  

“你就这么让我走了?”  

李正点头,“怎么?禄兄还想留下来用饭?”  

禄东赞扭头就走,走了几步发现后面没有人跟上来,立刻加快脚步开始狂奔,一路跑了几里地这才停下。  

李正竟然让自己就这么走了?  

想着从前种种,李正说不定还会捉弄一下自己。  

现如今就这么让自己离开了。  

莫非李正真的已经时日无多,重病缠身?  

禄东赞还特意问了泾阳坊市的很多人。  

其中不乏泾阳村的人,他们都说李正这些日子足不出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李正了。  

禄东赞立刻回到泾阳坊市,在自己住的客栈客房之中,写了一封书信等到回了长安一定要把这个消息送到松赞干布手中。  

听闻过李正本事后的松赞干布一直将李正视为心头大患。  

中原人很讲究君子作风,只有这个李正在面对吐蕃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各种阴谋阳谋,甚至敲诈!  

若是这样的人上位,将来的吐蕃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要不是李正!现在青海与河西走廊就不会在大唐的手中。  

禄东赞的情绪起伏不定,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头顶,现如今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李正?你也有今天!  

程处默坐在马圈旁,不论吃什么东西他总喜欢蘸着辣椒吃,眼下吃着红烧肉也不忘倒上一些辣椒酱。  

“就这么让禄东赞走了?”  

“处默兄,禄东赞是吐蕃人,是松赞干布的左膀右臂。”  

“就因为这个?”程处默有些不屑说道。  

“吐蕃是韭菜,韭菜要好好呵护,我看如今也长得差不多了,是到了该收割的时候了。”  

李正说得苦口婆心,也不知道程处默听进去了多少。  

当天夜里,李正和许敬宗吩咐一番。  

到了第二天,就有人去给称心传话,让他去接近禄东赞,想法设法和禄东赞打好关系。  

一切都在悄悄地安排。  

一场买卖就要开始。  

这场买卖关乎着如今大唐西方边关的战局。  

卖给吐蕃兵器的人也是李正,卖给西突厥兵器的人也是李正。  

这种感觉很奇怪,许敬宗总感觉左右手之间都是李正在主导。  

若是这件事真办成了,朝中那些李世民的谋臣说不定可以把这种办法复刻到很多地方去。  

李正如今还没成年,以后的李正会成长到什么地步。  

许敬宗脊背发寒。  

朝中兵部,此刻从秘书监调刚刚调任来的段纶遇到了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禄东赞前些日子刚到长安,就上奏了吐蕃的国书。  

甚至还说了一件事,西突厥的人打仗用的是大唐的兵器。  

西突厥人怎么会有大唐的兵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