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章 狂乱前兆 因果逆流(下)(2/3)
明灭灭:“那立恒还说不信因果?”
“是信因果,不信果报。”宁毅点了点代表十个人的圈圈,“这每一个负值,降到人的头上,几率都是平等的,你我都一样,只是承担风险和厄运的能力不同。在武朝,一亿人受到好运坏运的可能都是平等的,但具体会收到多少,降下来的时候你才知道,但如果扛不住,你就死了…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世可活,如果有一万世可以轮回,那我们就真有完全的平等,可若是没有轮回,就只剩下运气和认命了。”
“有轮回,便有果报,你制造善因,善果总会回来,但是我…”宁毅说到这里时,明显顿了顿,随后才道,“但是我不信轮回,所以我不信果报。”
风从天上吹过去,有夜鸟在飞。两人说道这里,都沉默了许久,而后彼此喝酒。秦绍谦虽为武人,行事也比较率直,但不代表他没有智慧。宁毅的说法,他仔细想想,终究还是能懂的,那结果,便太沉重了。
“立恒觉得,我武朝…就已经到这个时候了?”
“我不确定。”宁毅道,“也许不至于崩溃,但善因恶因的出现,明显已经不均匀了。国家已经不够强,遂有外敌入侵,这个时候,大量的人命就会填进去。也有一些人,就像是这个国家的…免疫力吧,会主动迎上去,消化大量的恶果,但他们扛不住,就要死,这种人,就是所谓的英雄。”
秦绍谦眼中亮了亮,喝了一杯酒:“那立恒觉得,须得多少人命才够?”
“我知道你想填,但不是有人命就够的。”宁毅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忘记,这个国家欠账了。重要的是,人死之前,能把债还上,还不上债,所有人死光了,顶多就是把负数变成零,从头再来。”
他顿了顿:“所以理论上来说,要还债,唯一的方法就是有很多人还活着,并且能够不断地产生这个正数,找到一个产生正数的办法,不断抵消那些负数。一个人抵消不了,一万个人来,十万个人百万个人来,当一百万人变成整体,他们就能均匀地消化一个大数。”
“历朝历代,所谓革新者,都是在打造一个新的体系,让一个朝代的人以新的办法,产生更多的正数,但是…虽然说一个体系可以均匀消化那些大的负数,实际上总是有多有少的,所以,有的革新者失败了,家破人亡,有的革新者成功了,他延续了一个国家的寿命,但同样的,他也家破人亡。因为那不是一个人可以扛得住的因果。”
宁毅笑了笑:“所以说起来,我固然欣赏在眼前的侠之大者,说书的时候也让他们去说,但本质上我是不喜欢这种事情的。一个国家就像是千里之堤,人在其中,制造善因恶因,就像是蚂蚁,有修补,也有蛀空,但很多人大部分时间是在破坏一个国家。吴乞买誓师时,徐泽润大骂吴乞买,据说死得很慷慨,他在老家有良田千倾,欺男霸女,甚至好几个冤案要归在他头上,很多人说起外族打来,誓与其不同戴天,仿佛这就是大节,是什么爱国,其实不是,如果他们平时做个好人,不当贪官污吏,那才是爱国。国家若非让这些负值弄垮了,没有实力了,外族又怎会入侵呢?”
“…而说到与异族不同戴天,呵,我这记录上才多少人?加起来有没有一千?而一个月不到,死的人已经十几万了,这十几万人,如果没死,你挨个去问他们,他们大都能慷慨激昂起来。那种说‘我至少大节不亏’的人,都是不可信任的,多半是做了亏心事。”
“…当然,我说的也有些武断。”或许是察觉到语气有严厉了,宁毅随后也补充了一句。
秦绍谦喝了两口酒:“家父曾说,古往今来,无万世之法,皆是因人之私欲而来,又能有什么办法。”言语之中,多少有些怅然。
宁毅看了他一眼:“所谓万世之法,在儒家最初,也是看到了的。”
“哦?”秦绍谦诧异地望向他。
“人人皆为君子就可以了。”宁毅笑了笑,“设想有一种世道,人人都能懂道理,懂这世界运行规律,能懂该做之事和不该做之事之间的区别。当遭遇不公,他能够有抗争和说话的勇气,每一个人,都能够扛得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也能够为社会负责,让大我与小我趋于一致,而不至于抹杀任何一方,那么,所谓万世之基,也就有了。”
秦绍谦想了想,却笑道:“世人皆愚昧啊…”
“其实是不愚昧的,缺少的是好的教育啊,除了一些真正的笨蛋,大部分人的脑子,其实都差不得很多。设想有一个世界,人人都能读书,人人都能够得到想要的知识和教育,也未尝不能千秋万世。”
秦绍谦道:“这你可就错了,读书人很多,教出来的迂腐笨蛋,可也不少。毕竟千秋百载,几个圣人哪。”
“那当然也是教育的问题。”宁毅道,“从小的时候,教一个孩子应该怎样去做,待他慢慢长大,才能慢慢想清楚,为何要这样去做,在这个道理里,逐渐延伸出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当他面对更多的事情时,基于这些知识,找到正确的对待世界的做法。此为教育,秦相最近对几本书的注解,从中也可以推出很多人们该如何去做的规律来,人们看了它以后,能从中汲取营养,懂得规律的人也能更多…这毕竟是一代代发展起来的事情。”
“立恒在京城研究格物,据说令印书速度提升了三倍,也是为
“是信因果,不信果报。”宁毅点了点代表十个人的圈圈,“这每一个负值,降到人的头上,几率都是平等的,你我都一样,只是承担风险和厄运的能力不同。在武朝,一亿人受到好运坏运的可能都是平等的,但具体会收到多少,降下来的时候你才知道,但如果扛不住,你就死了…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世可活,如果有一万世可以轮回,那我们就真有完全的平等,可若是没有轮回,就只剩下运气和认命了。”
“有轮回,便有果报,你制造善因,善果总会回来,但是我…”宁毅说到这里时,明显顿了顿,随后才道,“但是我不信轮回,所以我不信果报。”
风从天上吹过去,有夜鸟在飞。两人说道这里,都沉默了许久,而后彼此喝酒。秦绍谦虽为武人,行事也比较率直,但不代表他没有智慧。宁毅的说法,他仔细想想,终究还是能懂的,那结果,便太沉重了。
“立恒觉得,我武朝…就已经到这个时候了?”
“我不确定。”宁毅道,“也许不至于崩溃,但善因恶因的出现,明显已经不均匀了。国家已经不够强,遂有外敌入侵,这个时候,大量的人命就会填进去。也有一些人,就像是这个国家的…免疫力吧,会主动迎上去,消化大量的恶果,但他们扛不住,就要死,这种人,就是所谓的英雄。”
秦绍谦眼中亮了亮,喝了一杯酒:“那立恒觉得,须得多少人命才够?”
“我知道你想填,但不是有人命就够的。”宁毅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忘记,这个国家欠账了。重要的是,人死之前,能把债还上,还不上债,所有人死光了,顶多就是把负数变成零,从头再来。”
他顿了顿:“所以理论上来说,要还债,唯一的方法就是有很多人还活着,并且能够不断地产生这个正数,找到一个产生正数的办法,不断抵消那些负数。一个人抵消不了,一万个人来,十万个人百万个人来,当一百万人变成整体,他们就能均匀地消化一个大数。”
“历朝历代,所谓革新者,都是在打造一个新的体系,让一个朝代的人以新的办法,产生更多的正数,但是…虽然说一个体系可以均匀消化那些大的负数,实际上总是有多有少的,所以,有的革新者失败了,家破人亡,有的革新者成功了,他延续了一个国家的寿命,但同样的,他也家破人亡。因为那不是一个人可以扛得住的因果。”
宁毅笑了笑:“所以说起来,我固然欣赏在眼前的侠之大者,说书的时候也让他们去说,但本质上我是不喜欢这种事情的。一个国家就像是千里之堤,人在其中,制造善因恶因,就像是蚂蚁,有修补,也有蛀空,但很多人大部分时间是在破坏一个国家。吴乞买誓师时,徐泽润大骂吴乞买,据说死得很慷慨,他在老家有良田千倾,欺男霸女,甚至好几个冤案要归在他头上,很多人说起外族打来,誓与其不同戴天,仿佛这就是大节,是什么爱国,其实不是,如果他们平时做个好人,不当贪官污吏,那才是爱国。国家若非让这些负值弄垮了,没有实力了,外族又怎会入侵呢?”
“…而说到与异族不同戴天,呵,我这记录上才多少人?加起来有没有一千?而一个月不到,死的人已经十几万了,这十几万人,如果没死,你挨个去问他们,他们大都能慷慨激昂起来。那种说‘我至少大节不亏’的人,都是不可信任的,多半是做了亏心事。”
“…当然,我说的也有些武断。”或许是察觉到语气有严厉了,宁毅随后也补充了一句。
秦绍谦喝了两口酒:“家父曾说,古往今来,无万世之法,皆是因人之私欲而来,又能有什么办法。”言语之中,多少有些怅然。
宁毅看了他一眼:“所谓万世之法,在儒家最初,也是看到了的。”
“哦?”秦绍谦诧异地望向他。
“人人皆为君子就可以了。”宁毅笑了笑,“设想有一种世道,人人都能懂道理,懂这世界运行规律,能懂该做之事和不该做之事之间的区别。当遭遇不公,他能够有抗争和说话的勇气,每一个人,都能够扛得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也能够为社会负责,让大我与小我趋于一致,而不至于抹杀任何一方,那么,所谓万世之基,也就有了。”
秦绍谦想了想,却笑道:“世人皆愚昧啊…”
“其实是不愚昧的,缺少的是好的教育啊,除了一些真正的笨蛋,大部分人的脑子,其实都差不得很多。设想有一个世界,人人都能读书,人人都能够得到想要的知识和教育,也未尝不能千秋万世。”
秦绍谦道:“这你可就错了,读书人很多,教出来的迂腐笨蛋,可也不少。毕竟千秋百载,几个圣人哪。”
“那当然也是教育的问题。”宁毅道,“从小的时候,教一个孩子应该怎样去做,待他慢慢长大,才能慢慢想清楚,为何要这样去做,在这个道理里,逐渐延伸出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当他面对更多的事情时,基于这些知识,找到正确的对待世界的做法。此为教育,秦相最近对几本书的注解,从中也可以推出很多人们该如何去做的规律来,人们看了它以后,能从中汲取营养,懂得规律的人也能更多…这毕竟是一代代发展起来的事情。”
“立恒在京城研究格物,据说令印书速度提升了三倍,也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