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特别篇】隆庆二年的春节(上)(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分感激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想来想去,便为大家准备了这份特殊的新春贺礼,希望亲爱的书友们能喜欢。  

让我们一起提前看看,简介中的人物在隆庆二年的春节,都在忙些什么吧?  

一、‘新’字篇——朱翊钧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中。  

贴身太监们正伺候大明至尊隆庆皇帝穿戴整齐,镜子里的隆庆面皮白净、两撇小胡子修剪整齐,却显得十分无精打采。  

因为他是要去参加元旦大朝会的。  

朝会上,文武百官以及各藩国使节都会祝皇上新年快乐,皇上要给百官群臣赏赐,然后还要设宴款待他们。整个大朝会礼节非常繁杂,差不多到傍晚才能结束…  

而我们的隆庆皇帝,却偏偏是个喜欢岁月静好、十分怕麻烦的美男子。去岁那场让他苦不堪言的大朝会,皇帝陛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一想到又要被折磨一整天,他就感觉生无可恋。  

见皇帝神情萎靡,两个宦官交换下眼色,那个叫陈洪的御用监太监,便一边将冕服的蔽膝悬在大带上,一边小声谄媚道:“万岁爷,御制厌胜瓷已经送到了。”  

“哦?”隆庆一听来了精神,他已经心心念念了快一年,终于把这玩意儿给盼来了,马上催促道:“拿来朕瞧瞧。”  

“包万岁爷满意。”陈洪便将一个锦盒奉上,小声道:“这一套一共十个碗,用的是仇十洲的十荣,还有一套唐伯虎的,等下朝后呈给陛下。”  

说着,他打开锦盒,奉上十盏秘戏瓷。  

“赵子昂的呢?”隆庆皇帝一边随口问着,一边拿起一个欣赏起来。只见人物栩栩如生、纤毫毕现,看得皇帝浑身燥热,恨不得立即照着演一遍。  

“赵子昂那套有三十六幅画,景德镇那边的工匠还没烧完,还得等俩月…”陈洪忙解释道:“这不为了给万岁爷贺岁,老奴才吩咐他们,先把烧好的用八百里加急送来。”  

忽然,外头小太监一声禀报道:“皇长子来给陛下拜年喽…”  

“快收起来!”  

隆庆皇帝登时脸色一变,赶紧将那瓷碗放回盒中。  

陈洪赶忙把那锦盒扣好,然后藏在皇帝的衣柜里。  

隆庆皇帝这才宣进。  

便见盛装打扮的李贵妃,领着个五六岁小孩子走了进来。  

那小孩穿着皇子服色,抹额上嵌着明珠,脖子上戴着金锁,胖乎乎、粉嘟嘟的样子,活脱脱送子观音怀中的大胖小子。  

他正是未来小阁老的亲密战友,将来的大明万历皇帝,如今才五岁的皇长子朱翊钧。  

“儿臣给父皇拜年啦,祝父皇龙体康健,祝大明…年谷顺成…”  

朱翊钧奶声奶气说完,便在母亲的小声提醒下,跪在隆庆面前,给父皇磕头。  

一看到目前唯一的宝贝儿子,隆庆皇帝便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弯腰伸手抱起朱翊钧,亲了亲他的小脸蛋道:“乖儿子真会说话,这都是你自己想的?”  

“是大伴教我说的…”朱翊钧便老老实实答道。  

李贵妃有些尴尬的低下头。  

“哈哈哈,能学个一字不差也很厉害。”隆庆皇帝却依然十分开心道:“比你父皇强啊,父皇都十岁了,话还说不成句呢…”  

“父皇怎么这么笨?”朱翊钧抱着隆庆的脖子,奇怪问道。  

“别瞎说!”李贵妃忙瞪一眼儿子,朱翊钧便躲到隆庆怀里。  

“无妨无妨,童言无忌嘛。”隆庆皇帝便笑答道:“父皇笨是一方面,但也是念书太晚的原因。可不像你,三岁起就跟着冯保学认字。我,哎…”  

说到这儿,隆庆忽然神情一黯。他父皇嘉靖专心修仙,甚至都不住在紫禁城,自然也对儿子不理不睬。隆庆一直在无人问津的宫中长到十六岁,才得以出阁读书的…  

“陛下…”李贵妃知道隆庆又想起了伤心事,忙上前想接过儿子。  

“没事,一切都过去了!”隆庆深吸口气,紧紧搂住怀里的儿子道:“朕绝不会让我昔日的遭遇重演!朕要让我的儿子,成为大明,不,成为历朝历代最幸福、最有学问的皇子!”  

说完,皇帝将朱翊钧高高举起,对众人宣布道:“朕会在今日朝会上,宣布立朱翊钧为太子。待册封大典后,便立即安排太子出阁读书!”  

顿一顿,他又难过道:“可惜,朕的高师傅不在…不过张师傅同样学识渊博、人品贵重。就让他来给寡人的儿子当老师,一定会将朱翊钧培养成为最好的储君!”  

李贵妃闻言喜极而泣,跪在地上谢恩不迭。  

小胖胖却一脸懵懂的扭动着身子,对父皇小声道:“我要尿尿…”  

引得帝妃太监哄堂大笑。  

此时的小胖胖还不知道,他将面对一段怎样黑暗的学生时光。直到那个人出现,才把他从严师严母和爱打小报告的大伴手中拯救出来…  

五岁皇子的春节,就是这样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珍惜眼前这短暂的天伦之乐…  

朱翊钧隆庆二年关键字——萌====  

二、‘春’字篇——张居正东华门外、灯市口大街、大纱帽胡同,一处悬着‘张氏府第’的高门大院中。  

美髯飘飘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与妻子端坐在堂上,接受五儿一女的跪拜。  

看着敬修、嗣修、懋修皆已长成翩翩美少年,稍小些的简修灵动活泼,最小的儿子允修则稚嫩可爱。  

唯一的爱女更是活脱脱的美人胚子,将来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