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六章 乱世尊荣15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玉这两年日子并不好过。  

自从凤阳公主在苏州时揭穿她抄袭的真相,苏玉的名声就坏了。  

苏玉那个时候哭哭啼啼的回去找梅老夫人哭诉,说凤阳公主故意为难她。  

但梅老夫人看了她写的诗,又听过凤阳公主的评价之后,就对苏玉冷了心肠。  

梅老夫人觉得她对苏玉是真的已经很不错了,怜惜她父母双亡接到家里照顾教养,一直养她这么大,就算是养条狗,那也该对梅家有几分感情的吧,可苏玉呢,那就是养不熟的。  

梅老夫人之前因着梅伯清生病,她要照顾梅伯清,再加上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并不知道苏玉写了那么些诗才名无播的事情。  

而那个时候梅老夫人看了苏玉的诗,如何不明白她是抄的呢。  

梅老夫人别看只是一个内宅妇人,可她也是自幼熟读诗书的,再加上梅伯清是当世大儒,她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鉴赏能力?  

梅老夫人觉得凤阳公主的点评很中肯,说的都是大实话。  

而偏在这个时候,苏玉不说反醒悔改,反倒添油加醋的,想要让梅老夫人为她和凤阳公主对上。  

她这分明就是想把梅家架在火上烤啊。  

就算是陛下和皇后娘娘对梅家很是敬重,可梅家真要和凤阳公主对上,陛下和娘娘向着谁不言而喻,要知道君王的怒气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梅家不过就是个清贵人家,因着皇上抬举才被人高看几分,是根本没有底气去和一位得宠的公主硬碰硬的。  

苏玉根本不去考虑梅家如何,不想一个不好,梅家就要覆灭,就这么满口谎言,意图让梅家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其心可诛。  

梅老夫人当时就拉下脸训了苏玉一通,把她的诗拿出来,一首一首的分析,指出为什么能看出她是抄袭的。  

那个时候,梅老夫人的话就像是刀子一般,扎的苏玉心上痛的不行。  

之后,苏玉就老实了。  

梅老夫人也开始拘着她学规矩礼仪,让她看了很多得罪了权贵之后家破人亡的事例,让苏玉胆子小了很多。  

这几年过去,苏玉年纪越来越大,可因着梅老夫人已经不再真心为她打算,再加上她得罪了凤阳公主和抄袭的名声传播出去,也没有人上门提亲想求娶苏玉。  

梅老夫人也挺着急的。  

苏玉不出嫁,难道一辈子都呆在梅家不成?  

梅老夫人倒是愿意养她,但是别人呢?  

梅老夫人年纪越来越大,万一哪时候去了,苏玉又要怎么活下去?  

后头梅老夫人还和苏玉商量着给她立个女户,再给她置办些家财,招个上门女婿,生的孩子也姓苏,算是给苏玉的爹延续香火。  

可苏玉不乐意。  

梅老夫人只能作罢。  

这段时间,陛下给三位公主选驸马的事情传的人尽皆知。  

梅老夫人就是在后宅里,也听到了风声。  

苏玉也听梅老夫人和梅夫人说了这件事情。  

听到之后,苏玉傻眼了半天。  

她记忆中,嫁给宋二公子的应该是昭阳公主,至于平阳公主好像是嫁了…反正记不太清楚了。  

主要是昭阳公主后期实在太过彪悍,那可是一位一言不合就敢提刀斩了驸马的主,而且还是一位长寿的公主,历经三朝,受尽恩宠,过的肆意张扬,被所世多少女性羡慕嫉妒恨。  

可是,怎么嫁给宋二公子的变成了平阳公主?  

那还会不会有公主杀驸马的事情?  

平阳公主不比昭阳公主。  

昭阳公主是陛下亲生的嫡女,平阳公主只是收养的,她会不会有胆子杀驸马?还是说,她受了委屈就只能忍着让着?  

还有,昭阳公主怎么会嫁给忠勇侯世子了?  

那位忠勇侯世子可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被许多野史记载,后世还有人为他专门写了很多书。  

如今忠勇侯世子成为驸马,那他还会不会抛家舍业混迹江湖?会不会成为一代大侠?  

这会儿苏玉的脑子一片混乱。  

她觉得好些事情都变了,那她看的那些史书好像没多少用处了。  

这个认知让苏玉慌了神。  

要是历史也改变了,她呢?  

她还会不会存在?  

苏玉吓的脸色都变了,回到屋里的时候就躺到床上不愿意起来,之后好些日子病的都起不来床。  

而这个时候卢珍已经和刘财去了庄子上住下。  

刘氏对着卢珍真的是笑脸相迎,时常的吁寒问暖,好像是要把之前好些年亏欠卢珍的母爱全部都补上一样。  

可是,好些时候刘氏都在和卢珍说进了东宫要在太子跟前给刘财多说好话,要记得提拔刘家,刘家好了,她才能好之类的话。  

这让卢珍还没暖热的心不免又冷了下来。  

倒是刘财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刘财只说家里不缺钱,他这些年赚了很多钱,足够好好的生活了,让卢珍进了东宫一定要谨言慎行,千万别想着和娘家多亲近,更别和太子要求什么,对待皇后娘娘也要恭敬有加,要一心一意的为皇室着想,把皇家的利益摆在前头。  

这么两相一对比,卢珍就更觉得刘氏拎不清。  

刘家是商户,刘财又那么会赚钱,之前刘家窝着那是没有后台,怕受欺负。  

可卢珍只要进了东宫,便是她什么都不说,太子那里什么都不表示,也没有人敢小看刘家的。  

只要卢珍在东宫好好的,得了皇后和太子的喜欢,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