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抛却过度美好的想法吧(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成学术规模,也是有个代表馆的。  

朝天商行对学府城的建设仅次于天下第二楼,甚至是高于商业城的,足以体现其掌舵人九重楼对学问的态度。  

一来到这里,扑面而来的学术氛围从各个地方弥漫出来。一眼扫过去,数不清的书坊、书斋、书楼,大小博物馆…各种圣贤之言大大方方地铭刻在建筑上,属至圣先师那句“有教无类,万物有灵”在最显眼的位置——学府城的大门上。  

可以说学府城是朝天城的一片净土,这里就没什么纸醉金迷的花花之乐了,行走在通天大道上的人不论是打扮还是气质,都是确确实实的学术派,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白穗大口大口地呼吸这里的空气。  

秦三月看得好笑,“你在做什么?”  

“好适合读书的空气啊,多吸点,离开这里可就没机会了。”白穗傻笑着。  

秦三月莞尔。  

走在这里的通天大道上,感觉精神都受到了洗涤。有一种还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感觉,秦三月十分怀念。  

一路走过去,各式学服打扮的各家各派的学生先生看了个遍。秦三月又认识了不少之前没怎么听过的学派,像什么“天理派”、“地问派”等等,是小而精,专攻某一方向并且做出了巨大贡献。  

若是没什么事,她一定会好好地每个都拜访一边。但现在嘛,主要的还是上殷学宫。  

上殷学宫因为是主要学宫就在这里,所以说是学府城里规模最大的。  

还在远处,就能看到其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摈弃了普遍的“方圆庭院结构”,以实用的紧凑型为主,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因此看上去像是一个十分大的建筑嵌套了各种小型建筑。  

“真是与众不同的风格啊。”站在大门前,白穗感慨。  

“上殷学派的学术观念也与众不同,不同于大多的读书为“修炼或递进文明”服务,这里读书主要为‘认识、还原与改变世界’而服务。”  

“一个旨在意识精神,一个旨在现实物质?”  

“可以这么说。上殷学宫是理性派,以‘理’为主,这个‘理’可不是道理那个理,而是客观真理。像儒家、九周等都是‘道理派’。”  

白穗说:“难怪我看儒家的书,总觉得是‘以小见大,发掘人文’的,而上殷派出来的书则一般是‘说明、描述、分析和证明’的‘事实’的。”  

“嗯,所以上殷知名的是对天文地理、博物以及历史的研究,而儒家则主要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人文研究,在政治、礼仪、规矩等上造诣颇高。”  

“虚实之分嘛。”  

“不能这么说。”秦三月想了想,“讲究一点说,儒家等学派是‘学问派’,‘学而问’、‘问而学’,上殷是‘学术’派,是对存在物及其客观规律的研究,以‘术’向‘学’,‘学’成就‘术’。‘术’就是方法、规律、逻辑、公式的统称。”  

白穗艰难地理解着,“好难哦。”  

秦三月笑了笑,“没关系,慢慢理解。”  

她是之前专门研究过的,才能这么了解,而这种边缘化的知识,一般人也不会刻意去了解学习。  

“好见解啊…”忽然,另外一道声音闯入二人的闲谈。  

秦三月望去,见着一个花甲老人提着一只用油纸包裹的烧鸡,站在她们后面,用手摩挲着胡子。  

“小姑娘,哦不,小夫子真是好理解啊。”  

秦三月笑道:“我不是什么夫子。”  

“不是夫子,胜似夫子啊。”老人哈哈大笑。  

“过奖了。”  

“我叫边红,是这地儿的一个闲人。”边红指了指上殷学宫。  

秦三月说:“我叫秦三月,她是秦穗,是我妹妹。我们是特地来拜访上殷学宫的。”  

边红眼中立马冒光,“那敢情好啊,走着,我带你们进去。”  

边红性格很洒脱,提拉着烧鸡,大步就朝着上殷大门走去。  

秦三月二人跟在后面。  

“我说,秦小夫子,你们来上殷是要做什么?”  

秦三月有些无奈边红的称呼。  

“我是来了解清宫玄女之事的。”她开门见山。  

边红忽然停住,转过身,一脸怪异地看着秦三月,随后摇头说:“那要让你们失望了,这里并没有什么清宫玄女的事。请回吧。”  

“老先生,何不先问个为什么。”  

“不需问,没有的事,没有必要。”  

“这封信,老先生看看吧。”  

秦三月取出云经纶写得推荐信,递给边红。  

边红从信封材质上一看,看出来是墨家的信,本打算转身走人的他想了想,还是接了过来。  

取出信纸一看,发现是云经纶写的,不由得惊异:  

“云经纶亲笔信?”  

“嗯。”  

“那老家伙可从来没写过推荐信啊。”  

说着,他目览信中内容,看完后,神情十分复杂。信中除了言及秦三月之优秀外,提到了两个云经纶的猜想让他无法无视,一是秦三月的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巨子的思想,二是秦三月有可能能够理解清宫玄女的思想真谛。  

两个猜想,不论是哪个,都让人忍不住去遐想。  

边红认真看着秦三月,后者不卑不亢,以礼待之。  

“秦小友,希望你能给我带来惊喜。”  

说完,边红大步跨过上殷学宫的大门,“进来吧。”  

“感谢老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