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道家的立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话。  

“驼铃山没有合适的人间行者人选。”  

三问道人理解了陈放的意思。陈放此番话表明了不愿参与正面争斗的态度。但,他也知道,驼铃山的确没有合适的人间行者人选。曲红绡殒命,齐漆七不知去向。倒是有几个天才弟子,但比起他们两个,总让人觉得差了点什么。  

“你的徒弟宁江湖呢?”  

陈放神情复杂。他似乎不愿多说这个。  

三问道人也就没继续问下去。他另说他事。  

“看样子,再过三天,差不多武道碑就要出结果了。按照惯例,是要有人讲道的。这次讲道轮到道家了。”  

陈放说:  

“让亢符猎讲道。”  

三问道人有些吃惊。  

“我以为,圣人即可。”  

陈放摇头。  

“他看上去想表达什么。我也想知道,他想讲什么。”  

“这会不会有些托大,如果他真的想法与我们出现背离的话…此番讲出来,会影响很多。”  

“现在的局势,就算他不说,也会影响很多,与其如此,不如让他大大方方讲出来。”  

三问道人皱眉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无奈点了点头。陈放说的没错,不讲不意味着不会发生。  

“我去同他说一说。”  

三问道人一步迈出,消失在原地。  

陈放一人独立良久后,看了看远处的李命三人。随后,他闪身消失。  

柯寿已经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整个人风清气爽。他看着武道山上众多年轻天才朝气蓬勃的样子,笑着说:  

“未来可期。”  

因为李命和莫长安气息的影响,众人并看不到他们三人。  

莫长安笑问:  

“你不去争个第一名吗?”  

柯寿谦逊地摇头。  

“我都不算年轻一代了。赞美他们才是我该做的。”  

莫长安说:  

“人在任何时候都该有拼劲儿。”  

“老祖说得在理。学生受教了。”  

李命问:  

“柯寿,这些年你在做什么?”  

“行走天下,不断学习。算是消化前些年从书本上学到的学问吧。”  

李命摇了摇头:  

“你身上没有一个行者的气息。”  

“是学生太过浮躁的。”  

“柯寿,你有自己成长的道路,但太脱离现实了。”  

柯寿给李命的感觉比之十多年前不太一样。他以为这可能与之成长太过迅速有关,经历与心性有所欠缺。  

“学生尚不自知。”  

李命瞥了他一眼没多说什么。他在考虑让柯寿做儒家的领军人是否有些操之过急。柯寿很有天赋,有自成一派的格局,但现在他没给李命一种担当大任的感觉。虽然在修为和认识上成长了很多很多,但李命觉得他在某些方面甚至退步了。  

总之,他认为柯寿需要好好调整一段时间。  

“现在也不多说什么。回到学宫后,我自会好好检验你的成长。”  

柯寿弯腰点头:  

“长山先生辛苦了。”  

李命摇摇头没多说什么。  

三人陷入短暂的安静。柯寿打破安静。他看向莫长安。  

“长安老祖,怎么没看到神秀湖的年轻人?”  

莫长安笑道:  

“我没让他们来。”  

“这是有何考虑?”  

“神秀湖不同于其他势力,这一点你可以慢慢研究。”  

柯寿笑了笑。  

“长安老祖这是在给我布置功课呢。”  

“年轻人就是该多动动脑,依赖于询问,自己脑子会糊住的。”  

“长安老祖教训的是。”  

之后,柯寿发觉跟这两位大圣人也说不了什么。他更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便向李命请求自由活动了。李命在思考其他事情,也就没多说什么,只是说不要再不告而别便是。  

柯寿离开后。莫长安直言不讳地说:  

“长山先生,柯寿这小子变了很多。”  

“他身上发生了很多变化。我有些担忧。”  

“是该好好看看。”  

“总之,暂时我不打算让他做领军人了。”  

莫长安点头。长山先生考虑得很多,有这份顾虑是正常的。他问:  

“至圣先师和明圣,还是没有任何指示吗?”  

李命摇头。  

“不过,有了东宫这回事,我想,他们会有动作的。天下多出了东宫以及一些实力未知的遗弃之人。”李命尤其在意那守灯人和董匡,他觉得他们多半是明圣和道家二祖那种层次的。至于东宫,他毫不怀疑,她有叫板三祖的本事。  

天下的实力格局被颠覆了,至圣先师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管。  

李命说:  

“总之,这个问题,我们能力有限,无法介入太多,等待至圣先师他们的应付手段吧。”  

莫长安心里有疑虑的种子。他不由得去想,如果天上的三祖真如东宫所言那般,该如何是好。  

他不是一个奉献身心的信徒,不会盲目信仰他人。这份疑虑是正常的。  

大部分的大圣人都离开了,留在这里的只有几位。  

尚白确认了自己剑门弟子的安危后,也离去了。他不是那种愿意在人多的地方待太久的人。  

九重楼喜欢看热闹,乐此不疲。他装作普通人,跟其他看热闹的人聊得起劲。  

夏雨石一眼就在人群里看到了自己的小徒弟兰采薇。没见着叶扶摇。他没有去打扰兰采薇,因为她正跟着秦三月,看上去很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