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武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羽领军于乐成县外驻领大军将县城内外全部包围。  

城楼上有颜文二面旗帜悬挂高楼之上。  

关羽当即明悟驻守这座县城的将领为何人,想必这就是主公在临行前嘱咐他需要小心的颜良文丑二将。  

15万大军陆续集结,骑兵于城外山丘上驻扎,步兵将城池包围,在外围挖沟渠,布置拒马等物,虽然口头上称呼他们为鼠辈,但实际上关羽并未轻视敌人,他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如这么厉害,手下将士武功也都稀疏平常,自己能视万军如无物他们却不能。  

所以在行军作战上关羽还是老实的布置各种陷阱。  

骑兵占据山丘,这是县城附近的最高点,有开阔的视野,能够居高临下俯瞰方圆数十里动静,而且骑兵从高处冲击更有优势。  

之后关羽又派出斥候巡逻周围防止被敌人偷袭。  

在关羽身后有5000名身穿墨绿色鱼纹细鳞群甲手持柳叶细刀的特殊兵种。  

这些士兵身上的煞气比其他士兵更重,盘踞在他们上空的煞气之云更重,并且他们似乎与关羽有某种特殊的联系,斩不断的气息与关羽藕断丝连。  

颜良文丑登上城楼,见到城外的布置知道来将应该不好对付。  

“城上何人,可敢下城与我一战?”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望向城楼上方。  

在城楼上有两名将领并肩而立。  

颜良文丑并肩站在一起,颜良说道。  

“城下何人!河北颜良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关羽。”关羽淡淡说道。  

“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鼠辈。”  

关羽眼底闪过一丝冷色,但也没有动怒,自己在中汉这边确实无人知晓,但从今日过后天下人就知道我关云长之名。  

“某家若三招之内拿不下你的人头,立即退军而去。”关羽说道。  

“此言可当真。”颜良当即说道。  

“关某一言九鼎,就怕尔等畏惧吾名不敢来战。”关羽说道。  

颜良怒笑,一个没有听说过名字的无名之辈也敢大放厥词,我颜良在虎牢关下斗吕布时你还不知道在何处龟缩。  

颜良从城楼上一跃而跳。  

文丑刚想阻止已经来不及。  

自上一次见证吕布从虎牢关及时而下的场景后,颜良就爱上了这个潇洒的出城方式。  

文丑虽然劝阻过很多次但颜良都不以为意,凭借高超的武艺还有手中足够坚韧的兵器。颜良的稳定性很好,他的刀在城楼上划出大片划痕最终稳稳落地,虽然比之吕布的轻松惬意要差了一些,但这出城场面也着实让第一次见到这一幕的大永军队极为震撼。  

“花里胡哨。”关羽眼神更冷了。  

对于普通的武者和士兵来说这种出场方式或许很是震撼,但对于他这个层次的高手而言这种出城楼的方式除了能够消耗自己一点体力以外,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难不成还能吓得敌将缴械投降不成?  

“你说三招,可是我先攻你还是你来攻我?”颜良说道。  

文丑在城楼上警惕的注视着城下,全神贯注没有丝毫放松。  

只要颜良稍微露出败势,他就会立即出城营救。  

“杀!”颜良爆喝一声。  

手中切金刀拉扯出一条长长的残影。  

关羽左手抚须右手持刀静静注视着颜良越来越近。  

本来一直微阖的双目骤然睁开。刀光乍起。  

基础武力值117,春秋刀5,拖刀6,切金2,当前武力值126  

关羽武圣隐藏特性激活,敌将武力值差距与关羽大于10点且关羽受到削弱武力值的负面状态时,提升关羽4点武力值,当前关羽武力值130  

关羽和颜良之间的武力值差距在这一刻达到了最夸张的19点差距。  

倾城的青色照亮了文丑的眼睛。  

“颜良!”  

文丑发出怒喝。  

他不敢置信的望着城下这一幕。  

关羽的刀很快。  

快到颜良甚至都来不及反应。  

颜良只能看见一头青色的龙从大地上升起,卷起了万丈巍峨,带起了滔天狂风。  

云卷云舒,刀留残影。  

龙飞到了他身前,刀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一颗大好的人头冲天而起。  

“不过尔尔。”关羽平静说道。  

“文丑下来赴死。”关羽说道。  

文丑惊怒不已。一方面为自己亲如兄弟的颜良之死而悲伤,另一方面为其死亡而愤怒。,这样就被。  

这红脸大汉居然一刀就斩杀了颜良。  

但同时他也极为震惊,就连吕布都不能一刀秒杀他们兄弟。  

这关羽难道比吕布还要厉害不成?  

怎么可能!  

文丑不敢再出城,哪怕他很想替自己兄弟报仇,但此刻也只能强忍下心底的怒火高挂免战牌。  

韩馥收到了袁绍的求助信,最初本想拒绝,但在沮授等人劝说下最终决定还是给袁绍增添援兵。  

否则单凭袁绍独木难支,若是被方牧攻破袁绍,恐怕冀州的大门就再无人镇守。  

于是韩馥派遣耿武领五万人北上增援袁绍。  

郭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主公总是莫名其妙的身体会虚弱一场。  

作为亲信的他知道主公有在偷偷喝药,他闻讯过大夫是补药,专门滋补身体的。。  

本来这种奇怪的症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了。但就在昨天关羽将军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