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婉婉宣示主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儿子被相公抱走,温婉只能去厨屋,看婆婆还有没有什么地方要帮忙的。  

宋婆子已经烧好几盘菜搁在灶上没来得及端过去,见温婉进来,问她咋这会儿才回来。  

温婉说路上碰到个告假回去的同窗,同窗留她说话,耽搁了时间。  

宋婆子没再说什么,让她把菜端去堂屋准备吃饭。  

温婉端着盘子,想到进宝,问婆婆,“娘,进宝今儿有没有闯祸?”  

宋婆子想了一下,说:“三郎回来之前,一直是你公公带着的,没听他说闯祸啊!”  

进宝拆家,前些日子温婉每天下学回来都能听到他白日里的“壮举”,可这么小的孩子,你打他骂他都没用,他压根儿就听不懂,顶多当时哭一场,过后继续皮。  

更何况,有公婆和相公护着,要动手也轮不着温婉这个被亲儿子嫌弃的娘。  

饭桌上,温婉又问了公公。  

宋老爹笑笑说没有。  

公公性子实诚,跟温父一样,最不擅长撒谎。  

温婉一眼看出破绽,只不过没当场戳穿。  

宋巍适时转移了话题,“爹,娘,我准备买两个下人进来,到时候洗衣做饭这些活就让下人做,您二老好好歇歇。”  

提起这事儿宋婆子就有阴影,“上次不就因为买下人,给家里招了个事儿精?这回还一买就俩,你就不怕再弄个祸害进来?”  

温婉也看向宋巍。  

原本她不介意买个手脚麻利的小丫头回来帮着婆婆做家务,可上回窑姐儿的事,确实恶心到温婉了,她跟婆婆一样,心里有疙瘩,总觉得年轻的小姑娘会对相公不怀好意。  

宋巍大概猜到她们的顾虑,淡笑,“只是两个婆子而已。”  

窑姐儿那事闹得满城风雨,长公主不想今后有人再故技重施,就趁机安排了两个得力婆子,打算送来照顾闺女。  

一来,自己的人用着放心。  

二来,也能随时向她汇报婉婉每天的情况。  

赵寻音自己是公主,注定驸马这辈子都不会纳妾。  

享受惯了被人独宠,她挺希望三郎能一辈子只有婉婉一个女人。  

送使唤婆子过来,也算是帮她监督着女婿。  

宋巍下衙的时候,长公主特地将人拦在半路跟他说了这事儿。  

宋巍没拒绝,也觉得这主意挺好。  

自己初来乍到,又势单力薄,就算再有婉婉这个“未卜先知”的小福星旺着,也难保万一,万一一时看岔眼再挑个居心叵测的进来,到时候惹出事儿来后果不堪设想。  

见宋巍面色淡定,似乎是铁了心要往家里添下人,温婉想劝说的话咽了回去。  

他们这样的人家,下人早晚要买的,老这么防着也不是个办法,等人来了再说,要真是不好的,想办法弄出去就是了。  

晚饭后,温婉单独把宋元宝叫到房里,问他进宝今儿个有没有闯祸。  

宋元宝支吾了一下,说没什么,白天爷爷抱着进宝去隔壁看姑奶奶家的虾,小家伙好奇,伸手进桶里捞,那虾离开水,一个劲地跳,进宝看了一会儿,伸出脚,一脚就给踩死了。  

温婉:“…踩了多少?”  

谢正和谢涛兄弟俩虽然没明着分家,但自从上京后,银钱各家是各家的,鱼虾是谢涛家的生意,进宝要真把他们家的虾给祸祸了,得赶紧想办法赔付才行,否则以谢涛媳妇那视财如命的性子,指定大闹一场。  

若是因为几斤虾僵了两家关系,到时候她这个当娘的可就成罪人了。  

“没多少,就一只。”宋元宝说。  

温婉松口气,“吓我一跳。”  

说话间,宋巍抱着小家伙进来。  

宋元宝笑着喊了声爹。  

宋巍问他今日份的功课完成没。  

暂时去不成国子监,宋巍也没让他闲着,每天晚上临睡前总会把第二日的任务布置下去。  

之前的宋元宝都完成得挺积极,今天贪玩,到这会儿才完成一半,没成想刚好被他爹抓包,小脸有些红,如实说还差一半,然后一闪身往书房跑。  

温婉见他那样,忍不住笑。  

宋巍坐下来,怀里的进宝像是有些困了,眼皮耷拉着。  

温婉怕他抱得手酸,伸手去接,“给我吧!”  

宋巍把儿子递给她。  

小家伙大概是真困,挪了个地儿也不闹腾,脑袋靠在娘亲臂弯里,没多会儿睡过去。  

温婉等他睡熟,轻手轻脚地把人抱去里屋小床上,这才回来坐在男人旁边。  

宋巍拉过她的手,轻捏了下柔软的掌心,缓缓说:“我有打听过,苏尧启是苏相的亲生儿子。”  

温婉没想到他突然来这么一句,好久没反应过来。  

她对朝廷局势不太了解,自然也不懂“苏家人”这三个字代表了什么,只是眉眼弯弯地望着他,“醋了?”  

宋巍淡淡笑着,“就当我醋了,你往后能避,尽量避开。”  

有人倾慕婉婉,说明她身上有足够吸引人的地方,作为丈夫,他觉得与有荣焉,但如果对方身份特殊或者心思不正,那就得另当别论。  

温婉不知道相公的顾虑,她站起身,主动坐到他腿上。  

像是怕她一个不稳往后栽,男人的手臂适时揽住她的腰。  

自然而然地保护,让人觉得说不出的踏实。  

温婉双手攀上男人后颈,不安分地摩挲了两下。  

宋巍眼神带笑,有几分任她为所欲为的味道,“想干嘛?”  

温婉主动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