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迁往京城,夫妻相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东西也不少。  

谢正在信上就说了,二弟一家去了京城以后,会想法子让他们开个铺面做生意。  

周氏咽了咽口水,“那谢家的鱼塘打算咋处理?”  

听到后娘这么问,温婉大致猜到了她的心思。  

其实如果二嫂家不插手,她都有打算出面说句话,让谢姑妈把鱼塘转给她爹,只可惜二嫂家抢了先,又软磨硬泡请了婆婆出面,谢姑妈怎么着也得给个面子,已经同意转给宋二郎家了。  

听到继女说鱼塘已经转手,周氏有些遗憾,“我还以为,二郎一家会跟着你们走。”  

“那没可能。”温婉道:“二房当初是因为三郎身上的霉运才吵着要分的家,如今三郎高中当了官。照理说,三房过得好不好,都跟他们没关系。”  

在这件事上,温婉的态度很坚决。  

马上就要迁走了,二房要觉得这边有什么家具他们家用得上想要过去还行,但要说跟着一块儿上京,就算婆婆同意,她也不能同意。  

——人家点儿背的时候你当成瘟神,等人转运了混好了你又想往上靠?  

有句话说得对,天底下的好事儿,总不会让一个人给占全了。  

当初吵着闹着死活要分家,这会儿就乖乖夹着尾巴做人别提跟着上京,温婉还能敬那两口子有点儿骨气,敢提出来,就别怪她不给好脸。  

从县城回来,上京的事儿便提上日程。  

家里能搬的都搬得差不多,有专程请了露天马车来装货,搬不走的就留给二房。  

谢家紧赶慢赶,总算在出发前把所有杂事处理妥当,给宋二郎家的鱼塘也交接好了,知道宋二郎两口子没钱,谢姑妈很大方地说不急着要,等将来有了再给。  

中秋聚在一块吃了个团圆饭,八月十八,宋谢两家迁往京城。  

两家拉货的马车凑一块儿,那阵势就格外的壮观,一路上不知吸引了多少目光。  

谢家那几个孩子一开始还挺新鲜,在路上嚼了几天干粮之后,一个个遭霜打了似的提不起精神来。  

考虑到进宝还小,路程不宜太赶,整体就放慢了速度,到京城已经九月下旬。  

算上路上走走停停耽搁的时间,前后差不多一个月。  

温婉提前就跟宋元宝说过,别写信告诉宋巍他们哪天到,想给相公一个惊喜,因此入京这天没人来接。  

宋元宝直接把所有人都带去胡同小院,想等谢表叔晚上回来了再商量具体怎么安置。  

温婉向宋元宝问了翰林院的位置,把进宝交给婆婆带着,自己掐着点去接相公。  

这个时节,京城已经开始转冷。  

考虑到自己在哺乳期,温婉特地换了件颜色清爽却厚实的衣裳,仪容也有刻意修饰过。  

还不到下衙时辰,她等在翰林院对面的青砖墙下。  

宋巍出来的时候,外面有人经过。  

他不经意地一抬头,目光穿过行人,看到对面的人。  

她双手交握摩挲,似有些紧张,目光垂落在地上,注视着被夕阳拉长的斜影,像是在借此估算时间。  

一袭颜色素淡的袄裙,将她玲珑浮凸的身形很好的勾勒出来。  

秋风袅袅,吹乱了她鬓边一缕发丝。  

隔着宽阔的街道,宋巍仿佛嗅到了她发间淡淡的清香。  

温婉似有所感,抬头的那瞬和男人四目相对。  

她轻轻莞尔,没顾上周遭还有人,一声“相公”脱口而出。  

------题外话------  

说完结就不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