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 力用大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的一声巨响,捂着耳朵张大了嘴巴的炮兵从旁边的弹药箱里搬着一发新的炮弹开始重新填装。  

炮弹在空中带着刺耳的风啸声,落在了对面的城市中。  

看着那边不断被毁坏的城市建筑,看着那升腾起来的烟柱,看着炮弹落点被尘埃所覆盖,赛多拉斯的将军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是他们正式“入侵”的第一个月,他们已经向西推进了一百公里,并占领了三座城市,以及这些城市周边的小村庄和交通要道。  

卢乌普斯在被入侵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制定并启动了军事反击计划,他们动用了七万五千人对入侵的赛多拉斯军队进行拦截。  

但是效果并不好,连续丢了两座城市之后,现在第三座城市也面临着失守的可能。  

卢乌普斯和赛多拉斯一样都是中立国,但卢乌普斯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名气。  

它不像隔壁的赛多拉斯,赛多拉斯在国际上还是有一些声望的。  

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资金进出规定,更低的税收,更好的生活环境,优美的风光。  

赛多拉斯正在成为移民的热门目标,以及避税的天堂!  

联邦有不少资本家都在赛多拉斯注册了公司,林奇也在这边有那么一些皮包公司用来走账,但走得不是很多。  

赛多拉斯虽然有宽松的经济环境,可联邦没有。  

所以在赛多拉斯避了税的钱想要拿回联邦去使用,并不只是把钱转进去那么简单。  

联邦税务局的鼻子比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狗还要灵敏,隔着国界线,他们都能嗅到一些资金带着浓浓的逃税味!  

有些人那么做,是因为他们可能有一些其他的想法,计划。  

比如说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逃离联邦,就像是曾经的邓肯家族。  

他们在国际上也有很多产业。  

与赛多拉斯优美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相反的就是卢乌普斯,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  

当初建立赛多拉斯的这帮人,就是卢乌普斯国内的改革派。  

由于改革面临着重重的阻碍和困难,最终他们选择了不妥协!  

利用武装分裂了国家,成为了现在的赛多拉斯。  

自从这批人带着大片国土离开了它之后,卢乌普斯国内的意识形态就开始偏向于保守,刻板。  

他们不接受人们对现有制度的破坏,哪怕只是思考,想象,都不行!  

这也让卢乌普斯国内的情况变得死气沉沉,目前的统治阶级和特权阶级,都是老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的利益是建立在对下层的剥削上!  

有些人就是这样,他们习惯了被剥削,也不会想着反抗,这就是现在的卢乌普斯。  

不接受新的事物,不对外界开放,拒绝接触世界!  

而此时,来自赛多拉斯的炮弹终于轰碎了他们伪装的外壳,露出了他们最真实的软弱!  

哪怕他们派出了士兵来拦截赛多拉斯的进攻,但效果非常的不好。  

卢乌普斯的士兵们没有什么斗志,他们就像是来战场上简单的履行一下自己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的,然后该撤退的时候绝不回头。  

这也是赛多拉斯五万人就能拿下三座城市的原因,这不是奇迹,更不是巧合,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然!  

城市外围的防线很快就被攻破,城市内的卢乌普斯士兵开始组织撤离,在撤离之前,他们在城市里留下了不少陷阱。  

绊雷,或者其他什么高致命性的陷阱。  

他们的军官告诉他们这是对付那帮子的,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用来对付普通的卢乌普斯人的!  

当那些普通人因此丢掉生命时,统治阶级就会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因为的入侵!  

是的,他们管赛多拉斯人叫做“”,并把他们写进了教科书里,当然不是什么好的内容。  

敌人的撤退,迎来的就是坦克和装甲车的进攻。  

看着那些崭新的坦克和装甲车,负责指挥战斗的军官觉得和联邦处好关系绝对是最正确的决定!  

这些先进的武器他们用很廉价的价格就买到了,并且在战争中全面碾压了卢乌普斯的军械。  

入城的过程很平顺,除了安排人去解决一些建筑物内的陷阱之外,赛多拉斯军队和平民之间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冲突。  

卢乌普斯的底层人民麻木的站在道路的两边,就像是一块木头那样看着赛多拉斯的军队进入城市,然后占领市政厅,接管城市…  

他们什么都没有做,没有极端的表现,只是平静地看着,似乎对谁来统治他们都不怎么关心。  

唯一让军官有些犯愁的是,他们又打下了一座城市,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有人在战争结束之前,接管这里的一切。  

但他们的人数有限,特别是官员有限,他们本以为会和卢乌普斯展开一场难以分出胜负的战争!  

毕竟在他们的历史书上,曾经祖上也辉煌过!  

而继承了祖上家业的大公子,应该很强大吧?!  

但谁都没有想到,推进的速度居然这么快,这就导致他们准备的随军人员显然有些不太够。  

军官不得不通知国内,再安排一套城市行政团队,来接管这座城市。  

战斗再次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回了国内,按道理来说人们应该很兴奋,特别是赛多拉斯的总理。  

是他决定对卢乌普斯出手的,他也应该很高兴才对,可他现在的表现似乎并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