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5章 暗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想要掌握皇上的行踪......  

这不是要找死吗?  

林福感受到林晧然罕见的强硬态度,当即便郑重地拱手道:“遵命!”  

随着一声起轿,仪仗队伍便浩浩荡荡地离开紫禁城,在穿街过巷后,便回到了位于灵石胡同的林府。  

跟往常一般,身穿一品诰命服的吴秋雨规规矩矩地在前院等候,朝着从轿子出来的林晧然施予一礼。  

林晧然询问家里一切安好,便让人准备晚餐,而自己则是返回房间准备换下更加舒适和凉爽的衣服。  

只是他正要换衣服的时候,结果得知国舅爷陈昌到访,尽管不清楚阿昌的来意,但还是决定跟国舅爷会上一面。  

林金元得到答复后,便出来对着陈昌恭敬地道:“国舅爷,请随老奴前往书房!”  

“有劳了!”陈昌是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显得十分有涵养地拱手道。  

管家将陈昌带往书房,吴秋雨亲自出面招待陈夫人。  

陈夫人跟吴秋雨是老相识,便向吴秋雨哭诉道:“嫣儿一直都好好的,从小都没有什么大病,突然间不明不白就一病不起,这事着实是古怪得紧!”  

“听你这么说,嫣儿会不会是有人投毒?”吴秋雨听明情况,便是进行推测道。  

陈夫人摇了摇头,很是肯定地道:“我最初便是有此怀疑,但几个神医都说没有中毒的迹象,却是稀里糊涂昏迷发高烧!”  

“这事怎么会这样,着实是古怪!”吴秋雨的眉头蹙起,亦是困惑地道。  

陈夫人长叹一声,便是扭头望向里宅,却是希望丈夫能找到女人生病的真相,从而解救自己的宝贝女儿。  

陈昌跟随林金元来到书房前厅刚坐下便见到林晧然进来,当即先是见礼,而后急忙地询问道:“相爷,吴神仙可在呢?”  

陈昌的父亲......  

陈景行因陈皇后的缘故,被隆庆册封固安伯。虽然陈景行已经在前些年过世,但大明一直提防着外戚干政,所以固安伯并不是世袭的爵位。  

陈昌虽然贵为当朝国舅,但国舅并不会获得爵位,故而他只能继续担任北镇抚司锦衣卫都指挥佥事。  

偏偏地,林晧然所主持的朝廷要将锦衣卫改制成廉政署,由于陈昌的考核不合格,故而现在闲赋在家。  

所幸,陈昌得到联合商团的关照,靠着雷州棉布北直隶总代理的身份毅然成为了通州首富,而今的小日子倒亦是十分滋润。  

只是好端端地,他的宝贝女儿李嫣刚年满十六岁突然染上了怪病。尽管请来了各路名医,但名医却是却是束手无策,甚至都找不到病因。  

经一个风水先生的提醒,他才想要事情很可能出在自己祖坟风水上,便是想起十几年前吴道行替他家祖坟移位的事情。  

正是如此,他抱着最后的希望,今天携带妻子匆匆从通州赶来京城林家,试图寻得化解女儿病情的方法。  

“他年事已高,早些年便已经返回广东养老了,却不知所为何事呢?”林晧然听到是要找吴道行,当即便是老实地回应道。  

虽然吴道行在京城是混得风生水起,只是人终究还是怀念家乡,却是在早些年便决定离开返回广东。  

尽管吴道行很难更改他那藏不了钱的体质,但以吴道行的名声和跟林家的亲密关系,加上广东是联合商团的大本营,所以吴道行在广东注定是不愁吃喝用度。  

陈昌听到吴道行已经返回万里之外的广东,不由得焦急地道:“我家嫣儿前阵子突然惹上了怪病,请来的神医都是找不着病因,当地的风水师说问题肯定在祖坟的风水上。只是我思来想去,只有他当年动了我家祖坟,怕是他害了我家嫣儿啊!”#......  

“吴神仙在动坟之时,其中的劫数便已经跟固安伯明!陈家祖坟乃金凤之穴,贸然改动方向会有损陈家后代,固安伯难道没有跟你明吗?”林晧然看着他将矛头指向吴道行,当即便认真地询问道。  

陈昌当即知县病结果然出在祖坟上,却是困惑地望着林晧然道:“相爷,我爹…我爹他只让我对嫣儿好一些,让嫣儿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其他…其他的并没有多说!”  

“国舅,你相信命数吗?”林晧然不知道固安伯是刻意隐瞒还是来不及说,便是端起茶盏道。  

陈昌先是摇头,而后又是点头道:“不信…信!”  

“不管你信与不信,现在这便是伱女儿的命数!固安伯当年让你多疼爱嫣儿,那是因为他已经知晓嫣儿的命数,如果…如果你们陈家将来有女儿的话,他们的命数亦是如此!”林晧然喝了一口茶,便是透露真相地道。  

经过这么多年,他亦是已然相信吴道行是有真本领的风水师。尽管不明白固安伯因何原因没有将实情告之,但为了吴道行的声誉,他有必要将事情说出来。  

陈昌确信问题是在自己祖坟的风水上,便是哭丧着脸埋怨道:“我们跟吴道行无怨无仇,他为何要动我家的祖坟,让我陈家女子遭到如此命数,这不是要害我们陈家吗?”  

“国舅,不是吴神仙要动你家的祖坟,而是你父亲求他动你家祖坟的风水,亦是你陈家富贵要承受的代价!若是吴神仙真要加害你们陈家,他只要少布一个阵,你们陈家便三代绝子嗣!”林晧然端着茶盏,显得一本正经地纠正道。  

陈昌是一个聪明人,联想到当年陈家前后所发生的事情,隐隐间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