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5章 海斗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跟着当初到户部两眼一抹黑不同,对于地方的治理早已经了解于胸。虽然松江府衙要更大,更显复杂,但这些都不算是事,他有绝对的信心将松江府打造成为第二个淳安,亦是做好跟整个松江府官吏对立的准备。  

“下官谨记!”松江府的一众官员默默地交换眼色,发现这位海笔架果然是名不虚传,当即恭敬地拱手道。  

在海瑞的要求下,此次上任连酒宴都直接取消,故而大家接下来并没有吃酒行乐的环节,却是纷纷返回各自的衙署中。  

海瑞看着其他官员离开,却唯独留下松江府同知王弘海。  

王弘海亦是学着老师那般,年纪轻轻便开始蓄胡,而今胡子已经初具规模,身上亦是多了一份官威。  

他本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郎,被授翰林院修撰,有着人人羡慕的锦绣前程。只是他有着自己的操守,却是坚持前往狱中探望老乡海瑞,最终被外放上海担任知县。  

由于治理地方政绩卓著,加上海瑞被特赦和正名,王弘海亦是顺利洗清昔日的罪名,故而原吏部尚书高拱将王弘海直接提拔为正五品的松江府同知。  

现在二人在松江府再次相见,特别还成为松江府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这无疑亦算是一种缘分。  

海瑞早已经知晓王弘海的遭遇,抬手让王弘海坐下,略带谦意地对着王弘海道:“绍传,你的事我在狱中都听说了,是我误你的前途!”  

“海公,倒亦不算是连累!正如老师所言:只有真正到了下面,才能知道人间疾苦,知道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知道如何才能协助皇上治理好这个国家!”王弘海面对着海瑞的致歉,却浑不以为然地摇头道。  

这倒是一句实话,虽然他离开翰林院脱离词臣的序列,对他的仕途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在治理上海县期间,让他收益良多,亦是感悟良多,却不是翻几本古书所能明悟的。  

海瑞看着王弘海如此态度,心里亦是安定不少,便是来了一些兴致地考核道:“绍传,那你以为应当如何才能做好这个松江知府呢?”  

“除暴安良,增加织户的收入和推动松江的棉布贸易!”王弘海稍作思索,显得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海瑞的眼睛闪过一抹失望,却是轻轻地摇头道:“除暴安良倒是可以,增加织户收入怕是不妥,至于推动松江棉布贸易不过是肥了那帮富户。哪怕有人因此富起来,亦不过来添几个为富不仁之人,此举殊为不妥!”  

“海安所言在理!”王弘海却是知道他面对的是守旧派海瑞,而不是那位能够高瞻远瞩的老师,亦是温和地敷衍一句,而后又是一本正经地道:“海公,我想送你二个人,还请不要拒绝!”  

“什么人?”海瑞的眉头微蹙,显得警惕地询问道。  

王弘海没想到海瑞对自己的戒心都这么重,却是用力地拍了拍手掌。  

掌声刚落,却见两个师爷模样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王弘海指着走上堂上的二人,显得一本正经地道:“海公,我知道你政务素来是亲力亲为,凡事都不假手于人。只是府事跟县事有所不同,特别是松江府的事务更是繁多,故而我向你举荐这两位师爷!”  

“在下陈师,绍兴人士!”  

“在下钱明,绍兴人士!”  

两个师爷的相貌普通,但都是耳聪目明之人,毅然是师爷领域中的佼佼者,向着海瑞进行见礼道。  

到了知府这个层次,已然是需要师爷相助。正如王弘海所言,松江府的事务繁重,却是需要师爷相助。  

“这两位一看就不是吃苦之人,我可养不起他们!”海瑞不知道王弘海胡子里卖什么药,却是轻轻地摇头道。  

“他们每个人月钱都是一石粮即可!”王弥海瞥了海瑞一眼,却是直接说出价码道。  

海瑞听到这低得离谱的价钱,不由得惊讶地望向王弘海道:“你是开玩笑吧?”  

“海公,此次就莫要推辞了!他们的月钱…会有人会负责,不需要他们二人贪墨才能吃饱肚子!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希望你能腾出手好好做一些实事,而不用每日受困于这些没完没了的日常事务中!”王弘海有意透露一些口风,显得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海瑞深深地望了一眼王弘海,隐隐猜到这可能是那个人的安排,但还是板着脸对着二位师爷道:“我可以将你们留下,但我海瑞是要尽心尽力做事的人,却容不得有人拿不该拿的银子,你们可明白?”  

“海公,你请放心!此次我们已经拿到了能养家的月钱,亦是打心底敬佩您的为人,今后都会竭尽全力相助于你!”两位师爷显得一脸坦然地说道。  

海瑞不由得放下心来,却不是他不想招募几位师爷,一来这种师爷需要耗费太多银子,二来又担心师爷打着他的名义中饱私囊,故而他确实是想要亲力亲为。  

二位师爷刚刚退下去,王弘海听到外面传来了动静,便是微笑地扭头望了过去。  

海瑞注意到王弘海的古怪举动,亦是注意到外面的动静,跟着王弘海一同循声望去,但整个人突然间血液直冲天灵盖。  

“爹!”  

“爹!”  

五个孩童兴奋地朝着这里而来,正是海瑞的五个儿女海中砥、海中亮等,后面则是跟着掺扶着海母的妻子王氏,毅然是海家的七口人。  

王氏是海瑞的第三任妻子,却没有前二任跟海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