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特殊的实验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写着写着,佐助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停下笔,向木叶61年4月那行看去。  

根据临之书,第七班在3月到4月期间执行了八个任务,C1D7。C级任务就是波之国的任务。  

那4月到7月,这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在干什么?  

在家抠了三个月的脚?  

一次任务都没出?  

但根据原时空佐助的说法,这三个月第七班应该还执行了几个任务,只是在主线中并未表现出来。  

将原时空的大体脉络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后,佐助在心里初设了一个计划,随即将纸件烧毁。  

必须要在这四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内觉醒万花筒写轮眼。  

最迟不能超过木叶61年7月,即中忍考试时。  

这样他才能够保证自己拥有足够的武力将自己计划顺利进行下。  

不然的话,就很难办了........  

缓缓的将脑海中的思绪收敛,杂念抛出脑后,走在房间中央处的蒲团开始修行瑜伽冥想术起来。  

如果他以增加精神能量的修行方法一直到了木叶61年4月还没有任何觉醒万花筒的迹象。  

那么他就要必须利用四月到七月的三个月时间,实施一些比较危险,极端的想法了。  

虽然以他的性格很少做一些没有把握的事情。  

但有时候,有些险必须得冒!  

..................  

田之国,某处隐蔽新建的地下基地。  

一间生物实验室内。  

身穿一身黄白色修身衣服,背系紫绳蝴蝶结的大蛇丸站在一排精密的显示器台前,神情十分专注。  

而在他周围还摆满了显微镜,试管,手术刀等各种各种样的实验器材。  

他此时在研究的是正是团藏给他送过来的写轮眼。  

许久之后,大蛇丸抬起头来喃喃道:“万花筒写轮眼的觉醒条件和普通写轮眼的觉醒条件到底差别在哪里呢?”  

大蛇丸一边拿起团藏给他的关于宇智波一族的资料,一边又不断在脑海中回忆他之前在木叶的时候,见过的宇智波。  

宇智波一族的人觉醒普通写轮眼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十分愤怒,或者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  

生物的应激反应?  

所谓的应激反应是指生物在遭受刺激和面对危险的一种本能反应,  

通常表现在人体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肾上腺素激素分泌增多,力量增大,速度变快。  

这种表现每个人都会有,人往往会在愤怒或者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爆发出远超平常的力量。  

大蛇丸自己也有,他对此并不陌生,只是宇智波一族更为特殊一点,也就是他们的血继限界。  

会在极端愤怒或面临生死危机时,大脑分泌出一种神秘的物质,眼睛细胞受到信息物质影响发生变异,觉醒为写轮眼。  

这是普通写轮眼的觉醒方式,那么万花筒写轮眼呢?  

悲伤?愤怒?压力?喜悦?  

或者是其他什么情绪?  

既然如此,为何在那晚的时候,除了宇智波鼬之外,没有一个宇智波的人觉醒了万花筒呢?  

还是说必须得杀亲?  

大蛇丸想起了宇智波鼬,据说他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母,难道万花筒写轮眼觉醒的办法是杀亲,这种诅咒的办法?  

不对!  

不管宇智波鼬行事如何极端,在抛开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宇智波鼬在杀死父母后,情绪发生了变化!  

天赋!  

除了情绪上极端的刺激,还有本身也要具有非常强的天赋才能够觉醒万花筒写轮眼!  

大蛇丸感觉自己抓住了要点,那怕他对宇智波鼬充满了恨意,但也不得不承认宇智波鼬的天赋是他见过最高的人之一。  

“呵呵呵呵.....”  

大蛇丸舔了舔嘴唇,想起了宇智波鼬留在木叶的弟弟宇智波佐助,既然为同胞兄弟,天赋虽然可能有所差距,但总不会差太远吧?  

将手中的分析报告放下后,大蛇丸拍了拍手,不到片刻,一名助手便走了进来,单膝跪地恭敬道:  

“大蛇丸大人!”  

“把信那个孩子带过来!”  

“是!”  

过了一会后,大蛇丸的手术台上就躺上了一位白色短发,皮肤苍白的少年男性,此时他正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中。  

白发少年名为信,信的体质非常特殊,对移植在自己身上的任何组织不会出现排斥反应。  

因此,大蛇丸在信身上做过很多实验,信也并非是被大蛇丸强迫,而是自愿成为大蛇丸的实验体。  

对于希望掌握生物技术的信来说,掌握高深生物技术的大蛇丸无疑为是他现在最崇拜的人。  

“连写轮眼这种排斥性极强的东西都可以完美融合吗?”  

“真是让人惊叹的体质呢....”  

大蛇丸望着被移植了一双三勾玉写轮眼后,却没有产生丝毫排斥的信,不经啧啧称奇。  

“可惜,这些都只是普通的写轮眼而已.....”  

大蛇丸的脸色很快便阴沉下来,想起了宇智波鼬和他的万花筒写轮眼!  

他一生从未遭受过如此大的屈辱,他的忍者生涯并非没有遇到过战败。  

但败得如此惨,如此快的还是第一次!  

更让他恨意满满的是,宇智波鼬在击败他后看他的眼神。  

淡漠,淡漠至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