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众矢之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渔鼓,紫电锤,两件本来应该叱咤洪荒的先天灵宝,就这样被打回了原型。  

“果然,离洪荒世界太远,先天灵宝不损不灭的特性消失了。”  

通天教主身躯一震,双手在虚空中划出了无数道玄之又玄的轨迹,他挥手间,就打出了数不清的玄门神通,将洪荒世界的道法神通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一瞬间,在他的双手之间,也凝聚出了一道剑光。  

同境界比拼剑道,通天教主自问,不输给混沌诸天的任何存在。  

对手的剑是时光之剑,通天教主的剑是毁灭之剑,破灭之剑。他修炼诛仙剑阵无数年,最深刻的法则,就是毁灭法则。  

那一个白衣男子见到通天教主施展出的剑气,只觉得,自己的心神都被剑气撕裂,被剑气毁灭。  

“好厉害!”  

在无尽的毁灭力量下,时光之间一滞。  

紧接着,那一道时光之剑就和毁灭之剑所碰撞,同归于尽。  

这一记对拼,居然是平分秋色,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通天教主伸手一抓,就把先天不灭灵光抓回手中,收了起来。  

等回到洪荒世界,先天不灭灵光的力量就能恢复,渔鼓与紫电锤也可以获得重生。  

“怎么,不死不灭的特性消失了?”  

白衣男子从虚无中走出,站在通天教主对面,满脸的冷笑。  

原来,通天教主祭出两件先天灵宝,是在确认自身不死不灭的特性还在不在。  

结果是,不在了。  

准圣人和大罗金仙那不死不灭的特性都源于他们的道果,源于洪荒世界,这天元大陆,洪荒世界的力量覆盖不到,通天教主自然也不再拥有不死不灭的身躯。  

除非,鸿钧老祖也来到天元大陆,合道圣人就相当于洪荒世界的分身,在鸿钧老祖力量之下,也没有人能够杀死通天教主。  

“道友到底是何方神圣?”  

通天教主第二次问出这个问题。  

盘古在混沌世界的仇敌太多了,三千魔神,近一半都是他一个人砍死的。  

作为混沌世界的大人物,不可能没有弟子或者传人,而盘古,也不会主动对一些小辈出手。  

如此一来,盘古的那些仇敌,就成了洪荒世界的仇敌。  

因此,玄阳大天地要对付洪荒世界,是很多大能乐见其成的。在玄阳大天地的背后,少不了大能的支持。  

“哈哈!”  

白衣青年衣袂飘飘,笑道:“看了贫道施展的神通,还猜不出来贫道是谁?”  

通天教主面色如常,淡淡的道:“当然知道,道友是时辰道人的后人吧!”  

“这还不错!”  

白衣青年点了点头,目光又凌厉了很多:“贫道是辰光道人,与盘古后裔势不两立。”  

熟料,通天教主听到这句不亚于宣战的话,却并未动怒,反而摊了摊手:“道友此言差矣。若无盘古父神斩杀时辰道人,道友能不能存在都尚未可知。如此算来,道友应该感谢盘古父神,甚至和贫道一样,尊盘古父神为父神。”  

白衣青年被通天教主的话说得大怒,一个晷状法宝出现在掌心,那法宝上的指针一动,他就骤然出现在通天教主的面前。  

“什么!?”  

通天教主骇然一声,双掌同时向前方劈出。  

白衣青年手中的宝物也不知道是什么法宝,居然在瞬间,就侵入了他的小时空,打穿了他的时间,降临了他的时间维度,从而在他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出现在他面前。  

庆幸的是,他的本体超脱了时空,处于一种无有时空的状态,使得那件宝物打不进来。  

刹那间,天地俱灭。  

一声惊天的轰鸣之声从辰光道人与通天教主的全力对拼之处发出。声音之恐怖,之巨大,达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整个天元大陆的生灵,都听到了这个声音。  

然后,那些听到声音的生灵心中,都自动出现了通天教主与辰光道人的形象,看到了他们斗法的一举一动。  

就连二者的身份,也由这个声音传递出去。  

“盘古后裔!”  

当一切平息下来时,所有的生灵都知道,有一个盘古后裔,来到了混沌世界,来到了天元大陆。  

“盘古,盘古,他的后裔居然敢走出洪荒世界,好大的胆子。”  

“盘古后裔,贫道一定要杀死你,然后炼化你的神魂,把你炼制成分身,然后进入洪荒大天地,毁灭洪荒!”  

“好嚣张的盘古后裔,没有证道混元,居然就孤身进入混沌。这一次,说什么都不能放过你。”  

天元大陆之上,一道道滔天的气息冲天而起,升入虚空之中,他们全部都气势汹汹,要对通天教主出手。  

然后,所有的生灵都能看到,无数巨大身影,从那遥远的天际升起,气势汹汹,向同一个方向杀了过去。  

在天元神城中,正谈论着混沌大势,相互论道的盘王和天元道祖停下了动作。  

“盘王道友,洪荒天地的先天神圣暴露了行踪,道友不出手吗?”  

盘王摇了摇头,没有答话。  

鸿钧老祖将通天教主送到这天元大陆,必定有完全之策,他不会任由通天教主遇到危险。  

而且,盘王的身份也不适合出手。  

通天教主有老师,有两位圣人兄长,他出手,等于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于是乎,他又安静的坐下来,与天元道祖继续论道。  

在另外一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