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伐天之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耳熟能详的传说人物回归,带来的不是千层浪,他们掀起的,是惊涛骇浪。  

时间太久远了,绝大多数生灵已经忘了那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时代,忘了那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洪荒时代。  

与天争道,与天抗争,那些古老的人物早已经成为了仙人口中的神话,不复存在。  

巫掌地,妖掌天,那段岁月虽然残酷,但却充满了希望。  

只要肯努力,只要证道大罗,你就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  

而不是像以后的时代,坐在道场之中,都要担心天数会不会突然要自己去死。  

“他们,回来了?”  

元始天尊颤栗,准提佛母颤抖,老子无声,阿弥陀佛反反复复念着自己的名号。  

几乎同一时间,诸天圣人全部都站了起来,坐不住了。  

帝俊太一,十二祖巫,都是狠人。  

诸圣不能够忘记,他们成圣前,那一段被这些人支配的恐惧。  

即使成圣后,他们依然深深的担忧,他们害怕,害怕这些人突然打破境界壁垒,成就大道。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所以,他们用尽手段,各种卑鄙无耻,连心智未发育健全的孩童都拿来做文章,才达成了目的。  

现在,这些人回来了!  

然而,帝俊太一这一批人的回归,只是开始。  

紧接着,更为强大的气息也出现在了天地间。  

这些气息,比帝俊太一古老得多,他们一出现,就震动洪荒万族。  

“吟!”  

东海之上,一条祖龙腾飞九天,那巨大的龙躯,遮蔽了半个东海,天地都暗淡了下来。  

祖龙的威压,瞬间就到达洪荒所有鳞甲类生灵的心中,一股源于血脉深处的威压弥漫,数之不尽的水族跳出水面,朝着祖龙的方面朝拜。  

“啾!”  

不死火山上,一只五彩斑斓的神凤扑腾着翅膀,飞升而起。它全身,都燃着血红色的火焰,仿佛滚滚血液在虚空流淌。  

天地之间,凡是飞禽之属,都自发的飞到空中,反复的盘旋,口中发出各种各样的鸣叫,恭迎着万鸟之皇的回归。  

北海深处,无穷海水翻滚,一片海域直接飞上了天。  

一头巨大的玄龟,慢吞吞的爬行,从命运长河,缓缓的爬进了海水中。  

洪荒中出现了无数的异像,天地的气息都发生了变化。  

“与老师同辈的那些老古董也回归了?”  

圣人们目瞪口呆,动作都僵硬了。  

他们知道,他们的道统即将面临最严酷的考验。  

老古董们修为太高了,一个不好,他们就会成道。  

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古董们掌握着其他的成道之法。  

他们玄门能保持一家独大,最主要原因是只有他们能成道,其他人都不行。  

但是,老古董们的道法,与鸿钧老祖不同,他们根本不需要鸿蒙紫气就能成道。  

试想一下,这些老古董把成道之术流传出去,玄门的优势,立刻荡然无存。  

不仅如此,他们玄门内部,都会出现分崩离析的迹象。  

封神之战,把圣人们教化的成果显露无疑。  

圣人门下,并不感激圣人,他们同样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仙人。  

阐教,叛教弟子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  

截教,叛教弟子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  

佛教,基本上都是由叛徒组成。  

由此看出,只要有更大的好处,玄门的那些弟子,一定会毫不犹豫抛弃师门,投身到别的势力之中。  

如果那些弟子知晓有其他成道之术,不用看就知道结果。  

玄门的成道之术缺陷太大,斩三尸,除了鸿钧老祖,其他都没有修炼成功。  

圣人们都急了眼,看向紫霄宫,随时准备听从鸿钧老祖的召唤,商量应对之策。  

不过,鸿钧老祖已经孤注一掷,把希望都放在了盘古斧上。  

他一心一意炼制盘古斧,其他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想理会。  

他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精妙的计谋都是没有作用的。  

见鸿钧老祖没有反应,众圣立刻知道,鸿钧老祖正在准备应对大战。  

可是,令众生始料未及的是,众大能一回归,就展开了反击。  

巫妖二族,先天三族的大能回归后,立刻展开了夺权,把已经成为玄门傀儡的大权夺回了手中。  

妖族,取缔了女娲娘娘娲皇的尊号。  

平行洪荒的女娲娘娘没有给妖族做任何贡献,对妖族众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那些上古时期的老妖,一个个都成了女娲娘娘的炮灰。  

九尾狐的遭遇不是偶然,其他的妖族,同样经历了与九尾狐相同的事。  

巫族,断绝了与地府的联系,救出了被五马分尸的蚩尤,和被困在太阴星的后羿。  

平心娘娘不是后土,真正的后土祖巫回归,平心娘娘自然就成了可有可无之人。  

龙族,脱离了天庭,并重新统领水族。  

祖龙的眼里揉不得沙子,他对昊天上帝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  

他亲自登上天庭,毁灭斩龙台,把天庭的水部给屠了。  

行云布雨,自有他自己安排,昊天上帝根本不懂治理三界。  

天庭的水部,其实是昊天上帝的私人机构,根本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