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相继成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玄清道人可不是菊花姥姥那等用时间堆起来的大罗金仙,他的跟脚,气运,身家,放在盘王那一辈之中,也是佼佼者。  

先天神圣,盘古第四清,盘王的眷顾,他的身上,有太多的奇遇,太多的机缘。  

后天功德至宝九天元阳功德尺,先天至宝混沌钟,极品先天灵宝河图洛书,每一件都是圣人都不敢小看的至宝。  

同为大罗金仙巅峰,玄清道人的实力都接近紫霄宫第一讲后的盘王,燃灯道人四人联手,在玄清道人面前都不够看。  

所以,面对燃灯道人,度厄真人,圆觉真人,九轮法王四位大能的逼迫,玄清道人从容不迫。  

退一万步讲,他自身的实力不提,盘王仙道的大能众多,燃灯道人想以多欺少,那是打错了算盘。  

“妖言惑众!”  

燃灯道人色厉内荏,反驳道:“老子圣人道法神通冠绝诸天,岂会有什么劫难?再说了,紫霄宫是鸿钧道祖道场,道祖还会对自己弟子不利不成?”  

他心里想的却是,老子被困紫霄宫的事一旦传出,玄门颜面就会扫地。  

老子回紫霄宫都遭受劫难,那证明鸿钧老祖连道场都保不住。  

在两大仙道争锋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让此消息传出。  

听了燃灯道人的话,度厄真人三人却无放松之色。  

玄清道人有没有胡说八道,他们自然是清楚的。  

而且,洪荒世界谁不知道,玄清道人很受盘王的重视,在盘王仙道众大能中,有极高的地位。  

如果盘王出手,把老子落在紫霄宫,还真的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他们想到盘王仙道与鸿钧仙道之间一直以来的争斗,越想越歪,越想越害怕。  

两大仙道的大道之争,比起道魔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道魔之战,成道者数量再多,也没有混元大罗金仙级别的大能参战。  

盘王仙道与鸿钧仙道的争斗,却是涉及到了一位混元大罗金仙与一位合道圣人。  

盘王和鸿钧要是参战,那就成了开天辟地以来第一劫难。  

强烈的悔意涌现在心头,度厄真人三人突然间反应过来,开始后怕。  

他们终于发现自己被劫气所迷的事实。  

度厄真人三人,本来与白莲教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只因为想要抱玄门大腿,同意了燃灯道人的邀请,前往西方对付白莲教。  

一场场大战下来,他们在所难免的沾染上了量劫之气,以至于深入大劫而不自知。  

清醒过来后,他们再看燃灯道人,心情截然不同。  

在他们想来,燃灯道人背后有圣人指点,早就知道了此次劫数的厉害。燃灯道人未将量劫的凶险之处说明,分明是别有用心。  

他们内心打起了退堂鼓。  

玄清道人却没有放过他们的打算。  

他手掌一摊,掌心之中亮起耀目的光芒,一枚小钟,安安静静的悬浮在他掌心。  

钟身上,有无尽的神纹,大道至理,它镇压三千鸿蒙,破灭诸天万界,威能还没有爆发出来,燃灯道人四人就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一声钟鸣,响彻洪荒世界,无尽时空都被冻结了。  

那声音,无比威严,无比霸道,仿佛从大道的源头发出。  

混沌钟现世了!  

洪荒生灵尽皆失声!  

混沌钟,三大开天至宝之一,是洪荒最为强大的宝物,唯有太极图,盘古幡可与其相提并论。  

自从太一被盘王降服,混沌钟就失踪了,下落不明,连圣人都推算不出来。  

一些大能的目光很快就看到了方诸山。  

“玄清道人,混沌钟居然在玄清道人手中!”  

“怎么可能。他一个小小的大罗金仙,有何资格掌控重宝。”  

“盘王道兄,一定是盘王道兄。混沌钟消失后,贫道以为此宝落在了盘王道兄手中。”  

大能们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即杀到方诸山,夺走混沌钟。  

不过,盘王的存在,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盘王一出手,混沌钟就消失,然后又莫名其妙落入了玄清道人手中,怎么看都是盘王安排好的。  

紫霄宫时期,他们就不敢抢夺老子,元始天尊等人的鸿蒙紫气,现在就更不敢觊觎玄清道人的混沌钟了。  

燃灯道人面色极为难看。  

他做梦也想不到,混沌钟会落入玄清道人手中,早知如此,他何必自讨没趣,到方诸仙山来丢人现眼啊!  

西海一战,他太膨胀了,觉得玄门崛起之势无人能当,就邀请自己的道友一起来到方诸山,为老子等解决一个心腹之患。  

老子虽然不知道盘王制造玄清道人的目的,但是他猜得出来,事情一定与盘古正宗有关。  

所以,他向燃灯道人提过不少次玄清道人的问题混沌钟响声清脆,封禁了五人所在的时空,没有一点空隙。  

度厄真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退路被剪断,悔不当初。  

如果,他们坚守本心,留在道场,就不会遇到此等事情。  

燃灯道人体表神光亮起,一把黑白玄尺自动出现在他的手掌之上。  

一句话都不说,燃灯道人对着玄清道人出手了。  

若是常人,早被这近乎是偷袭的一击所重创了,然而玄清道人不是龙虎真仙那种小白,他的混沌钟,再次震荡,  

燃灯道人的身体,在混沌钟的钟声下,爆炸了。  

什么肉身,什么元神,全部炸成一片虚无,只剩下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