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煞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呢?可有准备?”  

“也是准备了。”李思点了点头,“在那蛟龙尸体之旁,就有一冰冻的血块,那血就是诛邪血。”  

诛邪血的事情,他在来这个秘境之中,就已经想过了,既然自己这具身体要死,那不如直接放血死掉,那样还能剩下一身的诛邪血液。  

这个他已经试过了,这具身体,身上确实也是诛邪血无疑。  

“那就不缺了。”苗不救三人此时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如今他们总算找到了对付中级鬼物的能力,自然是极其开心的。  

“对了,我还有事要给你们交代一下。”也就是这个时候,李思看向三人说道。  

交代的时间有些长,待到李思离开了仙门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很多。  

在走之前,他交代了仙门一些事情,一个是让仙门给吕庄找一些茬,二个则是让仙门退隐、三则是交代躲灾之法。  

至于为什么要仙门给吕庄一些难度也很简单。  

李思认为一个国家的成立,新王换旧王,那自然还是需要一些传奇性。  

集体之所以存在,那是因为人们信了一个故事。就像前世的炎帝和黄帝,因为他们的种种传说,让人们对于一个集体——炎黄子孙,有了自己的归属感,牢牢地把人粘合在一起。  

哪怕到了外国,两个不认识的人也可以成为可以合作的人。  

这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  

动物他们之间最多也就是发出一些警告信号,或者一些简单的交流,而不像人一样,通过一个个故事传说,把人集合在一起来。  

就像宗教国家地域,陌生人因为那些传奇性的故事把人粘合起来。  

宗教国家地域除了本身的名称之外,还有了更深含义,这含义之下,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词汇那么简单。  

此时,李思就是要让这个世界出现传说。  

他既然要吕庄改造这个世界,那么就要给吕庄最大的权利。  

其中让仙门退隐,也是有这个考虑。  

仙门中的人,已经对世俗的影响很大。  

这个有时候会是好事,但有时候又会是坏事。  

若是仙门在,吕庄的权利就不可能达到巅峰。  

只有仙门退隐后,吕庄经历一件件事情,权力才可以达到巅峰。  

当然,仙门的退隐还有另一层考虑,那就是长生不老的人还是不要再和人群聚在一起。  

不然很容易引起矛盾,让这个世界纷乱起来。  

如此,倒不如让仙门成为传说中的存在。  

李思轻轻地吐出一口气,一步跨出,他就出现在了洪城北山墓园的山顶上。  

因为时间已经到了晚上的原因,这空气有些森寒。  

时不时还出现惨绿的鬼火,让这里的氛围更加恐怖了几分。  

随后李思看了看四周,就走到台阶旁边,坐了下来。  

而也就是他坐下来之时。  

秘境六座城池却开始阴气森森起来。  

这个时候,哪怕有人点了灯笼,都照亮不了黑夜。以前能照到五米范围的灯笼,此时最多一米就照不清了。  

如果有人天生能够看到阴邪的东西,那铅笔小说么必然能看到那阴风都是一个个鬼物行走之间带出来邪风。  

此时,百鬼出行。  

洪城。  

“嘻嘻…”  

“桀桀…”  

“哥哥…我好疼…”  

一道道怪异的喊叫声在街道上响起,落入人的耳中,只有一道道鬼哭狼嚎之声,如风吹之声一般。  

这个时候,一股无由的恐惧从人的心底升起,让人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良久后,鬼哭狼嚎之声消失不见,阴森氛围消失,城中的人也是回过神来。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太古怪了!”  

“我怎么感觉今天撞了邪?”  

一道道讨论之声从城中各处传来,语气之中满是惶恐之意。  

北山墓园。  

“那煞星又回来了!”一个白面鬼看向山顶上拿到声音,眼中露出了惶恐之色。  

他可是看到了这个人是多么的恐怖,连山爷那样的鬼物,都一个照面就杀了。  

“他不会杀我们。”这个时候,一旁的女童突然开始说话。  

听到女童的话,白面鬼有些诧异:“你为何这么认为?”  

“我们太过于弱小,他根本就没有把我们放在心上。”  

女童摇了摇头,语气却十分笃定。  

“这…”白面鬼微微一愣,随后想说些什么,却发现什么都说不出口。  

因为这件事情,好像是事实。  

念及至此,他心中不由生出了心酸的感觉。  

“其实这人的出现,我觉得是一个机遇,我们应该上去找他。”  

也就是这个时候,女童脸上露出犹豫之色,随后像是决定了什么,径直朝着山顶上走去。  

“喂!”白面鬼脸色一变,一把拉过女童:“你不要命了?”  

“放开。”女童皱眉,面露不悦。  

“你不要命我还要命!”白面鬼朝着女童龇牙:“若是让那人发现了,我也活不了。”  

他感觉这个娃娃简直是疯了,这要是把那个人引来,怕是自己也要完蛋。  

“哦。”女童脸色冰冷,把白面鬼的手掰开:“那你现在走,我待会上去,不牵累你。”  

听到女童这么说,白面鬼的脸色极其难看,他感觉自己这个同伴疯了,竟然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那人既然杀了山爷,必然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