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深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能不能对付这个鬼物。  

他还没有试过自己的血气能不能对付海中的妖物,倒是有些跃跃欲试的想法。  

然而,让李思意外的是,这鲉鱼只是在附近徘徊了一下,就离开了,并没有久待的意思。  

这倒是让他有些哭笑不得,这鲉鱼竟然只是逛了一下就走了,让他的准备一下就白费了。  

其实这倒也不奇怪,这里的礁石都经历了魂力的侵蚀,坚不可摧,这些凶兽都不愿意直接去碰撞。  

岛中能够携带血气的武器,就是用这海中一种特殊礁石做的,价值不可估量。  

这也就是李思为什么愿意来救徐媚娘的原因,他之前就已经看出了小刀的不凡之处。  

他这个人恩憎分明,如果有人要害他,他不介意把那个人打得魂飞魄散。  

而如果有人愿意投之以木桃,他不介意报之以琼瑶。  

而且,救徐媚娘,也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看到鲉鱼离去后,李思就对一旁徐媚娘做了一个手势,让她把避水珠拿过来,并且让她回到海上去。  

见到李思的动作,徐媚娘也是明白了他的意思,点了点头,就把手中的珠子递了过去。  

随后,她的身体一展,就往海上游去了。  

她现在也要把事情去和自己叔叔伯伯们去说一下,所以也不想在这海中久待。  

两人都算得上江湖儿女,倒也没有什么拖拖拉拉的心思。  

待到徐媚娘走后,李思看了看四周,就一个人在海中寻起了贝类。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他眼睛一亮,就看到在远处的礁石旁,有着一个半米来大的漆黑珍珠贝。  

这海底的贝类倒是和上面有些不同,这里的贝类都是单独在一起的,就像是有领地意识一般,所以收集倒是比较难了。  

但是里面的珍珠却比上面的珍珠珍贵了不知道多少。  

李思游到这贝类的旁边,就拿出了开贝刀准备开贝。  

但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心念一动,一条碧绿的小龙就出现在他的脖颈上。  

开贝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人来望风的。  

小断他们是鬼物,很有可能会被那妖王发现,但是敖离是妖兽,却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嗯,小毒龙如今的名字就叫敖离。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也很简单,敖是李思前世的龙族姓氏,像什么敖广、敖丙都是这种姓氏。  

李思倒也不想用其他的姓氏,至于离,则是通李字。  

如今小毒龙与他的气运连在一起,加个李字进去,倒也不过分。  

而且…挺好听的。  

李思感觉,这应该是他取得最好听的一个名字。  

比他之前给小玉、小断、黑剑取得名字好多了。  

他还是有所进步的。  

敖离出来后,在李思的肩头伸展了下身躯,就开始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它是龙族,自然一下就能适应海中的环境。  

而且此时它的鬓发随着水飘动,倒是比它在岸上更漂亮了几分。  

李思看到它的模样,笑了笑,便也就放心地开起了眼前的贝壳。  

他用血气把刀锋上的小痕填满,随即把小刀插入贝壳之中。  

紧接着,李思小刀沿着贝壳的边缘划动,这贝壳就轻易的开了。  

这些贝壳算不得妖类,对于血气非常敏感,只要血气进了它们的身体内,它们就会打开来。  

至于打开的难度,和血气的强弱有关。  

如果是普通宗师来做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如李思这样信手拈来的。  

毕竟李思身上拥有辟邪血脉的,他的血气比普通人的血气强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打开贝壳后,李思就看到贝壳之中就有一颗金珍珠在深海之中微微闪光。  

在金色珍珠旁边还有着十来颗黑色珍珠,以及三十来颗白色珍珠。  

看到这,李思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随后就把这些珍珠一颗颗剥离下来。  

在这深海之中的一个贝类,拿到的珍珠,比之前的上百个贝类还要多。  

而也就是这个时候,他身上的敖离用尾巴抽了他一下。  

李思吃痛,也立刻明白敖离是什么意思,也没有看四周,直接钻到了礁石之下。  

也就是这个时候,远方一条鲨鱼游了过来。  

同时四周带起了一阵暗流。  

这鲨鱼头部两侧分开,头跟锤子一样,这正是海中的双鬓鲨,又叫做锤头鲨、铲头鲨。  

这种鲨鱼以其特立独行的头部出名,李思在前世也见过,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  

眼前的这鲨鱼差不多有四十来米长,不得不说是条凶兽了。  

看到这条鲨鱼,李思心中知道要遭,这鲨鱼可是和之前的鲉鱼不一样,是专门吃肉的,性格非常贪婪。  

而且鲨鱼相比于其他鱼类,更是拥有能够在水中侦查猎物的本事。  

这鲨鱼要是看到他,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放弃。  

事实也是如李思所料,这鲨鱼到了眼前后,一股水流就猛地冲击李思所在的位置,想要把李思冲出来。  

但可惜的是,李思身上拥有避水珠,这些水流连他的边都碰不到。  

然而李思却乐观不起来,虽然现在那双鬓鲨没有把他弄出来,但是根本就没有走的意思,就在附近盘旋了起来。  

他一直呆在这,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青丘岛可能就要跑了。  

到时候,这么大的海里,碰到下一个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