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地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路上,李思骑着枣红马,他的眼中有着思索之色,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他现在有一个想法,或许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造出一个地府出来,调整这个世界的秩序。  

至于现在这个世界的阴司,李思是不信任他们的,说到底,他们还是一群吃人魂的鬼物。  

这段时间他也已经亲身感受到了这个阴司的腐朽不堪,他是绝对不会相信这阴司的鬼物会为人类着想。  

当然除此之外,李思也是有一定的私心的,他想在这个世界活下去。  

因为他本身就是鬼物天然的对头,如果他要强大起来,必须是要和那些鬼神作对的。  

而要拥有和那些鬼神扳手腕的力量,就必须需要一个类似于地府的组织才行。  

之后的几天,李思回到李府后,一直在李府之中深居简出。  

在这几天,似乎很多的事情都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  

小玉已经成为了李府之中的先生,而李思自己则是一直都没有露面,保持着低调。  

在外也有人谈论这位李相公一直都没有出面的事情,都纷纷认为是李思乡试不利,所以心情低落,不想见外人。  

也因此,没有人敢去打扰他。  

这段时间,在外人看来,李思似乎渡过了一段舒适的时间,心情应该是好多才对。  

但是此时,李思却并未如同他们想的那样轻松。  

“咻…”  

“咻…”  

“咻…”  

一道道雪亮的寒光在阳光下闪烁,一个人影带着寒光在院中腾转挪移。  

寒光在院落中落成了一片,如同深秋的冷月一般,让人感觉杀意昂然,背脊发寒。  

因为这院中的人,已经把手中的长剑挥舞得密不透风,让人感觉无从下手,似乎一旦下手,就会被那寒光削成碎末。  

而且,那寒光哪怕看着都让人起鸡皮疙瘩,仿佛如同吃人的恶兽一般,随时都会择人而噬一般。  

终于,院中的人影缓缓停了下来,那寒光也露出了本来模样。  

那是一柄长约三尺三寸的长剑,长剑并没有剑格,剑身雪白透亮,几乎能够当镜子用。  

但是没有人会把这剑当镜子用,因为一旦有人从这长剑中看到了自己的相貌,那么就代表他很有可能已经死了。  

“呼…”李思长呼一口气,把黑剑收入剑鞘之中。  

他刚刚使用的是往生剑何不休的剑法,只是他这个时候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现在他感觉,哪怕魔罗在自己的面前,他也有信心在三招之内要了魔罗的性命。  

只是可惜,这剑,只能用来杀人。  

李思把黑剑收入剑鞘中后,眼中有着一丝苦恼之色。  

最近虽然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李府之中,但是依然发生了一些让人不太愉快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戚三娘和燕翎大肆杀野神野鬼的事情被阴司发觉了,此时阴司正在大规模的搜查他们。  

而此时李思手中的灵魂点离兑换造魂书还差了三千多点,如果这样一直下去的话,那么兑换造魂书的事情就只能一拖再拖,遥遥无期。  

第二件事是书鬼的事情,书鬼袭击自己的事情失败后,他就被女城隍调离了封门县,打发他去了周边村子打更了。  

这让李思想让书鬼成为阴司钉子的事情打了水漂。  

同时那户籍的事情也是不好办了。  

想到这,李思轻轻舒出口气,果然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但是他还是不准备放弃,因为造魂书对他太重要了。  

一旦兑换造魂书成功,他就能完美的骗过阴司,在这个世界上彻彻底底的站稳脚跟。  

他不知道错过这次机会,下次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主人。”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来。  

李思听见声音,转头望去,只见一名书生打扮的青年缓步从远处走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小玉。  

“这段时间你就好好的待在这里,我要出去一趟。”李思看到小玉过来,便吩咐道。  

他最近还是准备亲自去动手。  

因为只有他去了,那么燕翎以及戚三娘就可以好好的隐藏下来了,躲避游神的追杀。  

“是,主人。”小玉闻言,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随后点了点头。  

随后他的相貌开始变化,变成了李思的模样。  

同时,李思身上也是开始缓缓爬上了一层皮。  

不一会儿,他就变成了一个青年书生的模样。  

只是这个书生的模样,平平无奇,与他和小玉都不相像,皮肤显得有些黝黑。  

接着,李思从一旁拿起了斗笠带在了头上。  

至于他自己为什么要小玉和自己换个相貌,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女城隍把城外的事情联想到自己身上。  

毕竟女城隍可是知道自己有一个中级鬼物的。  

一旦联想到自己身上就麻烦大了。  

所以,他必须有一个人在李府之中制造自己的不在场证明,而小玉恰恰是最好的人选。  

“以后这里的事情,你多加小心。”李思看向小玉,脸色凝重的说道。  

听到李思的话,小玉点了点头,脸上也是流露肃然的表情。  

他明白,这件事情对于自家主人来说,意义非凡,所以这段时间他是一定不能出任何岔子的。  

见小玉点头,李思心中也是微微松了口气,小玉这段时间的表现他也看在眼里。  

从小玉来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