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安静的陪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叹息江上。  

夏极看着玉棺粉碎,虽是大脑空白,但本能地迅速掐印。  

灵帝,右手三道手印,三道定格,便是与万物交流,这万物自然也包括如今散尽的这泡沫幻影。  

即便是他,刚刚那一刹那眼眶几乎也要湿润了。  

希望产生,再破灭,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但他已经很快稳了下来:  

“我悄悄问你们,玉棺怎么了?”  

他表意清楚,所以那些散开的泡沫也能听明白。  

“坏掉啦坏掉啦。”  

“嗯,不好修复啦。”  

“早就过了最后一次使用期限哦,我们可以回老家啦。”  

“欸?你这个坏东西,要把我吹到哪里去?”  

“哇哇哇,这里是哪儿啊,怎么这么亮...”  

乱七八糟的话一瞬间爆发了,很多话都是重叠在一起说的,但夏极能听得明白。  

“你们能再聚起来吗?或者说,怎么才能修好?”  

精灵们喊着:  

“喂喂喂,组团上天啦。”  

“一二三四五,还有哪个要一起?”  

“飞啦飞啦。”  

“单飞!”  

“双飞!”  

“三飞!”  

“带带我,啦啦啦。”  

“为什么你要修好啊?”  

听到有个靠谱的声音,夏极道:“因为有一个对我很重要的人,需要这具玉棺。”  

“哦。”  

“哦啦啦啦...”  

玉棺的飞屑飞上天空,飘远了,那声音也是随口一问,问完就忘了。  

夏极神色平静,十指一扣,放入方寸的囚笼。  

鬼帝万物囚笼。  

“带它们回来。”  

平静的声音之后,天空的风雪的方向顿时有了变化,不再往单独的某个方向,而是如一张渔网收束而下,将那些飞屑裹束了起来。  

很快,玉棺飞屑们又回来了。  

在一番交流后,夏极大概是明白了:  

这玉棺大概确实是神农玉棺,但它因为神奇的功用,已经被使用了许多次,毕竟神话时代的损耗实在太大,玉棺的主人也经不住大能们的七大姑八大姨来打个招呼...  

这玉棺之所以坠落到人间的叹息江里也不过是因为“能量全部耗尽”,原本强大的治愈功效已经不再了,所以在神话时代的连番厮杀里,这玉棺掉了就掉了,也没有仙人再来寻找。  

否则,它哪里还会在叹息江里待上这么久?  

白璞知道信息。  

自己知道信息。  

那么,其他一些在人间的大能转世便不知道么?  

知道了不去寻找,就是因为...这玉棺已经没用了啊!!!  

也许滋生出一个江底的恶灵,就是它全部的剩余价值了。  

夏极抬起左手,大元帝的阴阳漩涡很快将恶魂吸收,它本就不该存在,又在江上作恶,而且它知道的太多了。  

恶魂化作灵气进入他的元神,再进入太阳灵纹,这才稍稍滋润了一下他刚刚的巨大损耗。  

一念返回了那昆仑小剑帝的泥丸宫。  

火焰熊熊燃烧,生命之火再度重燃躯体,而使得暂封的躯体动了起来。  

小村姑看着自己的夫君抓着腰间长剑,默然起身,坐到了乌篷船的船头。  

他不顾寒冷,仰头看着漫天的大雪,神色却是充满了平静。  

“夫君...”  

小村姑有些关切地喊着,“外面冷。”  

但剑客是个哑巴,他不会说话。  

所以,小村姑抓起伞,跑到了船头,搓着小手,蹲在他身侧,撑起了乡间最常见的黑色油纸伞,为他遮住风雪。  

这一陪伴,就是一夜。  

剑客仰头看着漫天的白,眼前的画面慢慢变幻,一些记忆如在眼前:  

“小极,白璞,回家吃晚饭啦。”  

少女带着甜美的笑容,束着花格子围褂站在夕阳下的门前,双手上还带着面粉的白,长发轻轻巧巧地垂在身后。  

似乎是那两个臭小子没有回应,她又垫脚,双手扩成喇叭,放大声音喊着“小极,白璞...”  

声音扩散出去,两个正在比武的男孩对视一眼,就转身往回跑。  

那倾城天下的妖妃,带着一群宫廷高手走入学宫,走到自己身边,对着所有人冷声质问:  

“我弟弟诚心来学宫求学,你们就是如此冷落他么?”  

她在午后的阳光里,只为自己一个人烘着小松饼,又煮着药膳。  

一个又一个无所事事的白昼。  

“我看得上人家,人家未必看得上我。”  

“看不上你,我就弄瞎她的眼睛!看得上你的,这眼珠子才没白长!”  

“我没事的,你看,不是好好的嘛?”  

“我想看到你的孩子,我想看到你逍遥自在,平平安安...”  

“这时代更替,这沧海桑田,和我们不要有关系好不好,我们就过我们自己的好不好...我不想你变,我就你一个弟弟,我不想你拿起屠刀,我...你从前都不会凶我...”  

重临人间,恍如隔世。  

夏极忽的看向身侧的少女。  

孟婆明明可以做到风雪不沾衣,但此时此刻,她没有动用哪怕一点内力,就如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一样。  

打着伞,陪伴在自己身侧。  

无论喜怒哀乐。  

都这么静静陪着。  

感到主上侧头,孟婆抿着唇露出一丝微笑。  

剑客拍了拍她的肩,示意她入乌篷里,别冻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