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屠杀与地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逍遥王提案被拒后,一切似乎恢复了正常。  

王傲从巴蜀返回了,似乎心灰意冷,闭关不出。  

雏龙榜第三的身份让眼镜娘开心死了。  

而这时候却忽然发生了一件事。  

粥铺的粥似乎有毒,这一天,因为吃粥而死的难民足足有数千人。  

彻底检查下来,发现粥里确实被人下了毒。  

谁下的毒,自然是查不到了。  

王柒柒愣愣地听着这汇报,她总觉得有着阴谋的味道但她已经动用了诸多力量去查。  

可所有的进一步探查都断了。  

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凡是与这件事有关系的人已经都死了,包括监粮官。  

百姓终于暴动了。  

十多万人扛着锄头、拿着镰刀、架着铁棍,喊着“给一个交代,交出凶手”这样的话,从四方围拢过来。  

因为这分粥借用的是夏极的名义,所以逍遥侯自然成了发泄的口子。  

原本的及时雨之名开始被民众所唾弃。  

洛孤寒似乎是早就准备好了,十多万人才暴动,他那三万狼骑就开拔了一万人,前去镇压。  

一万狼骑手持屠刀,直接向着那十多万暴动的难民杀去。  

他们如同最狠毒的猎人,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这十多万难民中虽然不乏一些将才,但这些将才不过是“千人之将”,“两千人之将”,所凝聚出的兵魂也就是五丈,十丈高。  

而且这些兵魂巨人看起来也很弱小,只因为难民的气实在是太弱了。  

相比于他们,洛孤寒派遣出的一万狼骑就恐怖了,五十丈的苍狼巨人,所向披靡,横扫而下,那些小的兵魂几乎瞬间就会被摧毁。  

一旦摧毁,同时毁掉的还有那一军之气。  

难民们甚至连一下都未曾能够抵挡,就彻底被打崩了。  

人数优势在真正的兵家与强大士兵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当然,这十多万难民里也不乏一些江湖一流高手,顶级高手,亦或是可怜这些百姓而愤然出手的强者。  

这些强者试图刺杀这一万苍狼骑兵的主将,但现实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  

在军队中刺杀一军主将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这些刺杀的顶级高手,才入军营,就如同进入了绞肉机,很快被绞地稀烂。  

每位高手都被苍狼骑兵那便于砍杀的刀割了许多口子,就好似被凌迟处死。  

军魂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与凝聚巨人,还在于内部的一体化。  

在战争期间,刺杀对方大将,除非你能抵抗这内部不停流转的杀机,然后在敌方大将反应过来之前,斩杀对方,否则必死无疑。  

否则,只要对方反应过来,凝聚军魂,即便是超凡之上的强者,在如此近的距离,也根本撑不住一击。  

屠杀进行着。  

夏极明白这是圣会贯彻的路数。  

他们其实是要借着自己姐弟俩,把整个大周拖入深渊。  

这样的事情,他如今是看在眼中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还有着更多这样的事在发生。  

他还没出手,没想到王柒柒就怒了。  

这位王阁老家的雪衣铃兰愤怒地如同一头母狮子。  

“谁让洛孤寒去杀难民的?”  

夏极看着她,轻声安抚道:“别生气嘛。”  

王柒柒怒道:“明明只要推几只替罪羊就可以解决,他为什么要去杀难民,这不是落实了你的罪名?  

不行这事儿得停下来。”  

当天,王柒柒与阁老商量了,阁老去找洛孤寒。  

但洛孤寒不在,因为暴乱百姓太多的缘故,他抱着维持治安的理念,已经住到军营里去了。  

王阁老又派遣使者去苍狼大营寻找洛孤寒,但还是没有人影。  

这么一折腾,又过了两日。  

城外百姓越死越多,在权贵们看不到的地方,这又成了苍狼骑兵的屠杀乐园。  

所有难民都成了鱼肉在疯狂逃着。  

苍狼骑兵肆无忌惮地追杀着。  

王柒柒每天脸色都在阴沉,半夜都会噩梦惊醒,她甚至看到夏极都会面带歉意明明是为了做好事,是为了这位未婚夫收拢人心,但结局却变成这幅模样。  

夏极自然知道洛孤寒在哪儿,他就在苍狼大营里,只不过此时不愿意见人而已,再过两天这位洛将军就会装作一脸无辜的模样,自己走出来了。  

当前层次:第十二层评价:你见过人心之中的火焰么?运用这股火焰吧。至强的军魂凝聚之法,非绝世猛将不能施展。  

荒野道路上,尸体横呈。  

难民们匆匆忙忙在赶路,心底充满了惶恐,但眼神里却带着仇恨。  

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世上还没有王法?!  

他们只是想本分的过日子。  

但天灾夺去了他们安身立命之所,而粥铺毒死了他们的亲人,他们只是想寻个公道,但朝廷丝毫不解释,直接派出侩子手般的狼骑进行围杀。  

这些狼骑都是魔鬼,这一路不知已经杀了多少人,他们的刀刃口子都是血红色的。  

“逃!快点逃过这片平原只要到了前方的山地,我们就能进入山中躲避了。”  

“不知道三娘他们还活着吗?”  

“爹你在哪儿,我好怕。”  

“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  

难民在恐惧地自言自语中,麻木而疯狂地逃窜着。  

时值夜幕降临。  

天地皆寒。  

忽的,远处的地面传来大地颤动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