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曾经的阎罗天子,如今的摆渡僧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夏极从山中取出了一个沾染着灰尘的匣子。  

匣子藏在很深的地下。  

这就是他的阴司计划的起点。  

他始终相信着这世上存在超凡。  

天阙学宫的神兵谱,御书房的古代历史,都在说明着这一切。  

所以,他要做出一个超凡的势力,以窥探更高的秘密。  

他拍了拍匣子上的灰尘,露出缅怀,然后打开了匣子。  

其中放着十八张面具。  

灰金的色泽,闪烁着一种介乎于光明与黑暗的浑浊。  

而十八张面具,则是十八个不同的身份。  

他的手指落在了最右侧的第一张面具上。  

那是一张藏了些回忆的面具。  

面具本身狰狞,威严,神秘,古朴,布满神秘而精致的纹理。  

三年前,他戴着这面具的时候,曾经掀起过腥风血雨。  

那一年,魔教的西域分部本已经快攻入西夏都城,然后叫嚣着屠城。  

那一年,因为一个人,魔焰滔天的五千魔众被杀的只剩下三十人,被迫撤离了西方,退回了中原,路过了王都,从月影阁下经过,狼狈无比。  

那一年,阴司第一次被这江湖的极少部分人知晓。  

没什么原因。  

因为西夏的局势,就是这个人改变的。  

这个人来自阴司,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被称为“阎罗天子”。  

阎罗天子那一次出手后,被西夏人奉为神灵,甚至不少百姓立了长生牌位,焚香祭拜。  

而在钢铁、血火与阴谋中成长起来的西夏女皇,则是尊称这位不知年龄的“阎罗天子”为老师。  

西夏女皇如今行事作风,比魔教还魔教。  

而那位神秘的阎罗天子,却在江湖上销声匿迹。  

没有人知道,当初的阎罗天子,如今被称为大草包。  

他整天在温柔乡里,喝着美酒,逗着佳人,吃着葡萄,路过家门而不入,依然眷恋着喷香的小松饼。  

这不是伪装,而是他本来的模样。  

夏极手指拨过了“阎罗天子”的面具,而落在了第二张上。  

这张面具,同样灰金。  

只是其上的纹理少了许多狰狞,而多了不少祥和,静谧,安然。  

这是:摆渡僧人。  

渡人往阴间,而在舟上劝其为善,直到地狱空荡荡,才会停歇的僧人。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就是夏极制作这张面具的由来。  

他手指夹着这面具抽出。  

剩余的十七张面具则重新放回匣子,再埋入深地。  

戴上面具,原本懒散而略有些忧郁的少年,顿时变得神秘无比。  

而一袭灰金色的斗篷则是缓缓从面具之下延伸出来,贴合在了自己身上,定型。  

这面具可不是一般的手艺做成的呢。  

但总还差了什么。  

...  

夜风里。  

一道神秘的灰金色身影,如风般开始掠行。  

他低头垂目好似在思索,双手合十如同在礼拜,但身形拉出道道残影。  

这时。  

他再不是夏极。  

而是阴司的摆渡僧人。  

...  

几天后。  

天气晴朗。  

飞鸟惊散了。  

灰尘滚滚从东方而来。  

“驾!!”  

“驾!!”  

“密宗这些僧人真的放肆,在我大周地界,得我大周荫蔽,竟然敢窝藏反王,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诛!”  

“幸好周司徒明察秋毫,递呈上了证据,天子这才下令我们军部办理此事。”  

“哼!一个江湖门派,我们军部虽然单打独斗不行,但有着赵玄衣将军带队,军阵军魂发挥出来,这些门派不过是散兵游勇,乌合之众!”  

“就算单打独斗,也未必害怕,王阁老可是让王都的不少高手随行着呢。”  

“这次就是要给这种不知好歹的江湖门派一个教训!”  

五千轻骑奔腾西去,士兵之间彼此私语着。  

带队的是一位银甲将军,而旁边随行的则是不少王都的强者,其中甚至还有天阙学宫来实习的学生与带队老师。  

其实,这是王居石心里不爽。  

他差点儿夺了这天下,却因为大雪山密宗一个强者,而错失良机。  

所以,他自然要报复。  

他不会自己跳出来,就悄悄让手下的周司徒去捣鼓搞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反正你动了我的蛋糕,我就搞死你。  

...  

大雪山上,虽然是秋天,但却已经无比严寒,雪未曾飘落,但却是永远欲雪的天气。  

五千轻骑全部下马,手握百匣连射弩,随着带头的那个银甲将军直接包围了大雪山。  

香客们赶紧逃命。  

密宗方丈叫做火炎尊者。  

小沙弥通报后,他早已走出了禅房,看着这一幕,抑制住与朝廷的人发生冲突的念想。  

毕竟自己还在人家地盘。  

短暂交流后,他放低姿态,甚至让大周士兵入庙搜查。  

士兵们搜查了一遍前庙,又要往后山而去。  

后山是密宗的转轮经,秘藏,功法法器所在,甚至还有许多在其中静修的大师。  

静修讲究的是静字,如果中途打断,也许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火炎尊者自然就不同意了。  

于是,两边以大雄宝殿为界限,在黄金巨佛的注视下,密宗的僧兵们手持熟铜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