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科武文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里的痕迹太多了,几乎可称得上密密麻麻。  

陈希象分析可以由这一界,从五步踏入六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陈希象将目光从大道玉碟上抽离,内视向了自己的身躯,既伫立在东海之滨的这座石城:  

“几万年前,前身于伪神大劫之中去伪存真,踏入祖神,而后我降临,带着本尊的道果境界,以此方世界的石人体体系为法,重走混元路…至今,已经三万三千年…”  

“只差,最后一段,便能石人王大成。”  

若有人知道,有人居然用不了几万年,就能从祖神晋升为石人王,那恐怕就算听说了也不会相信。  

祖神之境,一般来说,便是为诸天万界之中一个大世界的修行顶峰。  

这一步在单一大世界之中,便已经是路尽!  

所以祖神境,又被称之为大世界的守护者,看一个大世界是否强大,看的便是这方大世界之中有多少祖神的守护。  

燧人、有巢、伏羲、神农、轩辕等人祖,以及夏商周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九州一方的守护神!  

可无奈的是,有祖神守护的世界,只能算是诸天万界之中最基本的条件。  

因为在祖神之上,还有石人王和无上祖神两条路!  

这是有盖世强者突破了祖神之后踏足的新天地。  

这一境,便已经是走出了单一的大世界,可在诸天万界称王,无敌于诸天。  

而九州一方之所以,在无数个文明史中,都不敌异派,便是因为异派之中拥有着数尊自太古时代便存在的‘石人王’和‘无上祖神’这种级数的王者!  

这一境太难诞生。  

九州一方自无数岁月之前的太古之战落败后,王者之上的三皇五帝皆陨落,而后地位一落再落,在无数个文明史中,都为战胜方的异派欺压。  

便是因为始终不能出现石人王级的强者,这其中固然有异派严格紧盯,将战败的九州当做‘文明观察器皿’之中的白鼠一般,严防死守,不允许九州有东山再起机会的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石人王太难晋升。  

所以,陈希象只用短短几万年,就能从祖神之境,冲击石人王,现在只差最后一步,就能真正踏入在‘诸天万界称王’的石人王级数。  

这个速度。  

不说诸天万界之中没有,便是古往今来,也不可能见到。  

原因也很简单。  

陈希象是带着本尊的混元道行,降临到了这方时空的‘他我’老子身上。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混元级数的本尊,便相当于这长生界中最强的‘皇祖’一级,于九州一方的三皇五帝,异派的五位始祖同境。  

一个皇者的意志,化为分身重修,要是不这么快,那才不正常。  

更何况陈希象本尊在踏入了紫霄宫,于在那一局多元大棋上落子之后,本尊的境界已经早不能够也用混元来形容,而是踏入了一种介于混元和多元之间的状态。  

那盘棋若是大胜,则直接可入多元巅峰。  

时间,也就在陈希象于石城中演化石王身躯之中,飞速度过。  

一百年,两百年…  

五百年。  

一千多年过去了。  

而在大地上,距离当年的异界祖神大劫,也已经过去了三万六千年。  

三万六千年的时间。  

战争留给这片大地上人们的创伤,也都过去,上一个文明史结束之后,九州长生界的大地上,也迎来了新的文明。  

不同于当年的夏商周三代先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时代的古修真、武道文明。  

如今这三万多年的时间上。  

大地上迎来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文明体系。  

是为…  

科武文明!  

从高天上看向大地,于昔日的长生界和九州之上,古城墙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参天而起的建筑,宛若一座座神山。  

每一座城池之中,都宛若古先民不可想象的天宫,灯火通明,宛若亿万星辰闪烁在建筑上。  

长空中,还有不同模样的‘法宝’纵横,十分具有冲击力。  

突然,一座城池之外,某处的虚空破裂,一个身穿长袍的青年踏着飞剑,出现在了天边上,看着那灯红酒绿的现代高楼,眼眶通红:  

“这是…现代文明!”  

青年降下了飞剑,从长生界上兴起的文明史中,看到了昔日家乡的痕迹:  

“这就是家乡,永远有让诸天万界都惊叹的创造力,在上个修行文明被异派祖神毁灭之后,远古前曾昙花一现的现代文明,居然又演绎了出来,并且似乎比我当年离开的时候,更加发达。”  

当年他离开家乡,被带往修真界的时候,九州的现代科武文明,才只发展了五千年而已。  

而等他离开没有多久,那个现代科武文明,就被异派祖神掐死在了摇篮里,因为比起修真,武道,炼气等文明体系,科武文明的发展实在太妖孽了,几乎是以爆炸的速度在前进。  

当年这个文明只发展了五千年,就已经拥有了可以将一个世界夷为平地的能力,异派祖神不敢想象,若是给个几万年,会不会在科武文明中诞生出连祖神也可以轰灭的科武兵器!  

所以那一次的九州现代文明,只存在了五千年,覆灭之后,便又迎来了其他文明,如长生界上存在的其他种族,丽人、精灵、天使、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