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太上收金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会,不可能是真的…”  

宫殿中的武媚娘,这个时候看着陈希象走到了镜中世界金蝉子的面前。  

“不可能是真的太上教主,不可能的…”  

此时心已经有一点慌乱了。  

因为如果真的是那最不可能的一个可能,那么他今日对于太极图的谋划,简直就是…自己把自己蠢死的行为。  

从一开始。  

武媚娘想要夺到太极图,都基于一点,那就是拿到太极图的陈希象,只是圣唐时空的一个‘小小香火神灵’。  

之所以会得到太极图,原因估计是因为同为‘太上’真名,得了一些气运眷顾,所以才得到了一部分残片。  

“没错,他必然不可能是真的,不然所有太极图残片都主动认主找他了,哪会只有一片…”  

日光菩萨也是震声道。  

史镜世界之中。  

金蝉子一袭白衣,无风而动,猎猎旋起,看着面前一步一步踏过来的陈希象。  

伴随着陈希象的一步步踏下,踏步间好似转动万千大道,无尽法则流转中界生界灭,隐隐有一尊无穷高大的道人形象出现在背后。  

伴随着这一道人形象出现在了史镜世界里,连时空都有一种被挤压出去的感觉。  

一股无穷伟岸的意志,瞬息之间霸占了这镜中世界的一切。  

扩散出了一种真义,  

太上!  

“真是人教师伯!”  

西市车辇之上,一众阐教金仙胆颤,眸中涌现无边震撼。  

尤其是他们这些早就见过了王超的金仙。  

对于这一点,此刻更为清楚是怎么回事,虽然这尊道人与真正的混元太上教主有层次的差别,但是,本源完全一样。  

甚至于这些金仙之中还有人当年去八景宫拜见过这位师伯。  

一点一滴的气息,都没有任何的不同。  

“不可能!!”  

皇宫宫殿之中的武媚娘直接颤声大叫。  

她完全慌神了。  

再陈希象踏入镜中世界表露本源气息后,那股毫不掩饰的混元级数本源,来自于当初的三清开天精义。  

没错,就是混元级数本源!  

这一点武媚娘最有发言权。  

她被准提教主赐下这块太极阳图的残片,对于其中的开天精义参悟了足足万年,却始终不能够完全融于领会。  

但却也没有办法。  

只因她十分清楚,这太极图中开天精义,就是太上教主当年于开天证就混元的‘成圣之基’,以她才恢复到金仙的境界,怎可能短短万年就消化混元级数的‘成圣之基’。  

可是在陈希象此时身上…  

完完全全就是与那太极图内四分之一‘开天精义’融汇一体的状态。  

“不好,金蝉子危矣!”  

到了这时候,便是武媚娘再不愿意相信,都不得不承认…  

那人就是太上教主!  

在陈希象完全展露出来融合了太极图之中混元精义的气息后。  

金蝉子脚下的那块太极图,开始剧烈地抖动了起来。  

“太上,太上…”  

金蝉子面色急剧变幻,这次是怎么也压制不住内心的躁动和不安了。  

刚才陈希象说到多宝,孙悟空,混元道果的时候,金蝉子的心灵就出现波动了。  

因为,如果眼前人真是圣人转世的本源。  

说一点都没反应,那是假的!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在这一刻,金蝉子双眸之中猛然涌现出了无穷的斗志,说:  

“便是真的又如何,我金蝉子此生所修,便在于撕破一切虚妄,让天地不能遮挡我眼,若你真是圣人,那我就击败圣人,从你身上,踏出我的道!”  

一语落,脚下一踏,下面的太极阳图飞在手心里,右手五指紧扣住,如捧着一只碗,同时另一只手伸出食指,朝着面前大地点下。  

左手握怀中,结定印,右手指地,结触地印!  

这正是金蝉子证就的‘旃檀功德佛’的佛像真身!  

那一触地印,更是与如来相同,  

传闻如来证道之时,指地为证,留下了这一成道标志。  

金蝉子也能结出触地印,可见他本质上追平如来的潜力和天赋。  

哗啦啦一瞬之间,一作无穷巨大的金色大佛从那里升起,一股霸占了一切时空的味道,从这里弥漫而出。  

在这座大佛出现之后,一股超越了金仙级数的佛力,从金蝉子的大佛身上好似一座座瀑布银河般垂流扩散,压塌了片片星空,最后,伴随着金蝉子佛眸空漠无情,朝着陈希象双掌盖下!  

太乙一击!  

这一刻的金蝉子,心思只剩下了单纯一击。  

你便是圣人又如何!  

不过也是金仙。  

而我,已经踏入太乙之数!  

自古至今,从未听说过有金仙能接住太乙之数的一击!  

轰隆!  

这一双佛掌由上而下拍落,许多护持镜中世界的大阵崩碎成灰,激荡的波纹在世界海之上四散而去。  

咔嚓嚓!!  

恐怖的压力,甚至透过了镜中世界,渗透到了偌大的长安城。  

天穹直接一暗,似也有一尊巨佛从这里俯瞰而下,一掌拍落,占据了苍穹上的一切,遮蔽了星空!  

“呵!”  

然而,陈希象轻笑一声,眸光中冷色一闪,没有丝毫的耽搁,陡然探出手掌,如天幕垂落一般,同时探向金蝉子的一掌,这是他背后的那太上道人之象凝聚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