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生而能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政的身上。  

此时见嬴异人怀抱孩子要对自己见礼。  

却是嬴异人还未拜下,孔丘内心之中陡然一震。  

“这…”  

竟是感觉面前似乎有亿万重混沌神山要朝自己拜倒过来,难以想象的压力,令饶是他大圣巅峰修为,几近准帝级数,也不由得震惊。  

“公子快不必多礼!丘不敢当如此大礼!”  

孔丘当即虚手一拂,一股清风呼啸而出,卷起秦异人的身躯,令其不要下拜。  

同时,他双眸炯炯如大日一般射向了婴儿状态的始皇帝嬴政,心道:  

“这孩子如此之小,竟让我也承受不住他的一拜之因果,看来假以时日其必定是能够如老师所言一般,可睥睨宇内,镇压神州的无上皇者!”  

另一方面,始皇帝也在孔丘这一伸手之间,感应到了孔丘的修为,心神不变:  

“这股力量,似乎是肉身之血气,这便是这方时空的力量体系吗,以肉身为宝库,挖掘自身的力量。”  

从孔丘这一运起圣力,始皇帝也对应出了孔丘的修为,即便是在他的大秦之中,也是只在他之下了。  

“却不知在这方时空之中,这儒教孔丘一般的强者,有多少,在他之上的存在,又是何境?”  

秦公子异人被扶起身来之后,忙道:  

“夫子在那位离开之后,镇压神州五百年,自然担得起异人父子一拜。”  

“担不起,担不起…”  

孔丘默默摇头,在秦异人当即不解的神色之中,看向了其怀中的孩子道:  

“丘只是如老师所言,暂代一位真正的皇者镇压神州,只等那位皇者出世,他才是真正的神州之主,可牧守苍生,庇护万民。”  

秦异人从面前这位地星最强至圣眼神之中,已经看出了什么,心神一抖:  

“夫子说什么…”  

“今日皇者已经出世。”  

孔丘缓缓伸出食指,指向了秦异人怀中的嬴政:  

“当年老师留下的预言,五百年后有霸王者出焉,乃神州真正皇者,便是他,嬴政!”  

秦异人却是手一抖,大惊失色:“至圣说什么,我儿,我儿…”  

怀中婴儿眸光微动。  

最重要的,还是那位无上强者的预言。  

孔丘摇了摇头,看向了天穹,方才那龙魂震动亿万里神州的异象,虽然浩大,但是修为低下者却难以感应到,因为其乃是涉及到了气数级数。  

秦异人修为低下,没能感应到这一切,否则他绝不会有任何困惑。  

“这,政儿…”  

秦异人怀抱着孩子,此时被所闻一切震住了,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个时候。  

呼!!!  

于赵国长空之上,突然传出了一道道浩大的气息。  

这次乃是实质,其中道理经文好似花瓣一般飘荡,令赵国举国上下都熟悉的各大诸子的经文声,伴随着一位位存在的到来,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了天地之间。  

那是一道道身影。  

“是鬼谷子、墨子、庄子、孙子等诸子…”  

赵国王室之中,赵王震惊,看着皇城之中踏步而来的神州诸子。  

“这些圣贤为何莅临我赵国?”  

如此声势。  

也让赵国都城异人府邸内的嬴异人,不由得抬头望去,只见那些只于传闻之中的诸子圣人王,此时出现在了赵国。  

却突然,似乎是感应到了什么,那些圣人全都停在了半空之中。  

“没想到夫子已经提前到了,想必那孩子就是那位留下的预言皇者了吧。”  

开口的是站在云端的鬼谷子,眼眸平静,脚踩纵横大道。  

“不错。”  

孔丘承认,轻轻点头:  

“丘先到一步,这里有丘,诸位可以回去了。”  

回去?  

云层之上的诸子闻言沉默了片刻。  

良久。  

似乎是经过了什么考量和犹豫,又对比了自己等人和那站在院中之高大男子的实力差距。  

鬼谷子捋须叹道:  

“既然有夫子教导这位未来皇者,我等也可以信服,告辞。”  

在鬼谷子开口之后,其他诸子都有些不愿和纠结,但终究还是选择了离开。  

毕竟那院中的高大男子不仅是如今的神州最强圣人,更擅长和人讲道理,这一点他们没人能讲过对方,就算他们要是不讲道理,被那人一顿收拾之后,还是不得不听他讲道理。  

只得纷纷离开,放弃这个能教导未来神州皇者的机会,叹失去了如先贤广成子般成为帝师的机会。  

先贤广成子,上古时期准帝,听闻在黄帝未觉醒时,曾为黄帝传道!  

师徒间相得益彰,亦师亦友,都有助益。  

如今被秦异人怀中抱着的这个孩子,为那位所欲言的皇者,以那位的眼界和见识所下之预言,说明至少这个孩子未来都有准帝之境,更甚者辟开万道,真正证道成帝也不一定。  

可惜…  

院中秦异人失神的看着诸子们来了之后,又纷纷离开。  

转而似懂非懂的看向了孔丘。  

发出了紧张而又兴奋地试探:  

“诸子刚才说,有夫子教导政儿,是…何意啊?”  

“实不相瞒,丘便是为此而来。”  

孔丘令退了诸子之后,脸上浮现温和笑容,看向了秦异人和其怀中的孩子,道:  

“丘有意留在赵国,教授政儿,使其成为如老师预言中那般神州之真正皇者,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