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魁星踢斗(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藻行的府上。  

池水荡漾,荷叶漂浮。  

空气中的微风却是一片的肃杀之感,仿佛寒冬腊月。  

在玉阳真人王处一的脚下,居然有肉眼可见的一点点寒霜,从他的身下扩散出去。  

在场众人全都愕然震惊。  

听到陈希象居然大方的承认了自己撕掉赵志敬一臂,并且还废掉了那人的修为。  

直言并非误会,就是他所为。  

根本没有顾忌玉阳子本人就在这里。  

“好!好!好!”  

玉阳子此时一步踏出,发出一声不怒反笑的声音,大叫了三个好字:  

“总算你能够承认这件事,我倒也要佩服你的胆量。”  

这时候包拯见到局面已经发展至此,恐怕要不好收场了,他不由皱眉问道:  

“事情来龙去脉究竟如何,本府可否问个清楚?”  

他惯于处理这种案件纠纷,此刻本能的就要弄清楚其中的事情原委,看看能否化解这当中恩怨。  

伤人废人总要有个理由。  

今日陈希象和王处一,其实都是为了府上那柄刀而来,为的是朝廷,为的是镇压对这柄刀有图谋的武林人士的野心。  

包拯想要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不要还没阻止武林人士的入侵,先自己这边乱了阵营。  

这反而会让那些一直在觊觎着周藻行府院的一些人趁虚而入。  

玉阳子此时却是面沉如水,转而看向了包拯,道:  

“包大人以为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可以让此子心情狠毒到废了我徒弟的手臂还不够,还要继续废了修为?”  

说话间,他的一双眸光如刀子般射出,紧紧盯在陈希象的脸上。  

此时伴随着玉阳子的喝问。  

一股股气势好似狂涛海浪一般从他身上呼啸而出,直接就压迫向了陈希象。  

空气中都出现了嗡嗡的空气撕扯声。  

连带着许多人的袍子都被冲击的猎猎作响。  

“这就是先天高手的气势,不愧是能得朝廷敕封‘真人’的一类存在。”  

周藻行面色惊动,却是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先天宗师级高手的力量。  

“那小道在这股气势下…”  

周藻行不由担心的朝着陈希象看了过去。  

然而,当所有人看向了受这股气势冲击的陈希象。  

却看到那面相青春的少年道人受到这股恐怖气势的压制,丝毫不为所动。  

王处一的先天气势竟如同海浪拍击礁石一般,礁石万古不动。  

“怎么这小道好像没受影响?”  

周藻行不由吃惊。  

陈希象背过单手,衣袖舞动,淡漠笑道:  

“我和赵志敬之间的深仇大恨倒不至于,但你若问我为何对他出手那般酷辣,无非只有一个理由,如果你清楚了解过当日的情况,不止听信你教派门人一面之词,必然知道当日你那好徒弟对我同门中人做了什么。”  

“本来道门江湖中人起了冲突,也是常见,可分明是两人之间的单打独斗,你那徒弟却从背后偷袭我青城弟子,且出手还是我青城弟子的丹田要害,存着要废我同门兄弟的念头,你说…”  

陈希象眼帘低垂,语气里也消失了感情:  

“这种无耻小人,我当日没杀了他,已经是留了情面,你这当师傅的,不了解青红皂白之前,就先说我下手狠毒。”  

“你也配!”  

最后三个字。  

陈希象眼眸冰冷,声音如同炸雷一般。  

伴随着这一口气喝出。  

一股车轮大小般的气团,如同炸雷般从面前滚出!  

巨大轰鸣声直接震荡在了这周府庭院中的空气里。  

登时,连地面上的砂石都被陈希象的这一喝下震得跳起来,连连颤动。  

这一声冷喝传递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猝不及防,他们脑子都嗡了一下,这还是陈希象非有意对他们呵斥的威力。  

但即便如此,所有人还是都没想到陈希象这沉声一喝之下,居然有如此恐怖的威力。  

明明是一个看上去唇红齿白,青春年少的少年罢了。  

怎么居然有这般威势!  

“这道士的修为…”  

展昭在瞬间眸光紧缩。  

在陈希象的这一喝下,他不由得全身寒毛都竖立了起来,如同看见了一个人畜无害的少年人,转身一跃化为了绝世存在。  

他就算刚才和包大人一同陪着陈希象进来,又有包拯开口道出陈希象不凡的事情,但展昭还是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年纪看起来不超过十七八岁的年轻道人,居然拥有如此恐怖的修为。  

如此雄浑恐怖的修为和气势…根本就不符合少年人的年龄!  

“这少年人,我难道看错眼了…”  

周藻行此时面上露出惊惧变幻的神色。  

就连苏东坡和林灵素也都在这一声之下,不由得捂住了耳朵,露出了痛苦之色。  

而那小童林灵素,则是虽然捂住耳朵,但却眼睛释放强烈的亮光,好似看到了十分吸引他的事情:  

“明明看起来比我年纪大不了几岁…他怎么会这么厉害…”  

而作为陈希象这一喝冷叱下的玉阳真人,则是脸色冰寒:  

“本教教旨行侠仗义、救苦恤贫,天下武林人士不管练武与否,听到我教名字,都会敬重几分,不是因为我教中人武功有多高,而是因为我教门中人向来都是行的侠义之事。”  

“你竟说我徒弟在他二人决斗的时候,从背后偷袭你的同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