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见神不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69,最快更新诸天演道!  

年轻道人和巴立明从大地以东,走到大地以西,远涉重洋,亲自拜访了其他国家的高手和地区。  

在全球各大门派,纷纷留下了申饬之辞和掌印。  

于是。  

短短三个月。  

立即。  

世界范围内,开始对一个人产生敬畏。  

这简直是神。  

人类历史上罕有!  

一个人。  

令世界震动。  

短短三个月的作为,让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唯有跟随在陈希象身边的巴立明却十分之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两个人此次远离神州,前后花了三个月。  

陈希象的从天而降大手印,就如同蘑菇蛋一样。  

在将回归神州之前,陈希象站在岸边,道袍猎猎。  

他的眉宇之间平静无波。  

巴立明对陈希象感叹道:  

“你真的成功了。”  

陈希象却不说话,他的眸光远望极远处。  

这时候巴立明惊讶的发现,陈希象的浑身血液在发出惊涛一样的响动。  

这种声音极大。  

从陈希象的体内传达而出。  

两人站在海边。  

轰隆隆一时之间竟然分不清,陈希象体内血液的流动声和海洋中的浪花声之区别。  

“血如惊涛!”  

巴立明双瞳视线收敛。  

“竟是…才要突破见神不坏!”  

他对此感到万分震撼。  

陈希象此时的状态,正是要彻地进入见神不坏时候的突破状态,血如惊涛,骨骼换血,长出四十个牙齿,如释迦摩尼一样的人类极限。  

但居然是现在才进入这个境界。  

这也就是说,之前陈希象还不是见神不坏。  

“这…”  

巴立明直呼怪物。  

没有见神不坏的体力和修为,单单真气和心灵的修为,就折服了世界,击败了他和god两人。  

如今此人再成就了见神不坏。  

可谓是心灵和肉身双重进入非凡天地。  

等于王超加上唐紫尘的境界,被这一人,同时证就了。  

那不就是…那位黑山老妖的层次。  

可关键却是陈希象拥有黑山老妖具备的心灵和肉身,黑山老妖却比陈希象少了神秘的真气。  

这就等于,黑山老妖现在都不如陈希象的底蕴强大了。  

迎着海风。  

陈希象双眸中好似其中藏着一片汪洋,神秘幽邃,散发着缕缕魔力。  

身躯站定于大海之边。  

看似什么动作都没有,但却是在搬运着自己的浑身血液和真气,冲击大脑。  

肉身第五关的最后一关。  

脑髓泥丸!  

“轰!”  

一声震响在陈希象的脑中炸响,好似惊醒百蛰的那第一声春雷,万物复苏。  

脑中一声雷响!  

陈希象彻地将功夫和劲力炼入了大脑。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从来就没有什么功夫是说能将大脑都练到。  

虎豹雷音将功夫练到五脏,就已经是神奇至极。  

接下来,利用各种磁场,将功夫继续渗透进血髓之中,完成人体的再进化,就更是匪夷所思。  

但绝都没有将自身气血再进一步,彻底冲破大脑最关键的神经总枢,所得来的进步之巨大。  

大脑为人体六阳之首,识神之所居,主宰肉身百神之天庭。  

陈希象早先就已经打破了识神,进入了心灵至高层次,如今再将气血搬运到了大脑,彻地将肉身气血,也进一步提升到了“见神”的层次。  

一进入这个境界,陈希象立即就感觉到了自己掌握了人身最大的秘密。  

气血上脑,血肉不同,生命本质都发生了改变。  

陈希象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肉身各处那些细微的“穴位”,其中住着的“神”,用气血刺激,可打开“神”的力量。  

天庭为诸神朝拜之所。  

打开了大脑天庭,就同时感觉到了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感应到了人身的三百六十五位神明。  

而陈希象以气养血、以血养脑,以脑强神,两条路走通之后,顿时周身毛孔都充盈起来。  

肉身、精神都已经在此时空进入了天地的极限。  

“如此,踏足先天,不需半年便可。”  

两年多一点时间,修到先天之境,这就算是道宋天地的时空,也没有几个人。  

陈希象睁开双眸,双眸比以前更闪亮了十倍,眸光好似实质一般射出去,如果是普通人站在对面,根本就不敢直视。  

巴立明扫到陈希象大功告成后的眸光,立即大惊:  

“不好!这变态在‘心灵前知’的基础上,又进入了‘见神不坏’,大脑再次得到了开发,控制人心的本事,比以前更强了数倍。”  

他迅速镇守心神,手里捏了一个特殊的手印,心中警醒,防止自己被这变态说不定就抓住机会,渡化成了随从。  

陈希象眸光一运,光芒内敛下去,恢复正常,好似两颗深邃的黑宝石,道:  

“我们可以回神州了。”  

海外诸国之事完毕,接下来,也该是回神州大地,与那黑山老妖展开最终的决战了。  

决定这方时空真正的道统归属问题。  

三个月的时间。  

神州之内也从未间断过接受从世界上传来的消息。  

断去了一臂的神,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他默然自语:  

“天降大手,这,究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