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封狼居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突厥境内苏定方追奔数百里,期间还和萧嗣业、回纥婆闰等走散了,这两个部下前往邪罗斯川追击阿史那贺鲁,他不断的击杀和俘虏西突厥的人。  

任雅相在后面不断的拾俘虏,脸都绿了。  

别看是押送俘虏,但是此时已经严重超负荷,任谁也顶不住啊!  

越往北走,天气越冷,正遇天降大雪。  

“将军,待天晴之后在进军吧!”  

“是啊,如此风雪之中,速度太慢了。”  

诸将纷纷请求道。  

苏定方摇头,“现在雪密风冷,贺鲁一定估计我军不能前进,我可以掩击其不备,若缓几天,他就逃远了,现在追可以事半功倍,是上策。”  

于是接下里昼夜兼程,沿途收降人畜,但是只是归起来,然后留给后面的任雅相。  

在第11天的时候,他们已经深入西突厥的腹地漠北(今巴尔喀什湖)  

走在前面的探子纵马飞奔胡来,激动的脸像开了花一样,“将军,前面有敌人有马蹄的的印记。”  

“有多少人?”  

“很多”  

探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结结巴巴的说道。  

还没等他说完,却见苏定方已经骑着马冲上了一处高地,拿出秦寿给他的望远镜,看向远处,真是西突厥的人,足足有数千人。  

探子看着苏定方手里的望远镜,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西突厥人已经被打散,能有数千人,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苏定方不由心中大喜,大喝一声道:“是突厥人,是他们”  

苏定方激动的两眼放光,他用望远镜看了好几遍,眼神闪烁不定。  

这是突厥人没错,但是人数也实在不少。  

关键不能断定这是不是阿史那贺鲁,万一不是,或者其中有诈。  

原本这群兄弟们疲惫到了极点,但是此时听闻追上了西突厥人,一个个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眼中杀气熊熊燃烧了起来。  

这些天,他们已经杀的麻木了,就算是新兵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杀戮,也已经变得勇不可挡,眼闪烁着光芒看着苏定方。  

如同一头头噬人的野兽。  

“先吃东西。”  

苏定方咬了咬牙,强忍住内心的兴奋,吩咐兄弟们先吃点东西,众人一个个拿出肉干,炒面,因为担心点火会惊动敌人,所以只能就着喝点雪水,然后一个个翻身上马。  

条件艰苦,但是所有人的精神却是亢奋无比,一个个跃跃欲试。  

苏定方拔出自己的刀,高呼一声:“兄弟们,创造历史的时候到了。”  

“从古至今,提及武将,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霍去病将军,因为他创在造了武将的历史,那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且激励着无数后世武将心向往之的了事,这个历史就是封狼居胥!”  

“当年李靖将军亲率三千精锐骑兵,突袭突厥大营,颉利可汗仓皇而逃,后唐军又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直到最后灭了东突厥!”  

“李靖将军虽然没有学霍去病那么“封狼居胥”,但是他骑马从狼居胥山脚下飞驰而过,最后彻底消灭了东突厥,他的功劳也堪称“封狼居胥”!”  

“如今,我们再次创造了历史,在古人从没有到过的极西之地,灭阿史那贺鲁。”  

“轰!”  

“轰!”  

长枪如林,一下又一下的敲击着地面,天上的云都在此刻都变得阴沉了下来。  

“杀!”  

战马奔腾,朝着正前方奔袭而起,马蹄踏下,卷起千堆雪。  

苏定在最前方,寒风灌入口鼻,但是他却浑然感觉不到任何的寒冷,因为他的血在沸腾。  

封狼居胥,哪个武将不想有如此丰功伟绩,如今,这一切就摆在了自己面前。  

轰隆隆战马奔腾,如同洪流一般朝着起起伏伏。  

此刻的阿史那贺鲁带着自己的亲卫们逃离至此,心中一团死灰。  

败了,四十多万勇士,更是联合了关陇各族和世家高门,到最后竟然败了,败的令人绝望。  

战场之上的火器和弩箭简直就像是下雨一样,轰鸣声和一支支羽箭击穿了他的信心,无论他如何的不甘心,却不得不接受。  

此刻围在阿史那贺鲁身边的不过只剩下了几千人,他喝着从大唐掳掠的酒,心中冷冽如寒冬。  

出发时雄心勃勃,如今却提不起来一点心劲儿。  

这也是为何他会逃离到这远离大唐的地方的主要原因。  

阿史那贺鲁叹然说道:“为何?为何大唐会有如此神物?”  

“难道就是因为那个叫秦寿的人?”  

可惜身边没有人回答他。  

他倒在卧榻上,隐约之中听到了马匹声,他不由看向远处,在他心里,这遥远之地不该有人来的,大唐的骑兵更不可能来。  

太远了!  

可惜他低估了苏定方的杀心和决心。  

阿史那贺鲁走出营帐,看向远处,当骑兵越来越近的时候,阿史那贺鲁的眯着的瞳孔猛然收缩。  

随即,一声声骇然的声音响起:“唐军!”  

“唐军!”  

“敌袭!”  

阿史那贺鲁的酒一下子醒来过来,眼神惊惧的看着越来越近的唐军,面容狰狞。  

他怎么也想不到唐军竟然会追到这里来。  

西突厥人在看到唐军的时候,后背汗毛直立。  

“杀!”  

转瞬之间,唐军的铁骑已经如狂风一般袭至。  

因为秦寿不让武媚出宫,所以她一遍又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