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风掣雷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等秦寿再次问了高阳几句之后,不由心头大急。  

脑出血,一旦再犯,情形定然更加凶险。  

此刻他顾不上天色已晚,转身让人备马,就往皇宫方向赶,独孤烨和陈泾带了几个人随行。  

朱雀大街上马鞭被抽的啪啪作响,马蹄声声,秦寿的马车一路穿行,距离不算是太远。  

靠近皇城城门的时候,突然有人拦住了马车。  

“来者何人??”  

“没看见只是高阳公主府的马车吗?”陈泾说道。  

“放行!”  

虽然被放行,但坐在马车内的秦寿却是蹙眉,轻轻的掀开帘子,朝外面看了一眼。  

要说自己的马车也就是最先开始的时候被拦了两次,此后再没有被拦,今日这是?  

可就是这一眼,秦寿的心头突然涌起更加的不安。  

自己来了多少次了,更别说当初和房遗爱一起在玄武门之上抵御过魏王造反,面孔还是见过的,但是这几个人都没有见过,甚至面生的紧。  

“陈泾,回去!”  

而回答秦寿的却是突然城门的轰然关闭,几道光芒瞬间朝着自己冲杀了过来,马车在接触的刹那便被掀掉了车顶。  

破碎的木屑冲天而起。  

血光乍现,陈泾带过来的几个人中有人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怎么回事儿?”陈泾喊出口的同时,手中的长刀已经出手,和冲杀过来的人战在了一处。  

刀剑的幽光闪烁,彼此交错,一触便再次交织在一起。  

而另一道身影猛地踏地,一个借力便冲杀到了秦寿近前,刀朝着秦寿迎头劈下,却被独孤烨的刀给挡住。  

但是双方的力道实在是太大,刀碰撞在一起的瞬间,独孤也的双腿直接将马车给踩穿。  

随即,独孤烨用力挣脱,车厢直接裂开。  

“唏律律”  

马匹受惊,嘶鸣着跑了出去。  

秦寿被掀翻在地,却一下子站了起来,此时还没有进入皇宫,没见到陛下之前,短刀还在身上,一下子抽了出来。  

但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惊愕。  

只见自己带着的几个人,除了陈泾和独孤烨,竟然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当初在草原之上的时候,他们也是能以一敌二的存在,但是这一刻却卓然让他恍惚,再次刷新了他对于武功的的认知。  

而独孤烨此时也是全力握着刀,硬扛着对面。  

随着刀光接触,轰然巨响,独孤烨整个人被砸飞出去,撞进了另一个马车。  

很快,独孤烨从马车中站了起来,这一次他选择了双手握住刀,因为他的单手发颤握不紧,细看,虎口的位置竟然渗出了血。  

“啊!”  

自己手下一人被对方直接砍中,连人带刀直接被砍巨大的力量给劈飞出去,撞在城墙上,头骨迸裂。  

为了安全考虑,秦寿还专门给自己人都锻造了几把好刀。  

但这一刻却无济于事。  

一个身穿黑衣的人提着一把长刀,眼睛如猎鹰一样冷冽的盯着秦寿,逼近了过来。  

此时,陈泾已然将眼前的一个敌人给劈开,作为卸岭一脉的传人,他的力量一般人还是难以抵挡的。  

“你就是秦寿?”黑衣人冷漠的问道,他手中的刀同时也渐渐扬起。  

“没错,我是秦寿,你又是什么人?”  

那人眯着眼睛看了秦寿一眼,“我?单经义!”  

似乎怕秦寿不明白,他一字一句的说道“这名字你定然没有听说过,但是单雄信你肯定听书过,他是我的父亲。”  

秦寿霍然愣了一下,单雄信?绿林总瓢把子?  

号称是真正的“义气”之侠士?相传陛下一定要杀,便是李世绩怎么求情也不行,只好割块肉给他吃,以实践“同日死”的誓言的人?  

他竟然是单雄信的儿子?  

“我与你之间好像没有什么仇怨吧?”秦寿不解的问道。  

要说有仇也该是你和李氏皇族的仇啊!  

单经义沉声道“不当初我父亲被李世民杀死之后,是太原王氏的王珪收留了我,将我抚养长大,这么说你还觉得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仇吗?”  

竟然是太原王氏?  

他们的人竟然直接出现在了玄武门,难道“所以,你必须死!  

还没等秦寿想出所以然,单经义暴喝一声,朝着秦寿这边冲了过来。  

而陈泾此时也牙呲目裂,拼着受伤将眼前的对手击退,然后迎上了单经义的刀。  

此时夜幕已经降下来,火光迸射,巨大的声音响彻玄武门。  

“驸马,朝城门的方向走,想办法逃出去!”独孤烨此时再次被对手给击飞,却不忘朝着秦寿喊道。  

“嘭轰”  

一声声巨响,金属接触的瞬间,扬起的火星四溅。  

秦寿这边有一人再次被砍翻在地,鲜血肆流。  

陈泾的武功不算低,毕竟能和薛仁贵战几十个回合而不落败,但是在单经义的面前却是有些相形见绌,同样是刀,但是却被对方逼的险象环生。  

只能一次次的用巨力将对方的刀给荡开,而对方的刀法则是不断的变换,丝毫不受影响,招招狠毒,朝着要害!  

刀光上下翻飞,单经义的刀就像是毒舌吐信,不断的逼向陈泾。  

而此时,陈泾之前的对手也已经朝着秦寿悍然出手。  

豁然交手,秦寿便被撞飞了出去,但秦寿却也挥刀了几下,短刀上可见血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