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太子反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己的马车肯定是没法坐了,皇城跟上出的事儿,万年县衙门的人很快出现了,不过看到长孙无忌之后,领头的连忙过来行礼。  

听到死者乃是太子府的人,更是不敢耽搁,直接上报京兆府。  

“老舅,现在我该怎么办?”秦寿看着地上的人脸色发绿。  

长孙无忌看了已经死掉的称心,摸着下巴说道,“牵涉到太子,还是找陛下吧!”  

魏征也点头赞成。  

秦寿只好再次坐上长孙无忌的马车,掉头重新驶向皇宫。  

“称心死了?”  

李世民有些诧异的问众人道。  

“这事儿真的是意外,我刚出皇城没多久,结果”秦寿一脸郁闷的说道。  

“确实如此!”  

长孙无忌、魏征等人也纷纷出来作证。  

李世民看着秦寿,又看了看长孙无忌等人,眼神闪烁,似乎在想着什么。  

良久,李世民才叹了一声道:“算了,本来就是要死的人,这样死倒是爽利了一些。”  

“‘称心’家里如果还有什么人的话,给一些赔偿吧!”  

“陛下圣明!”秦寿松了一口气道。  

李世民没好气瞪了他一眼。  

众人没有在皇宫之内多待等再次出了皇宫。  

长孙无忌意味深长的拍了拍秦寿的肩膀说道:“寿儿,老舅很看好你,这大唐的朝廷必然有你的一席之地啊!”  

秦寿讪讪的笑道“国舅高看我了,我哪有那种才能!”  

长孙无忌笑了笑,转头问魏征道:“卢国公、魏大人,你还不走吗?”  

“你先走,我想和秦寿说几句话。”  

魏征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消失,才转头对秦寿道:“秦寿啊,刚才有些话没好意思说,其实你该叫我老姑父”  

“啊?”秦寿懵逼不已:“老姨夫,咱这亲戚关系不能改吧?”  

魏征笑着说道:“看怎么说,裴晚吟是我侄女,这下你明白啥意思了吧?”  

“你侄女?”  

秦寿猛然抬头,怔怔的看着魏征,懵逼树上直接挂果。  

卧槽!  

这消息犹如巨石砸下,砸的他脑子发懵。  

裴晚吟的根底竟然在这位身上魏征看着一脸愕然的秦寿,神采奕奕,“等过段时间,商量一下你和晚吟的婚期,总这样也不是办法。”  

“早点回吧!”  

秦寿呆呆的看着魏恒的背影,半晌没缓过味儿来。  

这一天天的李世民和朝臣、皇子们在甘露殿议论科举考试及放榜事宜,唯独太子缺席不来。  

魏王泰上前一步说道:“父皇,科举考试,为朝廷取仕,如此重大的事情,太子怎么能无故不来呢?”  

一些士子、大夫也纷纷上言。  

“陛下,太子如此作为,乃德行缺失啊!”  

“陛下”  

正说着,太子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了殿前。  

李承乾欠身行礼道:“父皇,儿臣腿疾犯了,以至于来晚了。”  

而实际上,李承乾是为了给称心在东宫修建一个小屋,屋内立了称心的像,他更是在东宫之内还修了一个衣冠冢。  

如此耽误了时间。  

李世民神色稍缓,有些不解的问道:“你带的这些东西是何物啊?”  

众人眼见李承乾来的时候,后面有人抱着几个箱子跟着。  

李承乾将箱子打开,“父皇,群嘲上书议论儿臣受道士秦英,韦灵符等妖术蛊惑,德行不正,如今儿臣将两人也全部处死,同时将连坐、被斩首数人,这其中便是他们的头颅。”  

李承乾一脸诚恳的说道。  

“啊?这”  

李泰张着大嘴愣愣的看着太子李承乾。  

刚才诟病李承乾的几个朝臣看着箱子中的人头面面相觑,骇然的一句话再讲不出来。  

李世民摆手护卫赶紧把这些人头收走。  

因为这一幕,接下来的议事异常的安静,再无之前争论、嘈杂。  

即将下朝的时候,李世民问了一句,“太子,秘书丞苏亶长女苏氏也极为的端庄得体,娶为东宫太子妃如何?”  

“但凭父皇做主!”李承乾恭顺的说道。  

李世民欣慰的点头,“玄龄,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办。”  

“魏征,朕命你为做太子太师,负责教授太子。”  

“是,陛下”魏征领旨道。  

秘书丞苏亶闻言面露喜色,之前就传言说自己家女儿可能会嫁入东宫为太子妃,可最终却被白崇简的女儿给截胡,如今兜兜转转又落到了自己头上。  

魏王李泰却是脸色肌肉抽了抽,极为难看。  

高阳今日进宫给皇后取一些东西,回来的时候长孙皇后问起,她顺嘴说了这件事。  

“陛下为承乾也是操碎了心,只希望他能长进。”长孙皇后闻言也甚是欣慰。  

而秦寿听闻,却是心里直突突。  

他搓了搓手,总觉得哪里有点不正常。  

秦寿叫来了长孙涣,“你回去和老舅说一声,就说东宫可能会有异动,让陛下加强对东宫的防范。”  

“那你怎么不自己亲自和陛下说?”长孙冲愣愣的问道。  

“让你去,你就去,问那么多干嘛?”  

秦寿心里暗道:这事儿自己还是不要出面的好。  

等长孙冲走了秦寿依然感觉心里发慌,他问高阳道:“玲儿,如果你大哥要杀我,你会怎么办?”  

高阳闻言,不禁一愣,随即说道:“大哥现在变好了,怎么可能杀你?”  

秦寿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