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 筑紫城与人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孩,身上气息奇特。  

非要说的话,好像和初见矶姬、蟹姬时,她们两个身上的气息有点相近,不过比海国的两位公主又要微弱很多,且不带有海洋的力量。  

而面对如此古怪的问题,樱明显有些失望和羞恼。  

这家伙多冒昧啊!  

“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我当然是人草啊!筑紫城的大家,不都是人草吗?还有日向城也是。除了大仙桃神大人,祂才是神明呢。”  

樱觉得,眼前的少年虽然长得好看,但貌似脑子并不好使。  

问出来的问题都奇奇怪怪的。  

什么河边浪漫邂逅的氛围,现在也都不复存在了。  

她是不想继续在这里纠缠下去,于是便说道:“我该回家去准备庆典了,阿爹阿娘也该到家了。”  

说着少女转身沿着河岸快步离开。  

神谷并没有再叫住对方,只是立在原地若有所思。  

“人草啊。”  

如果是“人草”的话,那就没错了。  

人草的概念,最早还是出现在古籍神话里。  

就是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隔着千引石夫妻决裂时,曾立下的“每天必定死一千人,每天必定生一千五百人”的誓言。  

按照《古事记》里的原话——  

也就是说,在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立下的誓言里面,最初每日生死的,并非是真正的人类,而是“人草”。  

所谓的人草,是属于神明后裔,但本质上又是一种非神非人非妖的存在。  

严格来讲,应该属于“神”和“人与妖”之间的过渡种族。  

反正日本的神明,孕育后代的方式多种多样。  

不单单是生理上的生育,洗澡、流血、吐口唾沫都可以诞生出一大堆新神来。  

这些新神,也会如法炮制,孕育下一代。  

就这样快速便捷迭代不知道多少轮,次生代的神明就变成了“人草”。  

这类存在数量众多,或许携带有一定的神性,但基本能力凋零,已经不能再称之为神了。  

后来的国津神,大概就是从身份低微的末代神,或者干脆就是一些较强的人草修行而成的。  

“走了,小小老头,我们去筑紫城看看。那里的人草应该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情报。”  

通过与樱的谈话,神谷川已经获取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首先,这里是诞生过三贵子的阿坡岐原,存在有两座大城,里面住满了人草。人草们未必会比人类强多少,起码光看樱这个个体是这样的。  

其次,今晚的筑紫城要举行纪念伊邪那岐的庆典。  

最后是最为重要一点是,大仙桃神很大概率就在阿坡岐原。  

“现在看来,大仙桃神应该见过伊邪那岐。在祂那里,或许会有我们需要的人主素材,我们得找到这尊神明。”  

“阿巴!”  

小小老头应声。  

刚才神谷川思索的过程之中,斥候同样在思索。  

在脑内整合现在获取到的信息的同时,小小老头还联想了一些其他的。  

就是…  

主人不愧是主人啊。  

主人有着那样的一张脸,外加那样的气质,确实很容易得到异性的青睐与优待。  

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轻而易举和当地的女孩子打成一片。  

那个名叫“樱”的人草,在谈话过程之中,随随便便就把这么多有用的信息告知给主人了。  

主人甚至连一千银针都没用!  

这种收集情报的方式…学不来,学不来。  

只能说,鹿野屋大小姐私底下评价主人为“高天原魅魔”,还真是有一定道理的。  

筑紫城中。  

神谷川带着小小老头的身外身进入这座大城,并未受到任何阻拦。  

这座大城巨大恢宏,建筑的样式比高天原领地之内的大江山城更加古老。  

街道上红白的纸灯笼与彩色绸高挂,迎着夜风飘摇,充满了节庆的热闹氛围。  

城中人头攒动,活跃着大量人草。  

这些人草样貌各异,有像樱那样子和人类相差无几的。  

也有类人形态,或是头长犄角,或是身后拖着尾巴,亦或者身上长有羽毛、鳞片的人草存在。  

更有甚者,长得不成人形,比较随心所欲。  

但是,所有的人草,气息都是相近的。  

难得能看到这么多活的“古神话生物样本”,身为民俗学者的神谷川,一边面色从容地与各种人草擦肩而过,一边在心里分析——  

人草是次生代,神力凋零的神明后裔,大概依旧可以进行自然繁育。  

长此以往下来,人草的后代可能也出现了分化。  

已经没有什么能力的人草,说不定是人类的祖先,而还有些特殊能力的,说不定就是部分妖类的祖先,或许就这样分别诞生出了比较纯粹的人类和妖类。  

神谷川很久以前就猜测过,神与妖鬼同宗同源。  

所以妖鬼会存在较为顺畅的成神途径。  

目前已知,有些妖怪是可以自然繁衍的,而有些妖怪,譬如很多怪谈类的,其诞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奇奇怪怪。  

而最早以前神明孕育后代的方式也奇奇怪怪。  

这不就对上了。  

根据人草往后推测,现在的人类大概也是广义上神明后裔里的一种。不过人类性状更加稳定,只能依靠自然繁衍,且个体基本都不能像妖鬼那样,一出生就携带某些超凡的力量。  

所以,人类也可以通过“肉灵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