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稚日女尊的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是鬼冢觉得应该可以像用自己那柄和弓一样来使用着先——  

拉动弓弦,以灵力为箭矢射向敌人。  

这样以来,好歹能再多出一个能够使用的武器。  

于是,小巫女便打算将这柄红线弓先留在身边。  

现在土御门村落肉眼可见地变得更加凶险和诡异,鬼冢切萤此行过来,又没带太多趁手的除灵道具。  

有一把可能来源于神明的武器傍身,总归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坏。  

由于神社各处的红线散去,大殿原本被红色覆盖住的部分也终于裸露出来。  

在中心的神位上,鬼冢看见有两尊高大的神像正居高临下立着。  

神像古老斑驳,又带着奇特的悲悯感。  

可就这样立在破败的神社大殿里,又古怪荒凉和突兀,莫名让人心悸。  

神位上的神像,分别为一尊女神与一尊男神。  

考虑到之前两尊神像之间,被密密麻麻的红绳牵扯着,似乎暗示了祂们之间存在极其密切的关联。  

其中的女神像小巫女很熟悉。  

其五官柔和,衣着有几分像巫女服,衣袂灵动。  

“天钿女命的像?”  

再看那尊男神像,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有着收拢在背后的羽翼,赤色的威严面孔隆起的条状长鼻格外醒目。  

像是一只天狗。  

鬼冢一下子便明白过来这尊男神像是谁了——  

猿田毘古神,又或者叫猿田彦命,或者猿飞彦。  

鬼冢望着猿田彦命的神像,在脑海力回想和这尊神明相关的神话信息,呆滞了一阵子。  

“稚日女尊、天钿女命,还有猿田彦命…所以,这里真的关联着第三柱神明。”  

天钿女命和猿田彦命。  

还有掌管姻缘的稚日女尊。  

鬼冢切萤似乎隐约有些想明白这三柱神明为什么会关联在一起了。  

也大致想明白了为什么天钿女命会自戕。  

“天钿女命在天户岩上自戕,甚至不惜碎裂开自己的身躯…是想要断开同猿田彦命之间的联系?而那份联系,可能曾经受赐于稚日女尊?”  

鬼冢恍惚了数秒,继而又听见身边传来孩童的嬉闹声。  

它们于残破荒凉的神社各处笑着,叫着,拍手嬉唱童谣:  

“高天原上的稚日女尊、行走于地上的猿飞彦大神,还有刚才没提到的,四分五裂的天钿女命…”  

天户岩,石窟。  

靠着阿吽之息短暂又休整了一阵子,等到紫金霜的药力完全作用到身上。  

先前身体的虚弱感已经一扫而空。  

神谷川重新启程,尝试去寻找可能遗落在天户岩处的最后一块铜镜碎片。  

但刚走到洞口处。  

神谷川忽然感觉到一股奇异的力量从左手手腕上的红绳上涌现出来,并且缓缓流淌到自己的身上。  

这股气息暖烘烘的如同,午后懒洋洋的日光。  

“这是…鬼神的力量?”  

感受到这股力量之后,神谷川忽然觉得自己和鬼冢之间的联系加深了。  

这种感觉就有点像他和式神们之间的联系。  

而且,从红绳处反哺过来的力量涌动,也确实和式神们神社反哺给他的力量有些类似。  

就好像是他手下,凭空多出了一个古怪的式神神社。  

“萤?”  

神谷川一时间没有搞懂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不成活人还能成为自己的式神吗?  

但很快,这个想法便被神谷川否决了。  

认真感受了一番,他察觉到同鬼冢之间的联系,和式神契约的联系是有所不同的。  

但又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这条红线吗?”  

神谷川看向自己的手腕。  

下一秒,红色的细线飘荡出来,并且微微扯动。  

在等到了回应之后,鬼冢那边传递过来了信息:  

“猿田彦命?”  

神谷川知道这尊神明的神话信息——  

猿田彦命是神话“天孙降临”之中被记载的神明。  

所谓的天孙是天照大神送往人间的子嗣琼琼杵尊。  

琼琼杵尊降临时,猿田彦命还是生于地上的国津神。  

在日本的神话之中,国津神的概念和天津神相区分。  

所谓的天津神,是高天原上诞生的神明神系,像三贵子、稚日女尊、天钿女命都属于这个阶级之内。  

算是日本神明里面天生的贵种。  

而国津神则是一些被流放下人间的神明,或者干脆是出身于人间草莽之中神明的统称。  

相比之下,这类神明的身份要低微很多。  

猿田彦命在人间遇到琼琼杵尊后,主动担任了天孙在人间的引路神,曾经守护琼琼杵尊,并且为其指引前路。  

所以这尊神明的权柄,也与守护以及指引相关。  

而且,光看猿田彦命的神像形象,就知道祂与天狗脱不开关系。  

在一些传说中,猿田毘古神被认为是天狗的领袖或守护者,祂与天狗一起守护着山林和自然。同时,天狗也被视为猿田毘古神的使者或侍从,帮助猿田毘古神传达神旨和执行神命。  

简单来说,猿田彦命应该算是天狗的祖神。  

甚至在有一些神话之中,直接将其描绘为于地上第一个诞生的鸦天狗。  

此外,猿田彦命还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在神话里面,祂被记载为天钿女命的丈夫。  

据说天孙降临之时,天钿女命也在高天原派出的护送队伍之中,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