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拜访吉光寺(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茨城县。  

在行驶幽灵车上,神谷川向鹤见葵讲述了赐福发生变化的原因:  

“你还记得你在梦境里看见的红黑洋裙吧?你说最能吸引你注意的那道身影,那是玛丽,你之前已经见过她了。”  

玛丽小姐。  

鹤见葵上个星期到神谷川学习的时候,曾见过老师手下的这位式神。  

印象里是个非常强大且漂亮的怪谈。  

鹤见在见到玛丽的时候,对方就像个精致的洋偶娃娃一般,静静坐在神谷老师的身边。  

鹤见葵对于老师家里的情况依旧不算太了解,她只知道那位玛丽小姐在老师家中的地位,和主妇姿态的般若相同。  

且初见玛丽时,鹤见身上的赐福还未消失。  

她本能惧怕玛丽强悍气息的同时,还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和梦境里一样。  

“玛丽本身是荒神,嗯…这件事在对策室里也不算是什么秘密。她的权柄和你们家族世代供奉的大黑天相似,这大概也是她的存在会吸引你注意的原因。”  

“还有,你知道的,荒神是怪谈和神明的分界。成为了荒神的怪谈,依旧可以朝更高的位格突破。”  

神谷川尽量用小徒弟能理解的话,为最近这一两天发生的事情做铺垫。  

鹤见葵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这个女孩心思是敏感而细腻的,她已经察觉到什么了。  

“你家世代供奉的大黑天,祂并非是这柱神明的本尊。大黑天诞生于印度,祂的本体在印度也很合理,对吧?不过,很久以前,大黑天曾有一尊化身漂洋过海,随着信仰的传播来到日本。”  

“可以明确告诉你的是,那尊大黑天的化身出于某种原因已经殒落了,只有一缕神识还留存于世间。而世代庇佑你家族族人的力量,和那缕神识脱不开关系。”  

“因为你的出现,我和大黑天的神识取得了联系,并且达成了一项共识。具体的结果是,大黑天化身在这里的遗产,将由玛丽继承,包括你身上的赐福庇护也是一样的。”  

神谷川这样说道。  

大体上说明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不过像是他和大黑天的神识是如何取得联系的,又和那缕神识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则都略过不讲。  

至于玛丽继承大黑天遗产的事情,告诉鹤见葵也无妨。  

接下来神谷川还要去吉光寺里说服鹤见伸知供奉玛丽,这件事情鹤见家的人迟早会有所察觉的。  

鹤见葵的大脑飞速运转,但依旧有点处理不过来老师告诉她的信息。  

神谷老师说,他手下的玛丽小姐,继承了神明的遗产?  

那这样一来,她还算是荒神吗?  

还是说,已经朝着神明的方向蜕变了?  

神谷老师,能够驱使神明?  

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放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显得不切实际。  

但唯独在神谷川这里…  

他是众人所公认,当之无愧的除灵师天花板战力。出现在除灵业内不过两年的时间,便站在了令所有人都望尘莫及的位置上。  

他有着沟通鬼神的能力,他的一身技艺也来源于一位未知的强大的神秘鬼神。  

如果是他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坐在幽灵车座位上的鹤见葵,处在三观颠覆,震惊到难以复加的状态,这时候又听见身边的神谷川补充说道:“鹤见,因为你是我的徒弟,所以我告诉你这些事,但还是希望你不要和其他人透露。”  

其实对于神谷川而言,目前告诉鹤见的事情,也不算是太大的秘密。  

对策室都知道鬼神弟子驱使着一群荒神。  

如果他手下的式神里真的有某一个突破了荒神的桎梏,朝着登临上更高的位格…  

业内在大范围震惊过后,大概也会选择接受。  

不接受还能怎么办呢?  

毕竟鬼神弟子已经上演过太多次奇迹了。  

甚至,对策室里的少部分人对于这种事情的发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譬如一直为神谷川背书的结成真剑佑。  

所以,向鹤见葵强调这是一个秘密,更多像是神谷川对小徒弟服从性和忠诚度的一种试探和测验。  

和他人共享秘密,是最能拉近双方关系的方式之一。  

当倾听者了解了倾诉者的一些秘密,尤其是当其知道这些事情未曾向任何人提及时,倾听者会感受到自己的特殊性,对倾诉者的亲切感会立刻上升。  

这就是“自我告白”。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倾听者本身必须是个可靠的人才行。  

像小鹿,别看她平时娇憨又跳脱,可她几乎知晓师父的一切,且对旁人都守口如瓶。  

之后,如果鹤见葵能向其他人守住这个秘密,那就说明她的秉性是可靠的,可以试着将她培养成一个和小鹿一样的,忠诚的“自家人”,然后投入更多的信任。  

“阿——吽——”  

鹤见葵并拢双腿,身体微微颤抖,用才刚掌握皮毛的阿吽之息努力平复心理,胸口有节奏的微微起伏。  

女孩刚才在神谷家里,还在担心自己会被遗弃。  

可现在又感受到了神谷川对自己的重视。  

相比秘密本身,这种重视感对她而言更为重要。  

她抬头,原本阴沉着的眼眸,变得如同一只刚被捡回家的流浪小犬那般湿漉漉:“老师,我不会和其他人讲的。”  

“嗯。”  

面对女孩的承诺,神谷川轻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