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风暴即将开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下七武海,简称“七武海”,他们是世界政府公认的七位大海贼,拥有灾难性的破坏力量和与国家匹敌的巨大战力。  

只有知名度很高或战斗力高到能震慑众人的海贼才有资格被选为王下七武海。  

王下七武海制度其实是从战国开始执政海军元帅时候才有的,当时为了制约四皇而诞生了七武海。  

虽然七武海的整体实力完全不能跟海军本部和四皇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这边大海上出去海军本部和四皇,七武海是最大的势力。  

多弗朗明哥给德雷斯罗萨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其中根源就是王下七武海制度,让海贼受到世界政府保护,甚至能够光明正大谋取国家。  

阿拉巴斯坦两年前有着跟德雷斯罗萨一样的遭遇,因此寇布拉考虑过后就同意了这个想法。  

七武海海贼虽然在外界被称为政府的走狗!但事实是完全相反,七武海一旦被政府抓到机会,就会被政府除掉,例如月光莫利亚。  

七武海都有各自成为七武海的目的,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能放弃七武海的权力与地位,所以与世界政府之间相互利用,双方之间各取所需。  

七武海这个制度那就有些不同了,七武海制度建立的目的就是拉拢些强大海贼,让他们不跟政府对抗,然后成为世界政府手中力量,而这个目的却是达到了。  

无论加入七武海的海贼们是抱着怎样态度,暗中又有什么目的,但明面上这些海贼还是要听从世界政府目的。  

七武海制度自然有危害,就像德雷斯罗萨和阿拉巴斯坦一样,但这些事情却在世界政府承受范围内。  

对于世界政府来说,海贼这种东西大海上到处都是。  

而且七武海制度对于世界政府来说犹如鸡勒,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虽然对于七武海海贼阳奉阴违不爽,但世界政府却需要这些人,最起码他们不会公然对抗世界政府,某些时候还能作为一些力量。  

最关键的是七武海并没有威胁到世界政府本身的利益,而是众多加盟国,所以世界政府对于七武海的所作所为一点都不在乎。  

尽管如此,在世界会议上,只要能够夺得三分之二的投票权,世界政府就算不想也必须废除。  

世界高峰会议上就是用投票制度来决定各项提议是否执行,少数服从多数,其中如果世界政府高层不同意某项提议,而如果其余加盟国有超过三分之二大的选票同意,那么就算是世界政府高层不同意,也必须同意这项决定。  

可是要想获得三分之二的投票那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总共有50个加盟国,也就是说,扣掉弃权和反对,一共需要39位国王同意。  

世界高峰会议投票权是这样分配的,每个加盟国拥有一票,而五老星每个拥有两票,也就是说五老星拥有10票,不过平野圭一死亡,现在五老星只有八票,加起来就是58票。  

所以力库王一直在联合各个王国来一致的抵制七武海的制度,就是想要再这次的会议上取消王下七武海的制度。  

只不过对于亚索来说,七武海的身份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海贼也好,七武海也好,都不能阻止他的脚步了。  

自从顶上战争之后,霸权争夺的时代开启,七武海已经不是海贼们想加入的势力。海贼永远都是海贼,时代不同了,真正有着野心的海贼可不会为了区区掠夺许可而成为七武海,大家的目光都放在那最后的宝座上,哪怕是四皇都一样在行动着。  

众观现在的七武海世界第一个大剑豪鹰眼米霍克,他是大海上一匹孤独的狼,按照他来的话说成为七武海只不过是无聊,他对于海贼王宝座没有丝毫兴趣,如果说野心的话,他的野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出现一个能够挑战他世界第一宝座的剑客。  

海贼巴基,他有着野心却十分胆小,不过他的运气不错,不过他身份不同寻常,作为当年环游世界,到达过最终之岛拉夫德鲁的海贼,没人知晓他是否知晓什么。  

还有海贼女帝波雅.汉库克,她成为七武海只不过是为了九蛇国。  

这些海贼中除了多弗朗明哥是为了这个七武海的权利主动朝世界政府要的,其他的海贼可不会在乎七武海这个位置。  

七武海他们随时可以丢弃,七武海制度的盟约约束力甚至比不上一跟头发。  

世界会议的进行,玛丽乔亚里面不仅仅有参加会议的各个加盟国,革命军也混入了其中。  

世界的乱流马上就要开始了,等到了黑胡子进攻和之国的时候,世界都会随之大乱。  

到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会向顶上战争一样聚焦于和之国。  

战争即将要来临了。  

此外,皮卡丘已经将亚索叮嘱的东西交到了报社大王摩尔冈斯的手里。  

摩尔冈斯得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当时就高潮了,这样的消息让他直接就从蛋糕岛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这可是关于最终之岛的消息,关于海贼王的宝藏,一旦这样的消息从他这里发出去,摩尔冈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再次操纵大海。  

想想这样的消息是从自己的手中传出去的,他摩尔冈斯的名声将会在地下世界中再次出名。  

摩尔冈斯,这个家伙就是把草帽路飞捧为“海上的第五位皇帝”的始作俑者。  

很快,摩尔冈斯的操作下,一份份的报纸从报社中开始朝着世界各地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