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宇宙科幻设定】(1/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宇宙有无限维度,但时空只有九维。  

一到九维皆是维度数,唯有十维的‘十’是编号,代表着圆满、终极。它既是十维也是零维,即宇宙本身。  

零维是点,一切向内压缩。  

一维弦维度,有两个正方向,是密度法则的根源所在。  

二维膜维度,有四个正方向,是频率法则的根源所在。  

三维立方体维度,有六个正方向,是弱核力的根源所在。统称为‘夸克物质本源’。  

四维台方体维度,有八个正方向,是电磁力与强核力的根源所在。统称为‘色荷物质本源’。  

五维叠方体维度,有十个正方向,是暗物质、螺旋力、暴涨力的根源所在。统称为‘音荷物质本源’。  

六维悬方体维度,有十二个正方向,是神识力、灵魂海、因果规律的根源所在。统称为‘灵魂物质本源’。  

七维羅方体维度,有十四个正方向,是宇宙一切质量的根源所在。因果本源如实体般在手中玩弄。  

八维极方体维度,有十六个正方向,是宇宙一切能量的根源所在。诸多法则如实体般在手中玩弄。  

九维超方体维度,有十八个正方向,是时空的顶点,时序的维度,熵的维度。为时空本源所在,物理时序触手可及,宇宙终点肉眼可见。  

十维是圆满,宇宙本体,现实总合,物理学的终点引力以及哲学的终点想象,以黄金比例相互吸引。  

一切生命种族,仅诞生于三维。其中3.82是起源之地的维度频率。灵魂法则根源在6.18维度频率。  

每层维度总时空数上限为10的24次方个,其中三维会孕育生命的时空,仅有十二万九千六百个,其他皆为死寂世界。  

3.14为黄极所在的光锥时空。  

文明层级:  

以星盟标准下的地球为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力时代皆不属于文明。  

当一个智慧种族脱离母星后,依旧能适应环境繁衍生息,视为真正的文明,因为她终于不是个随便一个天灾即可消灭的泡沫了,如同婴儿降生,鸡蛋不只放在一个篮子。  

一切原始族群的科技生产力,皆属于加工庞物质的时代。  

之后每一层科技时代,都分为入门、早期、盛期、巅峰。  

纳米文明,技术入微到纳米层面,可肆意摆弄分子排列,掌控了自己的母星,但也未必能遨游星际。入门标志为基因测序技术,早期标志为可控核聚变,盛期标志为纳米机器人,巅峰标志为能量屏障。  

原子文明,技术入微到皮米层面,可肆意摆弄原子排列,掌控了自己的恒星系,或多个恒星系,是银河中最普遍的低等文明。入门标志为力场掌控,早期标志为可控奇异原子物质,盛期标志为原子微观飞船,巅峰标志为亚光速曲率推进。原子巅峰偶尔也被弱小文明视为高等文明。  

微子文明,技术入微到费米层面,可肆意改变原子核,纵横数以万计的恒星系,在星盟中是赫赫有名的高等文明。入门标志为三相力场,早期标志为创世死光技术,盛期标志为中子战星,巅峰标志为负质量生成。银河二十大派系之主,最低都是微子盛期。而微子巅峰则必然是旋臂霸主般的存在,主要代表为金乌、龙族、亘古、孤独者。  

统一力文明,技术入微到阿米层面,可肆意排列基本粒子,是银河星盟顶尖的存在。  

又分统一力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对应入门、早期、盛期、巅峰。  

统一力文明入门:拥有统一力场第一层技术,开始掌控四大基本力,质能转换造物或瞬间精炼出庞大能量。  

可以创造真正高效的虫洞,创造量子之躯,懂得生产统一物质,肆意生产反物质,生产凝聚态材料。  

在宇宙秩序中,被称为‘星河主宰’。  

统一力文明早期:拥有统一力场第二层技术,产生恒定统一场,更改物体外在表现,制作超界限材料,令橡皮也可以如钢铁般坚硬。开始成熟掌握暗物质、暗能量领域的技术,拥有神识力通讯。拥有虚粒子技术,化虚为实,并逐渐可以超距打击。  

通常被称为‘星群主宰’。如果没有一方星群为领地,则属于‘潇洒主宰’。没有强大不朽武器的,是‘荣誉群主’或‘垫底群主’。如果生产了强有力的不朽武器,则称为‘豪华群主’。  

统一力文明盛期:拥有统一力场第三层技术,具备稳定高维通讯、特大范围超距打击,并掌握成熟的暗元素科技、制作暗影机械,并可以肆意转换暗物质与明物质。  

从这一阶段开始,生产力飞跃,真正能以宇宙为工厂,真空造物。  

如果拥有极强大的底蕴和战力,塑造星辰不朽大脑、幽能意志、色荷不灭体,乃至麾下众多群主依附,创建以群主为单位的团体,则通常被称为‘霸王群主’。没有,则只是‘霸主之姿’。  

统一力文明巅峰:拥有统一力场第四层技术,科技达到力学巅峰,力场融合了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引力、螺旋力、暴涨力、神识力,可肆意转换创造万物,通晓所有明暗物质材料的生产。往往还拥有强大的不朽战星。  

如果拥有超星系团为领地,则称为‘星团主宰’,如果没有则称为‘至尊群主’。  

量子极限文明,维度科技成熟,可以瞬移跃迁,乃至升降维度,拥有制作‘低维之门’、‘升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