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好一颗美丽的黑珍珠(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也觉得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开始。  

邦迪教授继续说道:“你稍等片刻,你的学伴已经在来这里的路上了。  

今天时间赶巧,你们正好可以认识一下。”  

孔子骞无所谓地答应了下来。  

反正他今天已经请了一天的假,正好可以一次性把事情解决完。  

两人坐下来等待,邦迪教授热情地为孔子骞泡了一杯马萨拉茶。  

“尝尝这马萨拉茶,这是非洲人最常喝的茶。”  

邦迪教授微笑着说道。  

孔子骞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使劲掐了一下大腿才忍住了皱眉的举动。  

他已经在坦桑尼亚生活了一段时间,很清楚这茶根本不是非洲人最常喝的。  

而是在非洲的印度裔最常喝的,邦迪教授正是印度裔。  

真正的非洲本地人…是指脱离了水困扰的人,并不喝这玩意儿。  

北非一般都喝薄荷茶,就是绿茶里加几片新鲜的薄荷叶和一些冰糖,其他地方一般喝咖啡,就算是茶也是类似腐国的红茶。  

虽然腐国的红茶也要加香料,但是指的是佛手柑、柠檬皮油脂、茉莉花、橙片等,而非眼前这种加调料类香料的马萨拉茶。  

马萨拉茶的英文是MasChai,逐字翻译就是香料和茶的意思。  

茶指的是印度的阿萨姆红茶,而香料则是混合了生姜、豆蔻、肉桂、丁香、黑胡椒等多种香料。  

孔子骞虽然觉得这茶不难喝,但要说很好喝,却也有些言过其实。  

为了不让自己再喝更多的茶,他主动和邦迪教授攀谈起来。  

“邦迪教授,能和我讲讲这所学校的起源吗?”  

面对孔子骞的问题,邦迪教授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历史。  

他提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1961年的腐国伦敦大学东非学院。  

后于1970年拆分为三所独立的大学,除了达市大学之外,其他两所高校分别是乌干达的马克雷雷大学和肯尼亚的内罗毕大学,这三所大学分别是各自国家最好的大学。  

没让孔子骞多等多久,不多时,一个非洲少女气喘吁吁地来到办公室门口,礼貌地敲了敲打开的门。  

孔子骞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  

眼前的少女,虽然肤色并不白皙,但也算不上纯黑,比棕色稍微还要深一个色号,可也不至于让手机摄像头得纯拼算法才能算出轮廓。  

而且没有非洲人那独特的厚嘴唇和塌鼻子,她的五官很是精致,眼睛深邃,鼻梁高耸。  

身高大约170厘米,显然有着一双大长腿,满头的长发很是笔直,关键还是黑发。  

如果不看肤色,完全可以说的上是条正盘顺的标准美人。  

孔子骞疑惑地看向邦迪教授,却从他那隐晦的嫌弃表情中看出了端倪。  

这绝不是什么整蛊,而是中非双方的审美差异实在太大了。  

他在心中暗自感慨,如果以胖为美,那么这个身材纤细腿如细筷的少女,在非洲确实算的上很丑…  

邦迪教授没有立刻让少女进屋,而是一脸歉然地看向孔子骞,压低声音说道:“如果你不满意,我们可以再换一个。”  

孔子骞看了看少女,眨了眨眼睛,摇了摇头,表示就这个了。  

他心中暗自想着,这少女抛开肤色不谈,是典型的亚非拉混血,集合了三大洲的优点。  

如果放在国内,绝对是女神级的校花。  

神经病才换!  

孔小胖的心有点荡漾了。  

他觉得,如果是和这种非洲女生发生点什么,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邦迪教授无奈地让少女进来,少女有些欣喜也有些忐忑地挪了进来。  

她的步态显得有些小心翼翼,仿佛每一步都生怕踩到什么不该踩的东西。  

她的身子略微佝偻着,肩膀微微前倾,像是在本能地寻求一种保护。  

这种姿态让孔子骞不禁联想到受惊的小动物,既让人心生怜爱,又让人感到一丝心疼。  

邦迪教授给孔子骞介绍道:“这是学校安排给你的学伴,名叫伊曼妲赛隆,斯瓦希里语专业大三在读。”  

伊曼妲赛隆听到自己的名字,微微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不安。  

她的目光在孔子骞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又迅速低下头,盯着自己的脚尖,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像是很是紧张的模样。  

近距离看清楚少女脸庞的孔子骞,心中却是嘿嘿一笑。  

他很清楚,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斯瓦希里语。  

但实际上,其军、政、经、教的通用语言却是英语和中文。  

斯瓦希里语这种民间语言,在官方的运用中反而并不高,更多的是使用于市井之间。  

甚至,说中文和说斯瓦希里语,成为了这个国家一种阶级的划分。  

而这位伊曼妲学姐所学的这个专业,在地位上,更像是国内的古代汉语言文学专业。  

这个专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所以什么斯瓦希里语,叽里呱啦语的,无所谓。  

让他欣喜的是,果然,叫赛隆的,就没有丑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