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岐山不大,创造神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组装行业来说,直接就业人数就是700余万。  

所以,3万人…  

这个规模,到时候只能坐小孩那桌。  

云帝其实本想喊一个10万人的,但又怕吓傻龙兴元,只能保守又保守的说个3万。  

不过饶是如此,也是直接把龙兴元给惊得瞠目结舌的在那边说不出话来。  

他开始在心里盘算这个数字。  

如果真的能够吸纳这么多下岗职工,那对于秦川集团,对于岐山市的稳定,都是极大的贡献。  

“小卿总,你确定?”龙兴元的声音中带着颤抖,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  

卿云点了点头,而后耸了耸肩膀,“龙哥,你应该清楚的,我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只要你…乃至岐山、三秦省愿意合作,我可以保证,这个规模的代工订单,绝对能够满足地方的要求。”  

云帝根本不用操心订单够不够的问题。  

制约他的,是现在的工艺、设备的水平。  

这关系着代工厂的生死线,良率。  

而绑定秦川这种工业母机厂,他可以倒逼设备的快速升级,以极快的速度来提升良率。  

而三线厂这种说客气点只有一半军工血脉的体制,太适合代工了。  

完全不用操心什么厂弟厂妹陡然半军事化管理不适应的心理问题。  

以国营厂工人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纪律和拼搏意识,这个代工厂可以很快的树立起整个企业的气质和意识形态。  

而后,言传身教之下,新进入的厂弟厂妹们也会不自觉的被这个熔炉给锻造成一只铁军。  

而且最重要的是,岐山那天生的地理资源禀赋。  

卿云在心里默默分析着岐山在商业活动中的地理优势。  

岐山,作为三秦省的一个地级市,虽然不及省会西安的繁华,但在地理位置上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龙哥,你也不用担心什么销路的问题,你看地图就知道了。”他向龙兴元解释着,  

“岐山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连接西北与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从这里出发,通过陇海铁路、宝成铁路等铁路干线,可以快速连接到全国各大城市。”  

龙兴元点点头,他知道卿云所指的这些铁路干线对于物流运输的重要性。  

“而且,随着重建丝绸之路,建设第二新亚欧大陆桥的推进,岐山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它不仅是原来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更是亚欧大陆桥的关键物流枢纽。  

通过这些班列,我们可以将产品快速运输到中亚、欧罗巴等地区,大大缩短了物流时间,降低了成本。”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提法,但是却有亚欧大陆桥的策略。  

而且,是从上个世纪便开始兴建,90年代初便开始了陆桥营运,国家也是从93年便开始沿桥权限开发开放。  

岐山不大,创造神话。  

由于岐山是国内铁路干网的交汇处,天生便是一个绕不开的枢纽。  

“所以,既然岐山现在没有本土的、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拳头产品,不如整座城市化为一个巨大的代工基地,依靠着地利吃饭。  

岐山周边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这为我们的代工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你们完全可以利用这里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建立起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生产中心。”  

这个道理,其实和豫州商都市引进富士康是一样的。  

龙兴元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开始意识到岐山的潜力。  

坦率的说,这也是最适合岐山的发展现状的。  

原本的岐山,本来也就是一座巨大工业城市,只不过原本是三线厂聚集地为军方、计划而生产,现在改为了为市场而生产。  

这是符合这座城市气质和底蕴的发展方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