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1V1私教课(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班上极个别同学的发挥,我们班的平均分没有超过135分。  

所以,那个极个别同学…”  

李晓波的话音未落,就被一声惊呼打断了。  

“怎么可能!”  

只见林讯拿着一张卷子呆呆的站在原地,脸上写满了惊怒。  

李晓波走过去一看,是卿云的卷子。  

上面一个鲜红的数字“113”填在总分处。  

李晓波叹了口气,无奈的说着,“是吧?林讯,你也觉得离谱吧!”  

说罢,他转过身来,“卿云,你看,你这个分数,同学都觉得说不过去了。”  

说道这里,李晓波顿了顿,脸上露出了笑容,“不过呢,卿云,其实我挺喜欢你的,毕竟全班只有你一个人还听我讲课。  

其他人我也没什么可教的,毕竟从我高三认识他们起,他们就都在130分以上了。  

这次你的考试成绩113分虽然不理想,但你还是让我很骄傲,你一直在进步,而且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老师对你期望很大,你可得好好听了。好好珍惜啊,这可是一对一私教课了。”  

李晓波知道卿云的情况,尽量的将话语说得幽默些,也让他有个台阶下。  

让他没想到的是,往常这样能让课堂更加欢快的话语,此刻却失去了作用。  

所有人都望着教室后排的卿云,目瞪口呆。  

就连心里有些准备的秦缦缦此刻都惊住了。  

有主观题、有作文的情况下一分不差,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她昨天估了估自己的语文分数,应该是141分。  

但此刻发下来的卷子却是138分,差了3分。  

卿云笑了笑,起身鞠躬应了下来。  

教室里的诡异氛围让李晓波顿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群逼王又在玩什么幺蛾子?  

对着卿云点了点头,他轻咳了一声,回到讲台上,“评讲就不评讲了,答案发下去自己对吧,有不懂的上来问我。  

卿云你把卷子拿上来,我给你重点讲讲阅读理解的范式。”  

卿云点了点头,从林讯手里拿过卷子就站在了讲台边。  

他也不在意。  

求学嘛,没什么好丢人的。  

作为竞赛生,文科本来就差,而他又比其他人少了半年的复习时间,能考到这个分数,算不错了。  

坐回座位的林讯浑身有些发冷。  

太可怕了!  

竟然有人可以在语文上实现控分!  

他又抬头看了看黑板角落的那几个数字,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语文可控,这意味着总分可控的几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  

剩下的只看英语。  

也就英语的作文还有不可控的因素。  

但是…  

特么的60分的语文作文都能控,英语25分的作文会控不了?  

他一定控不了!  

他不可能能控!  

他绝对控不了!  

来自农村的学生,最差的就是英语!  

想起卿云那每次都被英语老师当做错误范例集锦的作文,林讯恢复了自信。  

110分的英语水平,本身就代表着基础不扎实。  

连词语的攻坚阶段都没过,一篇作文错在哪里估计都不知道。  

还控分?  

除非一个单词都不写!  

控0分!  

他扭头看了看不远处的王子豪。  

王子豪此时也冲着他,手指点了点英语书,脸上挂着一抹戏谑的笑容。  

下课后秦缦缦迫不及待的抢过了卿云的试卷,仔细研判起来。  

上课的时候不好下手。  

毕竟是‘私教课’。  

一整节语文课,李晓波都干脆让卿云把椅子直接搬到讲台边,小声的给他恶补着阅读范式,生怕影响到那些刷其他科题目的人。  

周围的人见状也围了过来,他们也很好奇。  

“这些题你都错?”秦缦缦看着卷子上的诗文填空题,有点气不打一处来。  

卿云挠了挠头发,现在的他看着这错误也很无语。  

眼见秦缦缦快发飙了,他赶紧说着,“现在会了,‘范希文两字关情’说的便是‘乐’与‘忧’,对应的诗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轼在赤壁赋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的诗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别看了,要不我们先抽背生物?”  

秦缦缦知道他惦念着什么,美目流转间狠狠的剜了他一眼,“下节课课后再抽!”  

作文48分。  

她粗略看了看,心里了然了。  

内容上,符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表达上,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程,字迹工整。  

也就是说基础等级40分可以拿满。  

文章通篇谈不上文采,也没什么创意,发展等级只能拿到8分。  

标准的流水线作文,怪不得可以控分。  

围在周边的人看了看,也跟着明白了过来。  

学到了一定的水平,判卷能力跟老师没什么区别。  

卿云的卷子反应出来的问题很有逻辑性,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简单的说,两点。  

第一,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欠缺,属于题做少了;  

第二,语文平时下得功夫不够,该背的没背,从而间接导致作文虽然条理清晰,但缺乏提升文采的素材。  

至于怎么提高,他们就不多置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