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庆帝训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坐好后,范建一脸匪夷所思的问道:“你这次怎么突然失踪又突然回来的?”  

“其实刺杀我的和带走我的不是同一伙人!”范闲低沉的说道。  

“我大致也猜到了,不过带走你的人到底是谁?”范建又问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是谁,不过要不是他,我可能也活不下来!”范闲一脸感慨的说道。  

“他既然送你回来,应该也不是想要杀你。你的那个护卫滕梓荆呢?”  

范闲立刻变得满脸铁青,拳头也捏的死死地,一字一顿的说道:“死了!”  

当然这都是范闲装出来的,说滕梓荆死了不仅是为了之后好有理由杀林珙,也算是保护好滕梓荆。  

范建也不好再说这个话题,只好又继续问道:“这次刺杀的事情你想要怎么办?”  

“我想要林珙前几天的行踪!”  

“林珙?你是怀疑他?”范建有些惊讶。  

“那个人告诉我是林珙安排的刺杀。”范闲沉声说道,语气有些冷。  

“林珙是太子门下,就算查到真是他,你打算怎么做?”范建问道。  

范闲沉默,低着头,没有回答。  

不过从他的眼神里,范建明白,这件事无法善了了。  

范建抬抬头,叹了口气,有些感慨的说道:“也许我真的不该让你来接手这内库。”  

范闲依旧沉默着,范建也没再说话一会儿后,范闲抬头问道:“程巨树呢?”  

“现在关押在鉴査院!”范建回道。  

范闲直接站起来,对着范建说道:“父亲,我还有些事,我先下去了!”  

范建知道这是要去找程巨树了,不过也没拦着,“去吧!林珙的行踪我会派人去查,你不要鲁莽行事!”  

皇宫,御书房内,  

李承乾和李承泽都笔直的跪在地上,  

“昨日刺杀是谁做的?”庆帝在里面问道,没有出来。  

这时李承乾立即躬身拜道:“儿臣或有昏昧,却不至于如此狂悖!”  

李承泽也立即跟着说道:“我与范闲相交甚佳,实在没有理由杀他!”  

“那你们说是谁啊?”庆帝又问道。  

“凶手是北齐武者,这或许是北齐的阴谋!”李承乾装作一脸愤慨的说道。  

“太子说得有道理!只是我不太明白,北齐杀范闲,为什么?难不成义愤填膺,替郭保坤报仇雪耻?”  

李承泽在一旁轻声说道,一字一句里直指李承乾,暗藏杀机。  

李承乾有些慌乱了,立刻说道:“我绝不会为郭保坤行此等事!”  

“臣自然相信太子,只是..实在想不出范闲在京城,还与谁有怨!”李承泽又继续补着刀。  

“二哥可知,人言可畏啊!”李承乾有些慌乱的对着李承泽说道。  

“你们觉得杀人能解决问题吗?”庆帝继续在里面问道。  

“当然不能,世事纷扰,千头万绪,岂是杀人就能解决问题的!”李承乾立马大声回道。  

李承泽也跟着附和,“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李承乾偏过头深深的看着一旁的李承泽。  

这时庆帝说道:“朕觉得可以!范闲阻止,杀范闲,府衙起疑可以杀府衙,鉴査院如果追问,可以杀尽鉴査院!”  

庆帝从书架后面一边走出来一边说道:“朕如果起了疑心,也可以杀了朕!”  

听到这句话李承乾和李承泽吓得冷汗直冒,赶紧躬下身扣着头。  

“杀人固然能解决问题,但是那是十恶不赦之人的妄想!”庆帝继续说着。  

“儿臣若有此心,天诛地灭!”李承乾扣着头惶恐的大声说道。  

李承泽依旧继续附和着,“儿臣亦是如此!”  

“那就别用言语试探,心无宽仁,怎能君临天下啊!”庆帝看着面前的李承乾和李承泽说道。  

“你们如此胆大妄为,是在挑衅国法啊!你们可以下去了!”庆帝转过身向里面走去。  

这是在警告李承乾和李承泽,这次就算了,但是不能有下次!  

杀人必须要有理有据!  

幸好这次范闲回来了,不然他也不好就这么训斥两人一顿了事。  

李承乾和李承泽起身向外边走去。  

这时侯公公走进来说道:“陛下,鉴査院传来密报。”  

庆帝结果密报打开看着说道:“鉴査院这是想放了程巨树?”  

“是”  

“范闲知道吗?”庆帝转过身问着侯公公。  

“现在还不知道。”  

“那就告诉他!”  

“奴才明白!”说完,侯公公便下去了。  

而范闲这边,一路来到鉴査院,  

进入鉴査院后,范闲直接找到王启年,  

“大人你回来了!”王启年一脸高兴的说道。  

这下不用怕被陈萍萍给办咯!  

范闲点点头,一脸严肃的说道:“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程巨树呢?”  

“在咱鉴査院的地牢里。”王启年小心的说道。  

“幕后指使查到了吗?”范闲铁青着脸问道。  

“只字未提!”  

“现在怎么处置?”  

“大人...”王启年一脸为难。  

“答话!”范闲厉声说道。  

“要送出城去!”王启年为难的说道。  

“然后呢?”范闲眼神越发凌厉。  

“然后放了他。”王启年说道。  

“谁做的主?”范闲狠声问道。  

“院长大人不在京都,京都一应事务由一处主办朱格朱大人处置!”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