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范闲震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昨日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所以今天苏云一大早便亲自送着药膳去到皇家别院,一天没见,还是甚是想念呢!  

来到皇家别院,林婉儿还未起床,她也不知道苏云今日会来,所以就打算赖赖床。  

这两天身子越来越好,晚上睡觉也是睡得异常舒服,所以让林婉儿一点都不想起床。  

只是这两天梦里都是关于苏云的,虽然只是梦,也是让林婉儿羞涩不已。  

苏云来到后就直接进到客厅里等着了。  

这时,林婉儿的贴身侍女恰巧从客厅外经过,随意往里面一瞥,便看见苏云坐在里面。  

赶紧转身跑向林婉儿的闺房去。  

苏云也是注意到了,不过这一看见自己就跑,让苏云奇怪不已,难道自己变丑了?  

苏云下意识的摸摸脸。  

这时小侍女已经跑到林婉儿那了,喊道:“小姐!小姐!起床啦!”  

“你的药膳送来了!”  

“先放着吧,我一会儿起来吃!”林婉儿说完把被子往头上一盖。  

“可是,苏先生还在客厅等你呀!”侍女说道。  

“谁?苏先生?苏云?”林婉儿立刻惊得坐了起来。  

“是呀!”侍女答道。  

“呀!你怎么不早说呀!”林婉儿羞赧道。  

然后赶紧起来梳洗打扮了一番。  

苏云在客厅等了半个时辰左右,林婉儿和侍女才缓缓的走进客厅。  

刚看见苏云,林婉儿便想到了苏云送给她的那首凤求凰。  

立刻便害羞的低下了头,不敢去看苏云。  

苏云看着林婉儿这个样子,便知道林婉儿没有拒绝自己!  

心中暗喜,不过表面还是装得比较淡定。  

笑着说道:“婉儿,快过来吃吧!给你做的药膳都快凉了!”  

“嗯嗯”林婉儿答道,然后便乖乖的坐了下来,开始吃了起来。  

吃完后,  

“婉儿,你将手腕伸出了,我再给你把把脉!”苏云对着林婉儿说道。  

林婉儿伸出手腕,苏云诊了一会儿后,便收手说道:  

“婉儿,你现在恢复的很快,再过个半月便能痊愈了。”  

“真的呀?”林婉儿一脸惊喜的确认道。  

苏云笑着点点头,“到时候带你出去郊游怎么样?”  

“好啊好啊!”林婉儿笑得眼睛都弯了。  

“那我们去后院散散步吧!”  

“嗯嗯!”  

苏云这边过得是有滋有味。  

而诗会这边正是如火如荼呢!  

“原来是苏七公子呀!”李弘成一看到苏七便说道:“既然苏公子想来试试,那便来试试吧!”  

李弘成也是蛮期待的,但范闲这首登高可谓是神作,看这苏七也不像莽撞之人,不知道他又能写出什么诗来呢!  

“多谢殿下!”苏七拱手拜了一下,然后便径直走向了案桌。  

“看来苏公子也是早就想好了啊!”李弘成笑了笑道。  

“今日观此诗会,略有所感,还望各位斧正!”苏七也是笑着谦虚的说道。  

然后,苏七拿起笔开始写了起来,苏七写一句,李弘成便念一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刚念完两句,众人便纷纷惊讶的围了过来,赞叹道:“好诗啊!仅此两句便描绘出了这大好河山的气势磅礴和壮丽景象!”  

苏七继续写,李弘成继续念,念完这两句,李弘成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好啊!好啊!这二句,简直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化得天衣无缝!”  

众人皆是惊叹道:“好诗啊!特别是这最后两句,真是意味深长,催人奋进呀!”  

此时郭保坤和贺宗伟皆是惊呆了!  

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能写出这等好诗来!  

紧接着他们便狂喜起来,苏七这首诗虽然与范闲的登高不相上下,但是苏七这首哲理深远,充满朝气,更让人喜爱啊!  

所以,范闲他输了!  

此时后院,  

范闲与李承泽正吃着葡萄说着话。  

这时一个下人急匆匆的跑了上来,跪下说道:  

“世子殿下让小的来禀报,诗会上有人又作出了一首极好的诗,与范公子的不相上下。”  

李承泽和范闲都是惊讶不已,竟然还有人如此有才吗?!  

李承泽说道:“念来听听!”  

“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听到前两句,范闲便呆住了!  

这首五言绝句,他怎能不熟悉呢!!  

下人刚念完,范闲便冲上前去抓住他问道:“是谁写的?人在哪?”  

下人也是被范闲的激动吓傻了,结结巴巴的说道:“苏,苏,,苏七!人在殿内!”  

范闲也顾不上其他的了,立刻向殿内跑去,一边跑一边喊道:“二皇子,对不住了!我有些急事,我们改日再约!”  

李承泽也是被范闲的反应吓了一跳!  

此时殿内,众人还在围着苏七这首诗讨论着。  

而苏七呢,  

已经悄悄的离开了。  

这时范闲跑了过来,  

还没等范闲说话,郭保坤便开口嘲笑道:“怎么样?!范闲你认输了吧!”  

“一边去,没空搭理你!”范闲语气很不好,他现在心里是说不出来的震惊与激动,急不可耐的想找到苏七。  

郭保坤立即被气得脸都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