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师徒漫谈,江东基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拍了拍两个小家伙的脑袋,说道:“我给的东西,收下就是了,你们的父亲不会怪罪你们的。”  

对于这两个子侄辈的小家伙,嬴九心中甚是喜爱,更是啰嗦的叮嘱道:“你们两个小家伙在提升实力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心性的培养,不可焦躁、不可狭隘;人不犯我,莫要轻易犯人。”  

年少天才,获得了强大的实力,但心性难免会发育不良,历史上的孙策与周瑜便在心性上有那么一些问题,嬴九不希望他们重蹈覆辙。  

告别了两个小家伙以后,卢植才开口问道:“为正,这两个小家伙天赋异禀,但他们未来或许会站在秦势力的对立面上,你为何还要如此?”  

嬴九:“只不过是见到有天赋的年轻人,生起爱才之心罢了,未来的事就未来再说,且我秦势力的人才也不弱于人。”  

在某些方面,嬴九狭隘到了极点,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但在诸如咸阳学宫之上,嬴九又有容纳天下的心胸。  

对于这个弟子哟,卢植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了。  

总之,他为嬴九而感到骄傲。  

对于孙策和周瑜,无论嬴九和秦势力对他们多好,他们都不会加入秦势力;不仅仅是他们,其他来到咸阳学宫学习的学子,学成之后他们也都会回到自己的势力。  

因为,他们是“留学生”,是自家势力支持他们来这里学习的;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更好的技术,然后去回报自己的家乡。  

即使留在秦势力会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钱,他们始终是要回去的;在这个价值观尚未崩塌的时代,人们不会只“向钱看”。  

即使是回到自己的势力,能得到的工资不到秦势力给的一半、四分之一、十分之一,但是他们依旧会义无反顾的回归,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来自哪里,他们学成之后要报答自己的家乡。  

人人都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但这个前提是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而不是认一个新的“爹”。  

曾经的2x世纪,就存在很多留学生一去不复返的情况,他们有很多理由,很多很多;但说到底还是“向钱看”,说到底就是“贪”。  

讽刺的事,某个顶尖的高级学府,培养了三万多名高精尖人才;但是两万在硅谷,只有一万在国内。  

很多从外国买回来的设备,我们拆开一看,发现其中的技术竟然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人才走出去,给他们的“新爹”做贡献,然后高价卖回给我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