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大面积皮肤撕脱伤(1/2)
林小北看到田鹏的表情就心知不妙。他也凑过去查看,开始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因为没看出什么异样。
田鹏戴着手套,轻轻扯了扯病人髂脊部的皮肤。林小北立刻眉头紧皱。
病人背部的皮肤是活动的!
田鹏看林小北明白了,准备开始手术。
“田鹏,先别动,血没来千万不要动。”林小北提醒道。
病人背后的伤一定是非常严重的,要不然不会休克。在没有足够的血源补充下,不要轻易去探查未知的伤口,即使可能发生严重的污染。
因为一旦打开伤口,出血会更加凶猛,已经处于休克的病人很可能发生突然心跳骤停。
可是手术医生很多时候都不愿意这么想。医生都有一种病叫“强迫症”,那就是看到病人有自已擅长的病症时非常想去及时处理掉。
此时的田鹏就是这样。他看到病人背部的皮肤已经脱离肌肉组织,那么说明这个病人背上的撕脱伤一定非常严重。
作为手外科医生,深知皮肤软组织损伤不会是单一的外伤,通常会复合血管,神经,筋膜和肌腱损伤。这时候有两点特别重要:是否发生感染和缺血时间长短。这两点几乎直接确定了手术预后的效果。
田鹏心里非常焦急,时间对于他来说就相当于生命。而且早点处理,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先看看什么情况吧?”田鹏抱着侥幸心理问道。
“不用看,这个病人没有来血源补充千万不要动,真的很危险。”林小北坚持已见。
“来自田鹏的负值,50。”
“我就看一看而已。”
“不行,别看了。你看你一轻轻挪动一下,病人的血压就往下掉得厉害。”
“来自田鹏的负值,100。”
“我又不会大搞,只是看看而已。”田鹏嘀咕道。
有时候麻醉医生是不近人情,是非常不讨人喜欢的,原因就在如此。
你觉得病人情况很危重,先以保命为主,命都没有了,其他的治疗措施再完美,又有何用?
可是手术医生总是喜欢心存侥幸,也许他冒险处理了没问题呢?也许病人熬过了这一关呢?一旦处理成功,那将成为别人顶礼膜拜的经典。
但是他们很少,也很不愿意考虑,病人一旦有生命危险怎么办?不得不说一点,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对于约束手术医生的冒险行为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曾经林朝兵主任说,当初刚学麻醉的时候,连监护仪都没有,也没有电刀,手术医生就敢开展心脏瓣膜修补手术,而现在只要是医生觉得电刀不好用,别说心脏手术,就是一般的出血量不多的手术医生也不敢做…
田鹏嘴里说只想看看是什么情况,但是一旦林小北松口,他看到具体的伤口,那种强迫症似的想继续处理的心情会更加强烈。
“看看能起到什么作用?你等血源来了一起弄就行了,现在除非不是我负责这台手术的麻醉,否则没有血来你们谁都不能动。谁动出了事谁负责。”林小北态度非常强硬。
这是他作为主治医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不怕得罪人。哪怕与田鹏的私交再好,也不行,这个时候是讲不得什么情面的。
“来自田鹏的负值,100。”
“来自郭鹏的负值,50。”
“来自…,50。”
台下的几个医生眉头紧锁,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这时候手术室的气氛非常沉闷和压抑,林小北不断地收到一波波负值。但他面不改色,始终不为所动。
等待的血源终于在30分钟送来,6个单位悬浮红细胞。虽然远远不够,但是可以缓一缓燃眉之急。
“我们可以开始了吧?”田鹏问道,非常地不耐烦。
“可以。”林小北吩咐刘琴准备输血,先输2个单位补充一下,塞塞牙缝也是好的。
马上翻转病人为俯卧位。
林小北和刘琴核对血液标本,突然听得台上一阵惊呼。
林小北一看,饶是他见识多广,也不由得倒吸几口凉气。
田鹏已经将病人的床单全部剪开,所以病人背部的损伤完全裸露出来。
病人从臀部到肋腰部(大约第12肋骨位置)的皮肤完全被撕脱成一张人皮,而且残缺不全。缺乏皮肤遮盖的部位,肌肉血管筋膜全裸露在外面,血淋淋地触目惊心。
估计是刚才仰卧位的压迫和加压包扎,创面的出血并不明显。但这不能说明出血不严重,实际上这么大的创面,就算渗血都是不得了的大出血。
田鹏将残存的皮肤掀起,台上的器械护士忍不住别过头,不忍直视。
在田鹏冲洗创面的过程中,病人的血压迅速垮到7542Hg,升压,扩容,输血,三大措施三管齐上,几分钟后才堪堪回升到Hg。
这要是没有及时的血源补充,后果真不堪设想。
人体血管就像一条河流,红细胞就像河中行驶的小船,通过运输将吸收的重要物质及时地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中。
虽然大量补液也能扩充容量,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像肚子饿了不能光靠喝水一样。
麻醉医生管救命,不光是说麻醉医生的急救技术,更多的时候是指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维护。
田鹏一边冲洗一边嘀咕,似乎埋怨林小北不早点让他动手。
“现在病人生命体征还好撒?”他充满怨气地问。
田鹏戴着手套,轻轻扯了扯病人髂脊部的皮肤。林小北立刻眉头紧皱。
病人背部的皮肤是活动的!
田鹏看林小北明白了,准备开始手术。
“田鹏,先别动,血没来千万不要动。”林小北提醒道。
病人背后的伤一定是非常严重的,要不然不会休克。在没有足够的血源补充下,不要轻易去探查未知的伤口,即使可能发生严重的污染。
因为一旦打开伤口,出血会更加凶猛,已经处于休克的病人很可能发生突然心跳骤停。
可是手术医生很多时候都不愿意这么想。医生都有一种病叫“强迫症”,那就是看到病人有自已擅长的病症时非常想去及时处理掉。
此时的田鹏就是这样。他看到病人背部的皮肤已经脱离肌肉组织,那么说明这个病人背上的撕脱伤一定非常严重。
作为手外科医生,深知皮肤软组织损伤不会是单一的外伤,通常会复合血管,神经,筋膜和肌腱损伤。这时候有两点特别重要:是否发生感染和缺血时间长短。这两点几乎直接确定了手术预后的效果。
田鹏心里非常焦急,时间对于他来说就相当于生命。而且早点处理,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先看看什么情况吧?”田鹏抱着侥幸心理问道。
“不用看,这个病人没有来血源补充千万不要动,真的很危险。”林小北坚持已见。
“来自田鹏的负值,50。”
“我就看一看而已。”
“不行,别看了。你看你一轻轻挪动一下,病人的血压就往下掉得厉害。”
“来自田鹏的负值,100。”
“我又不会大搞,只是看看而已。”田鹏嘀咕道。
有时候麻醉医生是不近人情,是非常不讨人喜欢的,原因就在如此。
你觉得病人情况很危重,先以保命为主,命都没有了,其他的治疗措施再完美,又有何用?
可是手术医生总是喜欢心存侥幸,也许他冒险处理了没问题呢?也许病人熬过了这一关呢?一旦处理成功,那将成为别人顶礼膜拜的经典。
但是他们很少,也很不愿意考虑,病人一旦有生命危险怎么办?不得不说一点,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对于约束手术医生的冒险行为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曾经林朝兵主任说,当初刚学麻醉的时候,连监护仪都没有,也没有电刀,手术医生就敢开展心脏瓣膜修补手术,而现在只要是医生觉得电刀不好用,别说心脏手术,就是一般的出血量不多的手术医生也不敢做…
田鹏嘴里说只想看看是什么情况,但是一旦林小北松口,他看到具体的伤口,那种强迫症似的想继续处理的心情会更加强烈。
“看看能起到什么作用?你等血源来了一起弄就行了,现在除非不是我负责这台手术的麻醉,否则没有血来你们谁都不能动。谁动出了事谁负责。”林小北态度非常强硬。
这是他作为主治医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不怕得罪人。哪怕与田鹏的私交再好,也不行,这个时候是讲不得什么情面的。
“来自田鹏的负值,100。”
“来自郭鹏的负值,50。”
“来自…,50。”
台下的几个医生眉头紧锁,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这时候手术室的气氛非常沉闷和压抑,林小北不断地收到一波波负值。但他面不改色,始终不为所动。
等待的血源终于在30分钟送来,6个单位悬浮红细胞。虽然远远不够,但是可以缓一缓燃眉之急。
“我们可以开始了吧?”田鹏问道,非常地不耐烦。
“可以。”林小北吩咐刘琴准备输血,先输2个单位补充一下,塞塞牙缝也是好的。
马上翻转病人为俯卧位。
林小北和刘琴核对血液标本,突然听得台上一阵惊呼。
林小北一看,饶是他见识多广,也不由得倒吸几口凉气。
田鹏已经将病人的床单全部剪开,所以病人背部的损伤完全裸露出来。
病人从臀部到肋腰部(大约第12肋骨位置)的皮肤完全被撕脱成一张人皮,而且残缺不全。缺乏皮肤遮盖的部位,肌肉血管筋膜全裸露在外面,血淋淋地触目惊心。
估计是刚才仰卧位的压迫和加压包扎,创面的出血并不明显。但这不能说明出血不严重,实际上这么大的创面,就算渗血都是不得了的大出血。
田鹏将残存的皮肤掀起,台上的器械护士忍不住别过头,不忍直视。
在田鹏冲洗创面的过程中,病人的血压迅速垮到7542Hg,升压,扩容,输血,三大措施三管齐上,几分钟后才堪堪回升到Hg。
这要是没有及时的血源补充,后果真不堪设想。
人体血管就像一条河流,红细胞就像河中行驶的小船,通过运输将吸收的重要物质及时地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中。
虽然大量补液也能扩充容量,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像肚子饿了不能光靠喝水一样。
麻醉医生管救命,不光是说麻醉医生的急救技术,更多的时候是指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维护。
田鹏一边冲洗一边嘀咕,似乎埋怨林小北不早点让他动手。
“现在病人生命体征还好撒?”他充满怨气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