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麻醉学小科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习称脊椎麻醉。  

本质上和硬膜外麻醉原理相同,区别在于两者局麻药注入的部位不一样。腰麻是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而硬膜外麻醉是局麻药从硬膜外腔慢慢渗透到脊神经根而起作用。  

一个形象的比如是池子蓄水,腰麻就是直接把水管放到池子里;而硬膜外麻醉池子没有水管,需要通过沟渠慢慢灌水。  

所以腰麻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更短,效果更确切。但是因为更接近几脊神经根,风险也更大。  

柳絮说的大致差不多,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统称椎管内麻醉。  

“除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你还知道哪些麻醉方法?”林小北觉得带这样的学生有些烦恼,幸福的烦恼。  

想问出一个她不知道答案的问题都很难。  

“嗯,主要是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吧?”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已经使用“麻沸散”给病人全身麻醉进行腹腔手术,据说还准备给曹操行开颅术。  

神经阻滞麻醉指的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  

中国古代的针灸其本质也是一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  

所有的麻醉方法都是对人机体功能的暂时抑制,都是可逆的。在停止追加药物后的一段时间慢慢恢复正常。  

“柳絮同学,你这么扎实,我带你很有压力啊!”林小北开玩笑说。带这样的学生,以后会很轻松。  

“林老师,你千万别开玩笑。我只是从书上看到而已,在实际操作中,我可什么都不会。”  

“慢慢来,不急。今天你就先看我打腰麻,注意我的操作流程。对了,你熟不熟悉硬膜外麻醉的解剖结构?”  

“皮肤,皮下筋膜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你打腰麻还要进一层刺破硬脊膜到达蛛网膜下腔。”  

这丫头几乎是无所不知。  

“林老师,你选的穿刺点是腰3/4(第三第四腰椎间隙)吗?”她盯着林小北在病人脊背上的定位问道。  

“是的。”  

成人脊髓终止于腰1脊柱(下面以终丝相连),而儿童是腰3以下水平,因此成人腰麻通常选腰3/4穿刺,而儿童多选择骶管麻醉(属于硬膜外麻醉范畴),当然也有胆大的选腰4/5给小儿打腰麻。  

林小北手法熟练,动作流畅,一会儿就有清亮的脑脊液从腰穿针针尾部渗漏出来。  

柳絮在一边眼睛发亮,第一次见到这么神奇的现象。  

“腰麻所用的局麻药一般选用布比卡因或者罗哌卡因,下肢腰麻为了巩固麻醉平面,通常会在局麻药里加入10%葡萄糖。”  

林小北刚一说完,脑海里突然“叮”地一声,面板提示:椎管内麻醉操作+1。  

连奖励都没有!  

就在林小北失望之时,面板突然闪耀:超级麻醉医生培训系统提示:宿主接受新任务:超级孕妇挑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