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风得意李世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话看起来是为李渊陈情,可仔细一听却怎么也透露着李世民得意和夸耀功绩的意思。  

或许是因为李世民过于霸气侧漏,  

十二月十六日,东北的靺鞨也派使节到长安进献贡物,表示臣服。  

要说突利可汗,可是根正苗红的始毕可汗卒的儿子,启民可汗的孙子。  

启民可汗原号突利可汗,是隋朝将其扶持上位后更改为启民可汗,娶了宗室女安义公主妻之。然而安义公主刚到草原不久,卒。遂,隋又以义成公主妻之。  

有隋一代,突厥首领连娶两位公主者,唯启民可汗一人。而启民可汗在位时对隋朝也可谓一心一意,经常南下朝见隋炀帝,而隋炀帝也待其很好。  

闰十二月十一日,东谢部落首领谢元深、南谢首领谢强先后归附唐朝。(诸谢部族均是南蛮一支,聚居在黔州西部地区。)  

之后,柯首领谢能羽以及充州蛮进献贡品表示臣服,党项族首领细封步赖归顺唐朝。  

其他各部见步赖受唐朝礼遇,如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旁当氏等也相继来降朝贡。  

一时间,诸国来朝贡诸甚众,长安城内服装怪异者甚多,着实颇为新奇热闹。  

如此八方来朝的景象,也把整日忙着接见、封官、置州、谢恩、重新画着大唐版图的李世民给高兴的忙坏了。看着中书侍郎颜师古绘下的以流传后世的《王会图》,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过。  

然而,就在李世民欣喜的期待着正月初一大朝会时,再绘制一幅“百国来朝”的《王会图》的集体盛况时,老天却给了李世民当头一棒。  

贞观四年,大年初一,大朝会,日月合朔,有日食!  

问,日食救助与大朝会那个重要?  

答:日食穰救是为了表示君臣对天的诚敬。既然可以预报,就要把准备救护放在首位;即便不能肯定日食必然发生,也要以日食救护为重。  

遂,李世民只得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救之…  

这让李世民有种兴奋中刚脱了裤子便立即在一众小弟面前痿了的感觉。李世民感到很是憋屈,而让李世民更憋屈的是,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一时间罢战休兵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且似乎还有些挡也挡不住的感觉。  

心情大起大落之后的李世民头疼欲裂,心有不甘,终于安奈不住准备孤注一掷。遂,一道密令传到了李靖手里。  

安耐了两个月专心布局等待时机的李靖,在接到密令后,眼睛一瞪,稍微一合计便直接出手。  

亲率3000骁骑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进屯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乘夜袭占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  

早已经是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哪里会料到唐军大过年的不老实在过年会突然进军?再加上身边众人的“一分析”,立时认为足智多谋的李靖敢孤军深入,定有主力随后(“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遂慌忙将牙帐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  

而李靖,就这样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军事重地襄城,同时,早已经被离间的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也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至定襄降唐。  

时至正月初九,李世民便在长安昂首挺胸很是隆重的迎接了萧皇后和杨正道,顺便从两人手中接过了象征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的传国玉玺。  

而有了传国玉玺的李世民,腰杆顿时就硬了起来。传国玉玺在手,看以后谁再敢说自己得位不正!  

不过,好消息这还没完。  

颉利见康苏密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在浑河边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之后又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云中(今山西北部)的徐世勣率领的通漠军截击,大败。颉利退屯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收集余众数万。  

此时的颉利很是郁闷,不明白漠南这么大,唐军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行军路线的。  

然而现在的颉利也知道此时的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李世民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降附,自己入朝抵罪。颉利外表谦卑,内心尚在犹豫,也想着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  

要说仗打到这里也算可以了,此时的颉利还有实力,硬碰硬的损失定会不少,而草原那么大,人家想跑谁也追不上,再耗下去也是损失不起,若就此罢手也是合情合理。  

然而,李世民可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人。遂,明面上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去突厥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回长安受降,而暗里却又发了一道命令。  

而后,他自己却上骊山泡温泉去了。  

对,没错,就在这前线初定未定之际,李世民带着老婆孩儿去骊山泡温泉去了。  

或者是春风得意,也或者是对这即将到来的胜利的紧张,更或者是要将这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心态洗去一般。1  

而接到密信的李靖,和好友李世绩在白道会和之后,两相又一商议,便想趁着突厥有唐俭安抚放松之际,直接偷袭颉利以生擒之。  

张公瑾劝慰,怕伤了唐俭等使节。  

而李靖却直接道,“当年韩信就是靠偷袭打败齐国的。唐俭等人不值得怜惜!”  

二月初八,李靖派偏将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