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贷款试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终。  

陈若芬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好事,除非她是真的不愿意。  

但为了改变自己和家里人的生活,没有她是什么不能做的。  

吃完饭。  

利来送郑如玉回家,而陈若芬继续上她的班。  

原以为,郑如玉的酒量还可以了,可是三瓶酒下肚,既然就醉倒了。  

利来也是服了她了,不得已,得亲自把她送回家才行。  

这也是陈若芬再三交待的事情,不能不办好。  

郑如玉喝的烂醉,走路都走不稳,利来也不能骑自行车送她,只能把她扶到马路边,打出租送回去。  

不久,利来直接把郑如玉送到她家楼下,才背着她上三层去。  

因为她家,就是住在三楼。  

没有电梯,只能背她上去了。  

这个郑如玉,也太重了吧!  

利来背着她,亚历山大。  

不过没办法,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都到人家门口,总不能就抛在楼下,一走了之。  

万一碰到“日天”怎么办(⊙o⊙)!  

到是郑如玉趴在他的背上,又不老实的扭动着全身,在他背上使劲摩擦着,虽然稳如狗,但也有点感觉了。  

好不容易背上楼,利来敲开门后,一个美妇叹出头来,直接给了她一个白眼,让他自己体会去。  

利来那是一个郁闷啊!  

哪根哪啊!  

这郑如玉是自己要跟去的,又不是他拉去的,用的着给这么个眼色吗?  

这妇女,正是郑如玉之母,刘花花,也是个美人儿。  

虽然已年过四十,但风韵犹存。  

利来看了一下,与郑如玉的形象有八分相式度。  

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女都是美人。  

没办法。  

人家就是基因强大。  

利来把她背进屋,刘花花客套了几句,就强送强推的把他赶出了门。  

他也没什么好生气的,本来就不熟,还吃人家女儿的“豆腐”,是哪个丈母娘见了,都不会给好脸色。  

况且,刘花花也不认识利来,就把她如花似玉的女儿灌的乱醉,还不知道有没有非礼勿视。  

要是碰到太护犊子的,恐怕已经拿着扫把追的满街打了。  

时间不早。  

利来在皇后中大道逛了一会,也就回酒店休息去。  

洗了个澡,换上睡衣,拿起大哥大,打了一个电话回去。  

利来挂了电话,想着手上的五千万,似乎还不够用,得想个办法,另外筹钱才行。  

随后,他还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也许能为他带来另一个五千万的现款。  

当然,目前还只是一个估算,能不能弄到,还是个问题。  

利来想的是,既然林北山能用虾角荔枝果园从汇丰银行贷到三千万,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贷到五千万,甚至是更多。  

这样想着,利来打算明天就试试去。  

反正虾角荔枝果园这块地,也在一年一年的升值,银行那些人又不是傻子,自然是不会吃亏的。  

别说五千万,就是贷一个亿,银行也不会吃亏。  

毕竟哪家银行都一样,不会有钱不赚的。  

况且,他们挣的就是这个钱。  

晚上。  

利来睡的很香。  

次日。  

利来早早的起了床,然后奔走于各家银行,问问贷款的事情。  

小的银行,不敢一下贷给他五千万,毕竟他们的能力有限。  

不得已,利来才去找大银行。  

最后,找到了汇丰银行。  

这家银行,在香江的名气还是挺大的,只是中间发生了点不愉快的小插曲。  

不过不伤大雅。  

只要汇丰银行肯出贷,他就敢贷。  

贷三千万,那是不成问题的。  

毕竟几年前,林北山就用这个虾角荔枝果园贷到了三千万。  

现在已经几年过去了,最少都得贷个五千万。  

少于这个数,他是不会了他们的。  

反正这家不贷,就找下家了。  

就算最后贷不到五千万,三千万随便找家银行,不用找汇丰银行,也能贷的到。  

何必趁这个热闹,在一棵树上吊死。  

至于那些,英商银行,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钱都是王八蛋,能从别人手中拿到,以钱换钱,就可以了。  

他也不怕被阴,重生不是白重生的。  

过几年,香江就要回归祖国了。  

那些英商,老外就是落水狗,敢阴他的话,他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痛打落水狗,不是开玩笑的。  

到了九五年到九七年之间的这几年,外资商人,包括一些犯了事的华资或从大陆逃到香江避难的发财富商,人人自危起来。  

怕的就是回归之后,国家会追究他们的陈年旧帐,不得已抛售香江资产,转移到海外躲风去了。  

结果并非如此!  

他们只是虚惊一场。  

所以他们敢乱来,利来分分钟钟就能先玩死他们。  

不管他是谁,利来都有这个信心能玩转他们。  

不然,他这个重生者,连这些人都搞不定,还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是做青天白日梦。  

还不如找棵大树吊了一了百了,省得老天爷看的整天想弄死他的节奏。  

利来现在才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要想做好一个顶天立地的重生者,还真不容易。  

做为重生者,如果不干出点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成绩来,都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