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拆迁不能暴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哎,少女勾人,少妇勾魂呀~“陈实抱着李艳躺在床上,捏捏她的鼻子。  

温暖的阳光照进屋子,两人闲聊着说话。  

“讨厌呀~“  

说着说着就到了入党的事情。  

“你给我走后门,报上入党事情了!?“陈实一愣。  

李艳白了他一眼,道:“是校长大人吩咐的,我只是照做而已。“  

然后她顿了一下,看着陈实道:“藏省MT县政府的感谢信已经发到校长办公室,是县高官亲笔写的!  

武校长非常开心,在校领导班子大会上公开称赞你,说你是新时代大学生标兵,热爱国家,关心慈善,是新海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巴拉巴拉,说了很多。“  

陈实心中一动,好笑道:“我很厉害吗?“  

李艳白了陈实一眼,又开车,不过她是真的误会了,叹息道:“现在是自私主义盛行,享乐主义盛行,似乎无私奉献变成了傻蛋,以大局为重反而遭到了批判~  

诚然,不是所有善举都能得到回报,但确实很多善举国家都会予以肯定的。“  

“吆~思想觉悟很高嘛?“陈实有些惊讶李艳的想法。  

据他所知,女生更感性,有些道理似乎……比如,真实情况是,加入RB国籍的华夏人中,女人要比男人多很多很多。  

“那当然!“李艳骄傲的昂起了雪白的下巴。  

她似乎想把自己的观点装到陈实的脑袋里,或者想告诉他一些世界观,道:“华夏和资本主义世界一大不同点是:华夏强调“以大局为重“。  

资本主义世界强调“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看陈实好奇看她,李艳摸摸陈实的脸,道:“举个例子,修路时,遇到土地房屋问题,华夏是可以强制征收的!强制征收,对被强制者可能有些损害,但对绝大部分普通民众,都是有益的!  

比方说,你从新海回皖省,一路坦途,这是国家拔除了大量钉子户然后把路修起来的。  

你是受益的,所有走这条路的民众,都是受益的,放眼全国,那么多条公路,绝大部分人都是受益的~  

这就是忍受少部分钉子户的不满,保证群体大众的利益!这就是以大局为重!  

可是你看网上,一说到以大局为重,几乎民众都是负面评价~  

比如涉及拆房修路,户主狮子大开口,很多人竟然会说“房子是人家的,人家愿意要多少就要多少,价值20万的房子要1000万,5000万都应该。““  

李艳皱眉,“普通人难道不明白,也许钉子户在新海,但拔掉他后,哪怕你是贵州的,只要你来新海,走了这条路,那么你就是受益方呀~  

明明是为大众好的事,为什么大众却反而不理解呢?他们真的分不清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吗?“  

陈实沉默片刻,喃喃,“小孩子眼中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成年人眼中除了黑白,还有灰~  

其实很多成年人的世界观也不是太健全的,在他们眼中,一个国家强,那么所有政策,行为就都是好的,所以米国比华夏强,那么米国施行“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要比以“大局为重“厉害。  

当然,还有可能是带入问题。“  

看着李艳的眸子,陈实好笑道:“也许很多人一听说修路占房子,他们自动把自己带入户主一方!  

所以要的越多越好喽~  

其实呢,谁死磕着狮子大开口,就是不拆,即使他是普通人出身,但他的立场已经站到了大众的对立面,他不拆,所有走这条路的普通人都受影响,无形中损害的是大部分人的利益。“  

李艳眼珠一转,突然道:“若房子是你的呢?你还会说的这么轻松吗?“  

毕竟很多人满口仁义道德,但一涉及到自己,立马翻脸,恨不得多多的要。  

陈实哈哈大笑,左手食指弯曲,轻轻刮了李艳的琼鼻一下,道:“我嘛……当然会去做对我最有利的事情喽~“  

李艳噘嘴,白了他一眼,暗想:“我的话真是白说了~“  

陈实咧嘴笑,道:“想差了不是?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自己一开始选的路就是错的,莽着头往前冲,最后蓦然回首,怨天怨地:老子怎么这么惨。  

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若房子是我的,我是肯定同意拆迁的!价格上也不会狮子大开口,顶多让他们给我涨几个点,稍稍抻一下,就签合同就行了!这才是最正确也是对我最有利的方式!“  

顿了一下,陈实好笑道:“我一直觉得,所谓的拆迁暴富都是骗人的~然后还真的有一部分傻子信了,并且这部分傻子家里还要拆迁~啧啧~  

很简单的道理,你房子值50万,拆迁后,他也就给你涨30%,条件好的按人数分一两套房子,有的是二选一。  

比如给钱,你房子价值50万,他给你涨30%,也就是给65万。  

然后就完了!“  

陈实笑道,“50万到65万,很难说是暴富吧~“  

“之所以有人得到的钱多,比如3000万,5000万,那是他的房子原本价值就高~比如燕京的一些闭塞,狭窄的老旧四合院,价值本来就很高。“  

最后,陈实弱弱道:“很多人穷了一生,突然碰到拆迁了,然后石乐志,咔嚓要个天文数字,最后别人不拆了,他也傻眼了……本来他们有机会过富足一点的生活的,但最终自己把自己坑了,这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